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當作廢鐵來處理的礦用液壓支架立柱,如今經過一束激光的“照射”後,竟然“返老還童”以更佳的性能重新應用到井下煤炭開采。這一神奇的技術就是激光熔覆再製造。從(cong) 今年開始,山東(dong) 能源棗礦集團魯南裝備公司把發展再製造循環經濟作為(wei) 轉型升級、擺脫行業(ye) 困境的重要著力點,僅(jin) 礦用機械裝備修複一項預計年創產(chan) 值5000多萬(wan) 元。
激光熔覆技術能顯著改善基體(ti) 表麵耐磨、耐蝕、耐熱、抗氧化及電氣等性能。2月,魯南裝備公司首次運用該技術再製造了50架ZF7000液壓支架立柱。經過4個(ge) 月的使用比較,運用激光熔覆再製造的立柱性能明顯優(you) 於(yu) 電鍍立柱。初步分析,激光熔覆技術再造的立柱使用壽命會(hui) 比經過普通處理的立柱多出3倍以上。與(yu) 傳(chuan) 統的電鍍鉻工藝相比,激光再製造工藝不產(chan) 生汙染物排放,成本隻為(wei) 新品的50%,節能達到60%,節材70%以上,經濟和社會(hui) 效益十分可觀。
魯南裝備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靖大鵬說,煤礦廢舊設備的淘汰量逐年上升,僅(jin) 棗礦集團每年回收而沒有得到再利用的零部件就超過3萬(wan) 件,價(jia) 值超過1.5億(yi) 元,加上周邊煤礦約有1.5萬(wan) 台(套)設備可以進行再製造。此外,棗礦集團在山東(dong) 省內(nei) 和河北、山西等省區擁有的新建礦井、托管煤礦等每年超過10萬(wan) 噸。“這是一座潛力巨大的‘金礦’,今後,我們(men) 將建立起‘回收—再製造—銷售’的產(chan) 業(ye) 鏈條,形成煤礦采掘設備再製造規模化,並逐步向鋼鐵、造紙等領域延伸。”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