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與(yu) 江蘇省、蘇州市正積極合作籌建省內(nei) 首個(ge) 大科學裝置——“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蘇州工業(ye) 園區已為(wei) 其預留150畝(mu) 項目用地,首期投資15億(yi) 元,先行啟動室溫超導和III-V族半導體(ti) 激光器、3D打印等分項,三年內(nei) 建成。
據介紹,“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定位於(yu) 探索麵向未來能源、信息領域的新型納米器件,目標是建立一個(ge) 真空環境下從(cong) 材料、器件、封裝到測試的綜合研究設施,提供多種極端條件下材料、結構和性能關(guan) 係的科學研究平台,挑戰現有器件的物理極限、創新能源和信息領域核心器件的技術路線,旨在加深人們(men) 對物質世界微觀本質的認識,引發納米器件從(cong) 基礎科學研究到大規模產(chan) 業(ye) 發展的工業(ye) 革命。
“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依托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yu) 納米仿生研究所,由中科院與(yu) 江蘇省、蘇州市共同建設,首期投入約15億(yi) 元,建設規劃用地約150畝(mu) ,先行啟動室溫超導和III-V族半導體(ti) 激光器、3D打印等分項,三年內(nei) 建成。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包括納米材料生長、器件製備、加工與(yu) 測試等各功能模塊的真空互聯裝置及個(ge) 性化用戶站,形成一個(ge) 獨一無二的材料研究與(yu) 器件研發環境。
實驗站建成後將申請納入國家大科學裝置體(ti) 係,同時也將成為(wei) 國際上首個(ge) 真空互聯的納米科技公共實驗平台,通過吸引和培養(yang) 一批國際頂尖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形成一批關(guan) 鍵的核心技術、重大產(chan) 品和尖端科學裝備,產(chan) 出一批帶動產(chan) 業(ye) 深刻變革的重大研究成果,促進蘇州市乃至江蘇省加快產(chan) 業(ye) 轉型、創新發展步伐。
2013年3月,為(wei) 進一步推動“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建設,省政府辦公廳、中科院辦公廳聯合發文成立籌建工作領導小組。在領導小組的指導下,“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籌建工作取得了良好進展,完成了首期建設方案並通過了專(zhuan) 家論證,列入了中科院專(zhuan) 門設立的“中國科學院院長基金特別支持項目”和江蘇省重大創新載體(ti) 建設預研項目,獲得了中新協調理事會(hui) 支持,下一步領導小組將製定總體(ti) 推動計劃和分步實施計劃。
納米技術應用產(chan) 業(ye) 是蘇州工業(ye) 園區三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之一,也是蘇州市重點支持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近年來,園區納米技術應用產(chan) 業(ye) 發展迅猛,納米技術企業(ye) 從(cong) 2010年的72家發展到2013年的220多家,產(chan) 值從(cong) 38億(yi) 增長到138億(yi) ,初步完成了企業(ye) 、產(chan) 值、中高端人才“三年雙倍增”計劃。在2013年歐洲納米大會(hui) 上,園區還被評價(jia) 進入世界微納領域具有國際代表性的八大產(chan) 業(ye) 區域之一,初步打響了納米技術應用產(chan) 業(ye) 的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