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ju) 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模具技術和設備展覽會(hui) 上,3D打印技術引發了行業(ye) 內(nei) 的熱烈關(guan) 注。Stratasys上海分公司帶來的先進的3D打印技術—獲得專(zhuan) 利的FDM與(yu) 噴墨式PolyJetTM技術,以及一係列領先的3D打印產(chan) 品,成為(wei) 展會(hui) 的一大亮點。
近年來,被認為(wei) 推動了第三次工業(ye) 革命進程的3D打印技術已經迅速成為(wei) 高端製造業(ye) 關(guan) 注的熱點,3D打印技術正不斷推動國內(nei) 製造業(ye) 的創新與(yu) 變革,不過其產(chan) 業(ye) 化尚有待完善。
3D打印顛覆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在今年舉(ju) 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模具技術和設備展覽會(hui) 上,全球3D打印龍頭企業(ye) Stratasys在現場向人們(men) 演示3D打印技術。工作人員將計算機上的三維圖像數據發送至3D打印機:把計算機裏的三維圖像直接“打印”製作成實物,這就是3D打印機的功能。
“3D打印技術的應用領域相當廣泛,包括航空航天、汽車、醫療、教育、日用消費品與(yu) 消費類電子等多種領域。” Stratasys大中華總經理汪詳艮表示,“因為(wei) 3D打印適合於(yu) 多品種、小批量與(yu) 個(ge) 性化定製產(chan) 品,很長一段時間3D打印機主要應用於(yu) 設計研發,但隨著技術的成熟、成本的降低,越來越多的領域開始應用3D打印技術直接進行終端產(chan) 品的製造。”
3D打印作為(wei) 一種顛覆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的新興(xing) 技術,在全球範圍內(nei) 正獲得飛速發展。與(yu) 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相比,3D打印技術憑借其個(ge) 性化設計與(yu) 節能環保的特點,為(wei) 中國製造業(ye) 注入數字化創新活力與(yu) 變革動力。
傳(chuan) 統工業(ye) 設計由於(yu) 製造方式較為(wei) 落後,久而久之便導致設計者的思維受到無形的束縛。
西北工業(ye) 大學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黃衛東(dong) 教授對此表示,設計者們(men) 不敢去設想新的設計,所創造的都是經驗性的舊設計。而3D打印幾乎麵對任何複雜結構都能製造出零件,所以現在設計人員可以甩開包袱,不用再擔憂製造水平是否能實現自己的設計要求。
在三維設計技術快速走向消費領域的今天,3D打印基於(yu) 其概念模型的個(ge) 性化設計,在多個(ge) 領域內(nei) 大放異彩。相較傳(chuan) 統製造工藝而言,設計人員可以借助3D打印技術的優(you) 勢,設計出滿足用戶的個(ge) 性需求的產(chan) 品。因此,個(ge) 性化定製成為(wei) 了3D打印重要發展方向。
同時, Stratasys工作人員介紹,3D打印技術使用的材料幾乎沒有浪費,既節省成本,又帶來環境效益;還能夠實現產(chan) 品生產(chan) 本土化,減少運輸需求,客戶隻需為(wei) “製圖”付費,並在當地打印出需要的產(chan) 品,這樣便減少了長途運輸需求及溫室氣體(ti) 排放。
據悉,美國密歇根教授約書(shu) 亞(ya) ·皮爾斯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3D打印直接應用於(yu) 製造領域,不僅(jin) 便宜,也更環保。他發現,一個(ge) 基本的3D打印機製作的項目比用傳(chuan) 統工藝生產(chan) 要減少41%~ 64%的能量,同時還可以節省原材料的使用,比如有些模具用傳(chuan) 統工藝生產(chan) 通常是實心的,而3D打印可以製造出部分甚至完全中空的模具。
國內(nei) 產(chan) 業(ye) 化應用有待完善
近年來,3D打印這項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正不斷吸引著國內(nei) 消費者的目光。記者了解到,國內(nei) 首家3D打印體(ti) 驗館已經在安徽合肥開門迎客;諸多網絡電商也嗅到3D打印機的商機,在網上出售多款3D打印機型;在國內(nei) 資本市場上,3D打印概念板塊上市公司數量也多達二三十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快速製造國家工程中心主任盧秉恒日前表示,3D打印技術是一項由點到線、由線到麵、由麵到體(ti) 的一項全新的集散製造技術,是一項剛剛萌芽的產(chan) 業(ye) ,其應用前景非常廣闊,誰先介入誰就將分享這一領域的大塊“蛋糕”。
據悉,全球知名軟件企業(ye) 歐特克軟件(中國)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將正式涉足3D打印產(chan) 業(ye) 領域,並在今年下半年推出3D打印機和開源3D打印平台,以進一步推廣3D打印技術在設計和製造領域的應用。
與(yu) 此同時,惠普公司近期也宣布計劃在今年10月份進軍(jun) 3D打印市場。作為(wei) 傳(chuan) 統打印機製造商,惠普宣稱已經解決(jue) 了限製3D打印機發展的一係列技術難題,希望能夠在這一新興(xing) 領域占據主導地位。
與(yu) 國外市場相比,目前我國大部分3D打印企業(ye) 收益規模普遍偏低,在打印材料等核心技術領域的應用尚不成熟,部分零件往往還要依賴進口。而國外企業(ye) 在工藝技術、研發投入上都要領先於(yu) 國內(nei) 廠商。
市場研究機構國際數據公司(IDC)認為(wei) ,與(yu) 國外市場相比,目前國內(nei) 3D打印市場尚待成熟完善,行業(ye) 規範和標準有待建立,行業(ye) 應用市場開拓和深化的空間較大,在產(chan) 業(ye) 化和規模化方麵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我國3D打印行業(ye) 可以說仍處於(yu) 起步階段,但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製造生產(chan) 基地,我國人口數量龐大、消費理念日新月異,這些都成為(wei) 3D打印產(chan) 業(ye) 在國內(nei) 市場迅速發展的催化劑。
中國3D打印技術產(chan) 業(ye) 聯盟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3D打印市場規模約40億(yi) 美元,中國市場規模約達20億(yi) 人民幣。也有機構樂(le) 觀預測,未來幾年,中國大陸3D打印市場每年將至少以1倍以上的速度成長,規模或將達到百億(yi) 元。
然而,對核心技術的掌握已成為(wei) 國內(nei) 3D打印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一大掣肘。企業(ye) 在大規模生產(chan) 3D打印產(chan) 品時,如果不能在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產(chan) 業(ye) 仍將進展緩慢。因此,加大科研投入,實現科研與(yu) 產(chan) 業(ye) 的轉型升級相結合,已成為(wei) 我國3D打印產(chan) 業(ye) 化應用發展的當務之急。
據悉,由西安交通大學盧秉恒教授和西北工業(ye) 大學黃衛東(dong) 教授分別領銜的國內(nei) 3D打印技術研發團隊在3D打印領域的理論研究已與(yu) 世界同步。在產(chan) 業(ye) 化研發方麵,空中客車公司日前與(yu) 西北工業(ye) 大學簽署了合作協議,將共同開發激光立體(ti) 成形技術(激光3D打印技術的一種)在航空領域的應用。這對於(yu) 我國3D打印領域的研發和產(chan) 業(ye) 化推動具有重要的意義(yi) 。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