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cong)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獲悉,由該中心胡昕研究團隊自主研製、可用於(yu) 激光聚變研究的“氣室型X光條紋相機”日前正式投用。意味著其在激光聚變研究的特殊環境下,可為(wei) 一根速度100公裏/秒的“頭發絲(si) ”拍下清晰的“超級快照”。
激光聚變研究是全球科學界有史以來最大超精密光學係統工程,在用於(yu) 記錄激光“打靶”數據的“X光條紋相機”領域,近年隨著高功率激光技術發展,更為(wei) 先進的“氣室型X光條紋相機”應運而生——其必須在極為(wei) 狹小的激光“靶室”內(nei) ,實現複雜部件集成;其電控係統在正常氣壓下工作,但自身又必須在真空靶室內(nei) 運行;其所有控製、監測都由遠程計算機完成。此前,全球僅(jin) 美國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掌握該設備的研製技術。
胡昕率領的研究團隊,曆時7年完成上述項目攻關(guan) ,自主研發的“氣室型X光條紋相機”可以在10-4Pa真空環境下,捕獲時間分辨10皮秒、每毫米空間分辨15線對的超快實驗信息,並且可同時獲取不同頻率激光脈衝(chong) 產(chan) 生的X光信息。據悉,1皮秒為(wei) 一萬(wan) 億(yi) 分之一秒,而人類眨眼速度為(wei) 0.2秒至0.4秒,這意味著該相機的“快門”比人類眨眼快百億(yi) 倍;而“每毫米空間分辨15線對”,意味著一個(ge) 細如發絲(si) 的物體(ti) 以每秒100公裏速度運行時,該相機依然可拍下其精確圖像。該設備的研製成功,也標誌著我國成為(wei) 全球第二個(ge) 掌握激光聚變用“氣室型X光條紋相機”研製技術的國家。據了解,新設備投入運行以來,其相機氣室環境控製和監測狀況優(you) 良,信噪比、掃描圖像質量高,整體(ti) 運行穩定可靠。未來,該設備除激光聚變實驗外,還可為(wei) 高能量密度物理、天體(ti) 物理等研究領域,提供高時空分辨實驗數據。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