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將藍牙通訊功能整合到LED燈具中,飛利浦的“智能燈泡”概念就此走紅。當然,智能燈泡不僅(jin) 能夠運用於(yu) 照明和烘托環境氛圍,也能夠找到另類(但卻有可能成為(wei) 主流)的商業(ye) 應用。在商店和娛樂(le) 場所的布置方麵,飛利浦也有自己的打算,那就是——通過可與(yu) 智能手機溝通的照明係統(藍牙通訊),實現基於(yu) 位置的服務——如室內(nei) 購物指引和導向等。
從(cong) 這一點上來說,可能性是相當大的。飛利浦已經炮製了一個(ge) 演示應用,能夠幫助人們(men) 在雜亂(luan) 的商店布局中四處尋找自己所需的東(dong) 西;而在一路上,它也可以拋出相關(guan) 的促銷推薦、同類商品、甚至完全不同的信息。
當前現狀是,室內(nei) 導向係統仍然存有一定的限製。盡管我們(men) 見過高通的GiMBAl beacons(蘋果店內(nei) 使用的iBeacon係統),而飛利浦的版本,則可以用來提供個(ge) 性化結算、音樂(le) 會(hui) 中的具體(ti) 內(nei) 容和場地、以及其它有利於(yu) 用戶了解確切位置的應用。
iBeacon依賴於(yu) 手機和商店間短距離的藍牙連接,而飛利浦則采用了傳(chuan) 說中的“可見光通訊”(visual light communications)——通過人眼難以察覺的LED快速閃爍,實現信息的單向傳(chuan) 輸(燈源到手機)。
通常情況下,接收端需要借助於(yu) 設備上的前置攝像頭。但鑒於(yu) 智能手機有自己的數據連接方式,該應用所需的任何信息也能夠通過常規的方式進行獲取(而不是通過燈)。
這並不是我們(men) 見到的第一個(ge) 照明係數據傳(chuan) 輸係統,。早在2011年的時候,愛丁堡大學就提出過這類研究;幾乎同一時期,弗勞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就演示了通過Li-Fi實現整部電影的傳(chuan) 輸的技術。
缺點方麵,就是手機必須能夠“看”到來自VLC係統的光。但鑒於(yu) iBeacon等室內(nei) 定位係統會(hui) 更加普及,多種技術的交錯搭配也足以彌補這一缺憾。
飛利浦表示,當前正在試驗VLC係統的零售商“數目不詳”,也沒有說何時能出現一套完整的係統。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