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布全球首款彩色多材料的3D打印機之後,3D 打印的領先企業(ye) stratasys再推出級模擬聚丙烯材料——Endur,後者可以應用家用電器、日用消費品、汽車部件和實驗室設備的原型製作。
4月24日,stratasys應用工程師施慧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我們(men) 這款材料已經在中國發售,作為(wei) 公司全球市場的重要一環,中國市場的發售是與(yu) 全世界同步的。”
施慧表示,該公司在中國約有10個(ge) 核心經銷商,服務於(yu) 整個(ge) 大陸地區。一位stratasys的深圳客戶透露,stratasys2012年在中國銷售約300台3D打印機,2013年約450-470台。
但市場即將迎來強有力的競爭(zheng) 者。今年3月底,2D打印巨頭惠普宣布,本財年底將進入3D打印機市場。惠普這一決(jue) 策的主要緣由是,Stratasys的3D打印部分核心專(zhuan) 利已經過期或將在一年內(nei) 過期,這將為(wei) 這一行業(ye) 向競爭(zheng) 市場發展提供條件。
2013年,惠普在打印市場份額接近40%,現在進入3D打印機市場將無需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開發新技術。
施慧坦言,失效的專(zhuan) 利基本歸屬於(yu) stratasys。到了今年年底,該公司的FDM (Fused Deposition Modelin,熱熔堆積固化成型法)部分專(zhuan) 利也將到期,“但還有很多的核心技術專(zhuan) 利仍屬於(yu) stratasys”。
競爭(zheng) 將有利於(yu) 市場培育。據英國市場研究公司JuniperResearch預測,到2018年全球家用3D打印機的銷售量將超過100萬(wan) 台,而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今年的銷量隻能達到4.4萬(wan) 台;市場研究公司易觀國際(Canalys)同樣預測,2014年全球3D打印市場交易額將從(cong) 去年的25億(yi) 美元增長到38億(yi) 美元,到2018年,將激增至162億(yi) 美元。
這個(ge) 意味著今年開始到2018年,3D打印市場規模增長五倍以上,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5.7%。
在施慧看來,未來基於(yu) 3D打印的應用將不斷地增加,3D打印機的價(jia) 格會(hui) 大幅下降,由此走進大眾(zhong) 市場。
在我國,3D打印仍停留在科研階段。盈科材料是3D打印機的先行試用者,通過該技術成功“試印”出了10棟實體(ti) 房屋,此後,萬(wan) 科董事會(hui) 主席王石表示,公司要三年之後用3D打印機打印房子。
目前,中國3D打印行業(ye) 設備、材料、軟件等核心領域都能夠不同程度實現自給,並在文化創意、工業(ye) 、生物醫學等領域得到應用。
“但這還遠遠不夠。”中國3D打印技術產(chan) 業(ye) 聯盟執行理事長羅軍(jun) 表示,“中國與(yu) 歐美的差距主要體(ti) 現在,規模上差距迅速拉大。”
歐美3D打印企業(ye) 的規模普遍都在20~30億(yi) 元的水平,而我國至今基本上還沒有一家企業(ye) 銷售收入過億(yi) 元,並且歐美在裝備水平上明顯高於(yu) 我國,我國使用的金屬粉末等材料基本還依賴進口。
羅軍(jun) 透露,科技部和工信部等部門正在進行相關(guan) 方麵的調研,今年底預計將有一些扶持政策出台。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