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3D打印:掌握核心技術 方能引領潮流

3D打印商情 來源:知識產(chan) 權報2014-08-04 我要評論(0 )   

近年來,一種綠色高端製造技術——3D打印技術迅速發展,並被國內(nei) 外關(guan) 注。這一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發展,為(wei) 企業(ye) 帶來了商機。特別是在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ye) 積極布局進入3D打印行業(ye) ...

   近年來,一種綠色高端製造技術——3D打印技術迅速發展,並被國內(nei) 外關(guan) 注。這一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發展,為(wei) 企業(ye) 帶來了商機。特別是在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ye) 積極布局進入3D打印行業(ye) 。本文以3D打印概念股中的3家創業(ye) 板上市企業(ye) 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中數控)、深圳光韻達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光韻達)、銀邦金屬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銀邦股份)為(wei) 例,通過介紹和分析其在知識產(chan) 權方麵的狀況,以期發現目前國內(nei) 3D打印行業(ye) 發展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後發展需要注意的問題。文中提及的專(zhuan) 利申請數據均來自中國專(zhuan) 利文獻檢索係統(CPRS)公開的專(zhuan) 利文獻,檢索日期截至2014年6月6日。

  光韻達2011年在創業(ye) 板上市,專(zhuan) 注於(yu) 以激光技術為(wei) 主要手段或關(guan) 鍵工序,為(wei) 全球電子製造企業(ye) 提供相關(guan) 產(chan) 品和應用服務。目前,該公司累計提交專(zhuan) 利申請78件,其中發明專(zhuan) 利申請占46%,已獲得專(zhuan) 利授權45件。銀邦股份2012年7月在創業(ye) 板上市,次月即設立飛而康快速製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新設立公司主營業(ye) 務為(wei) 3D打印、粉末製造、熱等靜壓技術研發、生產(chan) 、銷售。目前,銀邦股份提交專(zhuan) 利申請59件,其中發明專(zhuan) 利申請占76%,其餘(yu) 為(wei) 實用新型專(zhuan) 利申請,已獲得專(zhuan) 利授權29件。華中數控2011年1月在深圳創業(ye) 板上市,是我國主要數控設備生產(chan) 廠家,為(wei) 迅速實現3D打印技術產(chan) 業(ye) 化,2014年1月,由武漢華中科技大產(chan) 業(ye) 集團有限公司牽頭,聯合華中數控等5家公司,共同組建成立武漢華科三維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科三維),實施3D打印產(chan) 業(ye) 化項目。華中數控目前累計提交專(zhuan) 利申請82件,其中發明專(zhuan) 利申請占60%,已獲得59件專(zhuan) 利授權。

  專(zhuan) 利申請狀況比較

  圍繞3D打印的技術創新活動從(cong) 上世紀90年代開始,直到最近幾年,相關(guan) 專(zhuan) 利申請出現激增。在專(zhuan) 利擁有量方麵,華中數控、光韻達、銀邦股份3家企業(ye) 近年來的專(zhuan) 利申請勢頭較猛。

  從(cong) 3家企業(ye) 專(zhuan) 利申請總體(ti) 趨勢來看,3D打印相關(guan) 專(zhuan) 利申請自出現到2007年以後開始飆升,經曆了5年的時間。2002年至2007年,3家企業(ye) 年平均專(zhuan) 利申請量僅(jin) 為(wei) 0.9件。從(cong) 2008年開始,3家企業(ye) 的專(zhuan) 利申請數量均明顯增加,年均申請量達到4件,並且在之後幾年呈持續增長的狀態,到2012年和2013年,年均申請量已分別達到17件和16件(2012年至2013年尚有部分專(zhuan) 利申請未被公開)。這與(yu) 我國3D打印技術發展的總體(ti) 走勢是一致的。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相關(guan) 企業(ye) 在國家多個(ge) 部門支持下開始進行3D打印技術相關(guan) 研究,2000年初步實現設備產(chan) 業(ye) 化,開始在醫療、航空航天、汽車等行業(ye) 應用,但是發展非常緩慢。直到近5年,增材技術在美國製造業(ye) 的地位凸顯並且其在航空、醫療和消費品等市場快速發展,引起了我國政府和企業(ye) 對此技術的興(xing) 趣和重視,在國家和地方的共同支持下,國內(nei) 高校和企業(ye) 開始加強對該技術的研發投入,3D打印技術的創新程度得到大幅提升,成為(wei) 近幾年的研發熱點,相關(guan) 專(zhuan) 利申請量也呈迅速增長態勢。

  3家上市企業(ye) 中,擁有專(zhuan) 利申請總量較多的是華中數控,其次是光韻達和銀邦股份。華中數控雖起步較晚,申請專(zhuan) 利保護始於(yu) 2008年,但其申請量上升速度相對較快,2011年和2012年申請量達到23件和18件。其年均申請量也居3家企業(ye) 之首,為(wei) 13.7件。這與(yu) 華中數控同華中科技大學在3D打印方麵的合作是分不開的。

  光韻達在該領域的專(zhuan) 利申請量從(cong) 2003年的2件到2009年達到了14件,在經曆了2010年有所下降之後,2011年至2013年迅速回升。鑒於(yu) 精密激光技術方麵的優(you) 勢,光韻達通過多年的研發和技術積累,已建立了激光應用技術數據庫,為(wei) 其在知識產(chan) 權方麵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銀邦股份從(cong) 本世紀初開始通過知識產(chan) 權保護自己的技術,2002年提交了2件專(zhuan) 利申請,在此後的8年裏,申請總量在0件至4件之間波動,2011年專(zhuan) 利申請量突增至13件。在這13件專(zhuan) 利申請中,有8件為(wei) 發明專(zhuan) 利申請。2013年的17件專(zhuan) 利申請全部為(wei) 發明專(zhuan) 利申請,這足以看出銀邦股份在技術創新方麵的顯著進步以及對知識產(chan) 權保護重視程度的加深。

  從(cong) 3家企業(ye) 提交的專(zhuan) 利申請中發明專(zhuan) 利申請所占比重可以看出,3D打印相關(guan) 上市企業(ye) 在2008年之後逐步將知識產(chan) 權作為(wei) 公司技術保護的一項重要舉(ju) 措。

  在3種專(zhuan) 利類型中,發明專(zhuan) 利對技術要求相對較高,在專(zhuan) 利審查時要與(yu) 全球現有技術進行充分對比來確定其創新性,相應地發明專(zhuan) 利的含金量要更高,當然審批過程相對也會(hui) 長一些。因此,對於(yu) 市場需求旺盛或者發展活躍的技術,不少公司往往會(hui) 通過審批周期相對較短的實用新型專(zhuan) 利來尋求保護,或同時申請發明專(zhuan) 利和實用新型專(zhuan) 利,以期在短期內(nei) 獲得自身創新技術或構思的保護,但是由於(yu) 實用新型專(zhuan) 利門檻相對發明專(zhuan) 利要低,因此企業(ye) 關(guan) 鍵技術或基礎技術往往選擇申請發明專(zhuan) 利。具體(ti) 到3D打印技術,3家企業(ye) 累計提交專(zhuan) 利申請246件,其中發明專(zhuan) 利申請和實用新型專(zhuan) 利申請分別占58%(145件)和40%(99件),外觀設計專(zhuan) 利申請僅(jin) 為(wei) 2件。

  3家上市企業(ye) 在知識產(chan) 權保護意識和力度方麵存在一定區別。銀邦股份的發明專(zhuan) 利申請所占比重最高,為(wei) 76%,比華中數控的發明專(zhuan) 利申請比例高13%,但無論從(cong) 專(zhuan) 利申請總量上看,還是發明專(zhuan) 利申請數量上看,後者均高於(yu) 前者;光韻達對兩(liang) 種專(zhuan) 利的使用較為(wei) 均衡,發明專(zhuan) 利申請和實用新型專(zhuan) 利申請分別為(wei) 46%和51%。

  專(zhuan) 利申請技術分布

  3D打印需要依托多個(ge) 學科領域的尖端技術,主要包括以下方麵:信息技術,即要有先進的設計軟件及數字化工具,輔助設計人員製作出產(chan) 品的三維數字模型,並根據模型自動分析出打印的工序,自動控製打印器材的走向;製造工藝,即3D打印技術以“每層的疊加”為(wei) 加工方式,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要求高精度,必須對打印設備的精準程度、穩定性有較高的要求;製造材料,即用於(yu) 3D打印的原材料較為(wei) 特殊,必須能夠液化、粉末化、絲(si) 化,在打印完成後又能重新結合起來,並具有合格的物理、化學性質;應用領域,即技術發展多以市場為(wei) 導向,尤其像3D打印這樣的高新技術,必須能夠滿足應用需求才能得以平穩快速發展。

  從(cong) 技術領域看,打印工藝主要涉及的國際專(zhuan) 利分類號(IPC)包括B01至B65以及F26,專(zhuan) 利申請總量為(wei) 85件,是各技術領域中數量最多的;3D打印設備的控製涉及G01測量測試、G05控製調節、H02發電變電配電和H05印刷電路,專(zhuan) 利申請量位居第二,為(wei) 64件;製造材料方麵的專(zhuan) 利申請主要體(ti) 現在C22金屬和C03玻璃方麵,合計數量為(wei) 22件;H04通信技術和G06數據處理涉及信息技術,其中包含三維建模軟件、3D數據和圖像處理、通信控製等,但是數量同樣遠少於(yu) 製造技術,僅(jin) 為(wei) 12件;應用領域涉及與(yu) 食品加工有關(guan) 的A21烘烤和A23食品或食料、A47家具和家用物品、A61醫學、A62救生消防,但專(zhuan) 利申請量最少,僅(jin) 9件。這說明3家上市企業(ye) 總體(ti) 關(guan) 注3D打印工藝、相關(guan) 設備的控製和工藝材料,專(zhuan) 利集中在3D打印產(chan) 業(ye) 鏈的上遊和中遊,對於(yu) 處於(yu) 下遊的打印服務方麵的信息技術和應用領域的關(guan) 注度不夠。

  從(cong) 企業(ye) 個(ge) 體(ti) 技術側(ce) 重點分析來看,3家企業(ye) 有重疊之處,又存在一定差異。他們(men) 都在B23機床領域投入了較多精力,表明在製造工藝方麵有交叉。除此之外,華中數控和光韻達在B24磨削拋光(均為(wei) 3件)、B28加工水泥黏土或石料(均為(wei) 1件)、G01測量測試(分別為(wei) 12件和8件)及H05印刷電路(光韻達占優(you) 勢,為(wei) 8件)上有重合領域;光韻達與(yu) 銀邦股份的相同技術專(zhuan) 利申請集中在B21基本無切削的金屬機械加工和B32壓力機,從(cong) 專(zhuan) 利申請數量上看,兩(liang) 者在這兩(liang) 個(ge) 領域均為(wei) 1件和6件;銀邦股份與(yu) 華中數控的共同點是G06計算或數據處理,但專(zhuan) 利申請數量僅(jin) 為(wei) 2件和1件。另一方麵,華中數控的主營業(ye) 務是從(cong) 事計算機、光機電、3D打印一體(ti) 化技術相關(guan) 材料、設備、測量、軟件產(chan) 品的研發、生產(chan) 、銷售及相關(guan) 服務等,因此除上麵提到的技術領域外,其專(zhuan) 利申請還集中在:製造設備的控製(G05控製調節)上,28件;H04通信技術上,10件。光韻達的專(zhuan) 利申請則偏重於(yu) B41印刷或打字機(19件)。而銀邦股份更注重C22冶金和有色金屬或合金的處理(18件)以及3D打印技術的應用領域(7件)。#p#分頁標題#e#

  從(cong)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這3家上市企業(ye) 都沒有海外專(zhuan) 利布局,專(zhuan) 利申請的提交與(yu) 公司業(ye) 務發展相比相對滯後,這與(yu) 國內(nei) 上市公司規模偏小且相對分散、研發投入不足、3D打印基礎技術欠缺、知識產(chan) 權意識不強有關(guan) 。

  啟示與(yu) 建議

  如今,無論是美歐還是中國,從(cong) 國家地區政策、行業(ye) 投入和市場表現上看,3D打印均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3D打印概念股表現活躍。在此大背景下,3D打印產(chan) 業(ye) 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國內(nei) 3D打印上市公司以及整個(ge) 行業(ye) 更應在各相關(guan) 領域加強研發,盡可能多地掌握核心技術。

  3D打印是一項綜合性技術,它集設計、製造、產(chan) 品、應用於(yu) 一身。美國政府已將3D打印產(chan) 業(ye) 作為(wei) 一項國家重大戰略來發展。在中國,目前相關(guan) 政府部門也非常重視3D打印。2014年5月29日,中國3D打印技術的首個(ge) 行業(ye) 標準正式立項,企業(ye) 也應打破各自為(wei) 政的傳(chuan) 統技術發展和競爭(zheng) 模式,加強技術融合,加快技術研發和推廣,形成產(chan) 業(ye) 化發展。

  市場的競爭(zheng) 歸根結底是核心技術的競爭(zheng) 。3D打印的潛力和優(you) 勢在於(yu) 創新以及給市場帶來的巨大商機。上世紀80年代,像3D System等外國企業(ye) 即已開始3D打印技術的專(zhuan) 利布局,我國3D打印缺乏基礎技術,企業(ye) 相關(guan) 知識產(chan) 權保護也比較欠缺,無論從(cong) 專(zhuan) 利申請量還是技術領域分布看,與(yu) 國外公司相比都有一定差距。3D打印技術及其產(chan) 業(ye) 發展是全球興(xing) 起新一輪數字化製造浪潮的重要基礎,我國企業(ye) 隻有加強核心技術研發,加快3D打印產(chan) 業(ye) 發展,才能引領行業(ye) 發展潮流。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