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芯片/顯示

探秘穀歌LED智能隱形眼鏡的真實用意

星之球激光 來源:LEDinside2014-01-24 我要評論(0 )   

在可頌甜甜圈熱潮席卷紐約之時,享用糕點大師多米尼克安塞爾(Dominique Ansel)美食的唯一苦惱就是要排長隊。但對於(yu) 糖尿病患者而言,享用甜甜圈可不隻是排隊那麽(me) 簡單。 ...

        在可頌甜甜圈熱潮席卷紐約之時,享用糕點大師多米尼克•安塞爾(Dominique Ansel)美食的唯一苦惱就是要排長隊。但對於(yu) 糖尿病患者而言,享用甜甜圈可不隻是排隊那麽(me) 簡單。

首先,在用餐前一小時,他們(men) 必須紮破手指,測量血糖含量。然後,他們(men) 要估算美食中糖含量,以此來調整胰島素注入量。最後,用餐後兩(liang) 小時,他們(men) 還要再次測量血糖,確保胰島素達到標準值。整個(ge) 過程極為(wei) 繁瑣,而這正是病人的生活。事實上,並非所有病人都能如此訓練有素。如今,Google希望通過隱形眼鏡來改變他們(men) 的生活。

先別急著為(wei) Google喝彩,其實這種理念早已提出。多年來,研究者就試圖通過不同方式在隱形眼鏡中植入葡萄糖傳(chuan) 感器,例如基於(yu) 淚液的生物燃料電池和通過熒光提示葡萄糖含量。Google智能隱形眼鏡采取了類似的方式,不過它用LED顯示技術取代了熒光技術。這就意味著,患者的隱形眼鏡會(hui) 不斷變換色彩。

對於(yu) 糖尿病患者而言,Google智能隱形眼鏡的優(you) 勢可以用兩(liang) 個(ge) 詞來概括:持續和無創。沒人希望手指每天紮破幾次,也沒人想隔幾小時就查看監視器。Google智能隱形眼鏡將給糖尿病患者帶來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每秒生成一次血糖含量數據。

不過,這類可穿戴血糖監測技術尚未普及。研究者透露,這不是因為(wei) 它缺少理論驗證,而且因為(wei) 價(jia) 格過於(yu) 昂貴。借助Google的免費服務模式,此類設備的成本門檻有望降低。

2011年美國疾病控製與(yu) 預防中心報告稱,接近2600萬(wan) 美國人患有糖尿病,另有700萬(wan) 人未確診。在宣布智能隱形眼鏡時,Google引用了國際糖尿病基金會(hui) (IDF)於(yu) 2013年公布的數據。IDF稱美國糖尿病患者數量排名全球第三位,患者總數達2440萬(wan) 。中國和印度排名第一和第二位,患者人數分別為(wei) 9840萬(wan) 和6510萬(wan) 。2013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總數約為(wei) 3.82億(yi) 。到2035年,這個(ge) 數字將上升到5.92億(yi) 。到2050年,平均每3個(ge) 美國人之中就有1個(ge) 糖尿病患者。

但是,為(wei) 何Google要關(guan) 注糖尿病呢?智能隱形眼鏡的確是Google眼鏡項目的延伸,但Google真正需要的是用戶數據。眾(zhong) 所周知,Google是一家交易收集信息的公司。Google免費提供Gmail、搜索等網絡服務,其原因就是為(wei) 了獲取用戶數據。我們(men) 都會(hui) 生病,都會(hui) 去醫院。Google深知這點,如果它革新就醫方式,勢必會(hui) 創造一種雙贏局麵。通過Google數據庫和合作應用,我們(men) 可以跟蹤、控製和監測自己的健康數據,Google也可從(cong) 中挖掘有價(jia) 值的數據。

早在2008年,Google就推出了個(ge) 人病曆管理平台Google Health,這是存儲(chu) 個(ge) 人健康記錄的數據庫。Google認為(wei) ,該平台可以讓用戶掌握更多的信息,從(cong) 而做出更明智的醫療選擇。當然,這些數據屬於(yu) Google,Google Health用戶使用習(xi) 慣也會(hui) 被Google記錄,這就催生了Google趨勢。

但是,Google被迫於(yu) 2012年關(guan) 閉Google Health。Google意識到,Google Health隻受到了解科技的病人和健身愛好者的歡迎。因此,Google決(jue) 定麵向特定人群開發可穿戴技術,例如糖尿病患者。

雖然Google再次涉足健康領域,但Google仍然還是關(guan) 注用戶數據。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