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員在3D打印設備上操作
在山東(dong) 夢金園珠寶首飾有限公司,一台高1.5米,寬1米的3D打印機,已經開始全麵運行。那裏的首飾設計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men) 這3D打印機采用國際先進的多噴嘴專(zhuan) 利技術,打印機下側(ce) 裝有原料蠟,設計師將設計好的三維圖紙導入到打印機中,小小的噴嘴開始工作,經過逐層噴蠟,層層堆疊後,一款做工精細的首飾蠟模就打印出來了。不管是什麽(me) 款式的戒指,還是款式複雜的吊墜,隻要是設計師能設計出來,都能通過這台機器打印出來。
工作人員介紹說,他們(men) 公司年加工黃金飾品能力可達60噸,金銀首飾加工全國領先。隨著規模不斷擴大,傳(chuan) 統的手工起版已經滿足不了全國市場的需求,需要借助自動化機器。隨著3D打印技術在各個(ge) 領域的滲透,公司於(yu) 2012年底開始學習(xi) 並引進3D打印技術。
據介紹,手工起版,需要經過鋸、銼、打磨拋光等複雜工序。目前,普通款式的戒指、吊墜,工匠師傅每天約製作一件蠟版,複雜的方牌時間則更長,有時一周都未必能做出一個(ge) 。3D打印,則有效解決(jue) 了傳(chuan) 統首飾模具加工工藝複雜、製造周期長等弊端。
這裏的設計師告訴記者,晚上下班前,他們(men) 將設計好的圖紙導入到3D打印機,然後下班回家。第二天上班後,一個(ge) 個(ge) 首飾蠟模,就全部呈現在工作平台上了。“打印機晚上自己運行,完全不用人值守。”
中心主管徐紅介紹說,由於(yu) 首飾都有一定的厚度,手工起版時,師傅們(men) 需要借助內(nei) 卡尺,人工測量各個(ge) 地方的厚度是否一致。“師傅的技術很嫻熟,但人工畢竟沒有電腦來的精細,很難做到厚度上的百分百一致,機器就可以。電腦輸入數據,讓哪個(ge) 地方多厚它就有多厚,非常均勻。”徐紅告訴記者,這款3D打印機可以精確到0.016mm,產(chan) 品完全數據化,十分精確。一款新首飾在推向市場前,大都先通過小批量生產(chan) ,試探市場反映,再決(jue) 定是否大批量生產(chan) ,傳(chuan) 統手工在小批量生產(chan) 時,流程比較繁瑣。3D打印機可直接用機器打印出50個(ge) 或100個(ge) 蠟模來即可。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