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軍工航天新聞

激光大戰太空垃圾:讓其減速 最終跌入大氣層

星之球激光 來源:光明網2014-03-29 我要評論(0 )   

1957年10月,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從(cong) 前蘇聯拜科努爾基地升入太空,奏響了人類征服太空的序曲。自此,一批又一批火箭將人造衛星送上太空。五十多年過去了,除了載人航...

         1957年10月,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從(cong) 前蘇聯拜科努爾基地升入太空,奏響了人類征服太空的序曲。自此,一批又一批火箭將人造衛星送上太空。五十多年過去了,除了載人航天飛行器最後回到地球,其他上天的人造物體(ti) 都圍繞地球運動著。那些曾經輝煌過的“金屬體(ti) ”,伴隨著使命的結束,被遺棄在太空,變成了金屬碎片,最終成為(wei) “太空垃圾”的一部分。(科學報圖片)

    2008年,歐洲航天局地麵控製中心公布的電腦模擬圖像顯示,“太空垃圾”已經讓地球上空成了一個(ge) 垃圾場。如何清理太空垃圾,成為(wei) 人類接下來的研究重點。

    激光加入回收太空垃圾的行列

    3月11日,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澳大利亞(ya) 一組科學家正在研究從(cong) 地球發射激光,來分解繞著地球旋轉的太空垃圾,以減少這些碎片可能會(hui) 引發的一係列衛星撞擊事件。澳大利亞(ya) 國立大學天文與(yu) 天體(ti) 物理學研究院院長克萊思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項工程非常可能成為(wei) 現實,相關(guan) 設備可能在10年內(nei) 運作。

    “澳大利亞(ya) 用激光回收垃圾的做法,應該就是通過激光讓太空垃圾減速,最終讓它跌入大氣層。”中國科學院空間中心研究員都亨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分析道,“目前人類回收太空垃圾的方法幾乎都是先令其減速,然後重新墜入大氣層。這樣太空垃圾會(hui) 在墜落過程中燒毀,不會(hui) 對地麵產(chan) 生太大的影響。”

    其實,澳大利亞(ya) 並不是最早開始希望用激光回收太空垃圾的國家,美國也曾在2011年設想使用激光去推動這些碎片,使其偏離軌道,從(cong) 而避免它們(men) 相互之間發生碰撞。“太空垃圾有大有小,重量從(cong) 幾十到幾百公斤不等。所以回收的手段也不盡相同。”都亨說,“有些可以用機械手臂抓住,有些則需要被網住,最終被送回大氣層。”

    太空中的潛在殺手

    隨著太空垃圾的增多,人類航天活動也隨之受到威脅。2005年1月17日,NASA憂心忡忡地公布,南極上空885公裏,發生了一起看似偶然的“宇宙交通事故”——一塊31年前發射的,美國雷神火箭推進器遺棄物,與(yu) 中國發射的長征四號火箭碎片相撞。2013年5月,厄瓜多爾唯一一枚衛星在升空後不足一個(ge) 月,就與(yu) 太空中火箭殘骸相撞失靈。這些都提醒著人們(men) ,太空垃圾對航天安全日益嚴(yan) 重的威脅。

    人們(men) 最早發現太空垃圾是在20多年前,加拿大某氣象台宣布,發現英仙星座附近有星體(ti) 爆炸。後來才弄清楚,這不過是一顆廢棄人造衛星在太陽光反射下造成的效果。

    不僅(jin) 在外太空,人類的生活也慢慢受到了太空垃圾的影響。“由於(yu) 地球外層大氣的減速作用,每年都會(hui) 有一部分太空碎片落入地球大氣層。隻是大部分都在墜落的過程中燒毀了,所以人們(men) 沒有發覺。”都亨說。但是這並不代表太空垃圾沒有威脅到人類的日常生活。

    湖南省綏寧縣就曾經迎來天外的“不速來客”,據媒體(ti) 報道,2012年3月31日,“亞(ya) 太7號”通信衛星“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一級殘骸鋼架打斷一低壓線後,打破一民房屋頂的瓦片,墜落於(yu) 綏寧縣黃土礦鄉(xiang) 牛欄衝(chong) 村水田裏,另外一片殘骸則墜落於(yu) 田基上。無獨有偶,在英國,一塊重達1.8公斤的金屬從(cong) 天而降,砸穿了一對老夫婦的房頂,所幸的是沒有造成人員傷(shang) 亡。

    但是,這些還不是太空垃圾最可怕之處。“凱斯勒症候群”(KesslerSyndrome)才真正令太空垃圾引起航天學者的重視。1978年,一位美國宇航局的天文學家唐·凱斯勒提出了一個(ge) 令人沮喪(sang) 的觀點:隨著太空撞擊事件的增加,新生出大量碎片。遲早有一天地球大氣銷毀太空垃圾的速度將跟不上太空垃圾的增長速度。那樣一來,地球外圍空間就會(hui) 出現一層永久性的“太空垃圾雲(yun) ”,從(cong) 而使得太空環境變得非常危險,無法進行航天活動。這種理論就被稱為(wei) “凱斯勒症候群”。

    試想一下,這些太空垃圾以6~7公裏/秒的速度飛行,他們(men) 隱藏著巨大的殺傷(shang) 力:一塊10克重的太空垃圾撞上衛星,就相當於(yu) 兩(liang) 輛100公裏/時的小汽車相撞,衛星會(hui) 在1.5秒內(nei) 被打穿或被直接擊毀。而且每一次太空垃圾的相互碰撞不會(hui) 互相湮滅,而會(hui) 產(chan) 生更多的碎片,再次增加太空垃圾的數量。

    回收難在何處

    為(wei) 此,人類自很早以前已經在思考如何回收這些太空垃圾,並提出各種構想,可惜的是,這些構想一直止步於(yu) 理論,並沒有國家真正實踐。“回收太空垃圾成本太高,幾乎和發射一枚人造衛星的花費一樣多。”都亨解釋說,“考慮到成本,如果衛星損壞,隻是其中部分零件需要更換便可再次應用,那麽(me) 回收就是值得的。如果衛星已經全部報廢,那麽(me) 回收就沒有太大意義(yi) 了。”不過,這隻是太空垃圾回收難點之一。另外一層隱憂是,有些國家擔心有人以回收太空垃圾為(wei) 由,向他國的航天器進行攻擊,因此對於(yu) 哪個(ge) 國家執行回收任務以及具體(ti) 方法,各國並沒有達成協議。

    而與(yu) 花費高額的太空垃圾回收費用相比,有科學家主張在避免產(chan) 生太空垃圾上下功夫。比如,在衛星上加裝一個(ge) 廉價(jia) 的折疊式氣球,一旦衛星壽終正寢時,氣球內(nei) 便會(hui) 充滿氦氣或其他氣體(ti) 。當氣球與(yu) 地球的大氣層外稀薄的大氣接觸時就形成額外的阻力,降低衛星速度,從(cong) 而縮小衛星軌道半徑,讓其墜入大氣層。或者衛星上天時帶一根由特殊材料製成的繩子,長約5公裏左右,衛星失效後可以控製它釋放,繩子將切割地球磁力線並導電,進而在地磁場的作用下產(chan) 生下拉作用,將衛星在短期內(nei) 拖入地球大氣層燒毀。不過,到底哪些方法有效,還需要實踐證明。

    延伸閱讀

    清理太空垃圾的奇思妙想

    太空彈弓

    為(wei) 了節省燃料,美國得州農(nong) 工大學提出“彈弓衛星太空清掃器”,能夠捕獲太空垃圾,再將太空垃圾投向地球大氣層燃燒,之後使用動量航行至下一個(ge) 太空殘骸目標進行清除。

    立方太陽帆

    英國提議建造“立方太陽帆”,即使用小型人造衛星帶動太陽帆捕獲太空殘骸至低軌道。最初計劃於(yu) 2011年實施,但目前該計劃仍在籌劃之中。

    電動係鏈

    2014年初,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提議“電動係鏈”策略來有效消除太空殘骸,電動係鏈的電流可以減緩人造衛星碎片或者太空垃圾的速度。減速的人造衛星碎片將逐漸降落至地麵,燃燒殆盡。

    脫軌任務

    該太空任務是2014年初提出的,旨在搜尋並清除軌道高度為(wei) 800~1000公裏極軌道區域的廢棄人造衛星殘骸,歐洲宇航局擬發射一個(ge) “太空捕捉器”,通過“織女星”火箭發射,重量為(wei) 1.6噸。

    太空垃圾處理器

    目前,美國一家航天公司提出一個(ge) 叫作“太空牧羊犬”的設想,它能夠利用太空動力使太空垃圾得到較好的處理。這個(ge) 設想是使用一種可重複使用的太陽能航空器來清理太空垃圾。太陽能航空器利用太陽能電池板充電後,它上麵的電流與(yu) 地球磁場相互作用,產(chan) 生推動太空垃圾的動力,太空垃圾也就進入大氣層被燒成灰了。#p#分頁標題#e#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