如果你想知道未來的3D打印是什麽(me) 樣,就去倫(lun) 敦科學博物館看看吧,那裏展出了600多件有代表性的3D打印作品,其中也有歐洲航天局(ESA)的展品。ESA近日披露了其雄心勃勃的AMAZE計劃,企圖開發3D金屬打印技術,將3D打印推進金屬時代。在倫(lun) 敦科學博物館的展覽上,ESA的3D打印金屬樣品顯示出ESA正朝著使用3D金屬打印技術打造高品質、複雜金屬零部件的方向前進。

“AMAZE項目準備將首個(ge) 3D金屬打印機送上國際空間站,讓宇航員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自行製造工具和結構件。
該項目還準備使用3D金屬打印技術打印整個(ge) 衛星以及用於(yu) 月球和火星探索。由於(yu) 不需要發射重型有效載荷,在太空製造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ESA目前正在評估五種金屬3D打印製造工藝的潛力。“我們(men) 關(guan) 注的重點是對重要的高科技合金工程組件的製造。我們(men) 使用激光、電子束甚至用等離子體(ti) 去融化它們(men) 。”ESA的新材料和新能源研究部主管David Jarvis解釋道。AMAZE項目使用的一些材料在3,500℃以上的溫度下才能融化。

前麵:夾層結構機翼的鈦金屬樣品;中間:拓撲優(you) 化的A380不鏽鋼支架;後麵:傳(chuan) 統的A380不鏽鋼支架——所有樣品都是在増材層製造中心(CALM)使用電子束和激光回廊(laser chambers)製造的。
該項目開發的技術預計在民用領域也會(hui) 有很多的應用:飛機翅膀、噴氣發動機和汽車係統都將受益於(yu) AMAZE項目提供的最高質量的製造技術。
在將3D打印機送上國際空間站之前,ESA將飛機拋物線飛行中和亞(ya) 軌道火箭上對其進行測試,以了解失重如何影響液體(ti) 金屬的屬性。
“我們(men) 要打造有史以來最優(you) 質的金屬製品,”Jarvis說,他的目標是能夠在24小時內(nei) 製造大尺寸的金屬部件。“未來將是驚人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