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與(yu) 鬆下的OLED顯示器研究開發部門將與(yu) 日本產(chan) 業(ye) 革新機構(INCJ)等出資設立的新公司“JOLED”整合的消息發布後,推特上有用戶表示“把一群弱者聚在一起又能怎樣?”。
這麽(me) 想也不無道理。因為(wei) OLED顯示器雖說顯示性能出色,但由於(yu) 成品率較低等原因,現在還隻被用於(yu) 一些中小尺寸產(chan) 品。隨著時代的發展,液晶顯示器的顯示性能不斷提高,有機EL顯示器的技術優(you) 勢在逐漸消失。2014年5月有報道稱,三星電子、索尼及鬆下將撤出OLED電視業(ye) 務。在強大競爭(zheng) 對手都要舍棄的業(ye) 務領域,“弱者聯盟”豈有取勝之道。
不過,INCJ卻認為(wei) 勝券在握。INCJ執行董事、總經理兼JOLED設立負責人穀山浩一郎表示,“與(yu) 索尼、鬆下的技術人員等多位相關(guan) 人士進行討論後,我們(men) 找到了可行戰略”。
可行戰略大致有2個(ge) 。一個(ge) 是把目標鎖定在OLED顯示器較液晶顯示器更具優(you) 勢的用途。另一個(ge) 是利用製造工藝方麵的優(you) 勢,拉大與(yu) OLED顯示器競爭(zheng) 企業(ye) 的距離。
鎖定目標的戰略具體(ti) 來說就是要大力發展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數字標牌等領域。在該領域,憑借OLED顯示器尚存的優(you) 勢——“輕量”來取勝。
而對於(yu) 索尼和鬆下一直堅守的電視機用途,穀山稱“目前沒有考慮”。這是因為(wei) 電視機的低價(jia) 位競爭(zheng) 已經到了極限,即使是液晶電視,也越來越難提高利潤。
OLED麵板之所以具有輕量這個(ge) 優(you) 勢,是因為(wei) 無需液晶麵板必備的背照燈。穀山介紹稱,“與(yu) 液晶麵板相比,OLED的10英寸麵板輕130g,13英寸麵板輕220g”。
能夠充分其發揮輕量優(you) 勢的用途是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實際上,在這些用途中,輕量已成為(wei) 一個(ge) 高附加值。穀山表示,“個(ge) 人電腦廠商為(wei) 了減輕一點重量,會(hui) 在機殼上使用碳強化纖維或者在硬盤裝置上打孔等,這花費了大筆成本”。
不過,認識到這一點的並非隻有INCJ。韓國廠商已經開始向市場投放以輕量為(wei) 賣點的平板電腦產(chan) 品。比如,三星電子2014年8月在日本推出的采用8.4英寸和10.5英寸OLED麵板的“GALAXY Tab S”。LG電子在2013年秋季推出了采用重7.12g的5.98英寸柔性OLED麵板的平板手機(Phablet)。
INCJ表示,JOLED在與(yu) 其他OLED顯示器麵板廠商的競爭(zheng) 方麵擁有強有力的武器,那就是鬆下開發的利用印刷法製造OLED層的技術。穀山表示,“技術水平之高超乎想象,距離量產(chan) 僅(jin) 剩最後一步。生產(chan) 設備也由鬆下自主開發,沒有外流。這會(hui) 成為(wei) 一大優(you) 勢”。
穀山稱,這種印刷法的材料利用率是蒸鍍法的2~3倍。而且無需真空裝置,製造裝置的導入成本也比較低。“韓國廠商利用規模較小的生產(chan) 線製造OLED麵板,而且采用的是蒸鍍法,效率很低。這種狀態下不會(hui) 成為(wei) 我們(men) 的競爭(zheng) 對手”。
但印刷法目前的課題是很難實現遠高於(yu) 400ppi的超高精細度。就這一點而言,隻需300ppi左右的精細度即可實現4K分辨率的12~13英寸平板電腦等是最佳目標。
鬆下開發的這項技術原本是麵向大尺寸電視機的,但在技術即將成型前,OLED電視這條出路實質上已經被封死。穀山表示,“通過將這一高新技術用於(yu) 適合的用途,JOLED有十足的勝算。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