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LED作為(wei) 第四代光源走進公眾(zhong) 視野,並對傳(chuan) 統照明產(chan) 生巨大衝(chong) 擊。
複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所長梁榮慶表示,由於(yu) 技術上的先天特性,LED的出現讓照明行業(ye) 正經曆一個(ge) 非常重要的時期。在過去,光源是一個(ge) 比較封閉的概念,基本上就是由一套供電係統加上燈泡和配光裝置組成,而現代光源的內(nei) 涵更加開放,它可以和不同的行業(ye) 跨界融合,實現智能化、個(ge) 性化照明。新光源技術的革新,讓照明邁進新時代,進而對文化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帶來重大影響。
LED推動精細化照明
傳(chuan) 統照明屬於(yu) 基礎照明,光源一旦固定下來後,發出的光是恒定不變的。而智能照明則是基礎照明的延伸,它可以通過調控改變光的參數。如果說以前的照明是粗放式的,那現在已經進入精細化照明時代。
梁榮慶認為(wei) ,數字化是智能照明的基礎,它包括兩(liang) 方麵:一是對數字通訊技術的發掘,二是LED本身的技術特點。其中,LED易於(yu) 控製的特性完全符合智能照明的要求。LED調節範圍寬,可以連續調節、快速響應,產(chan) 業(ye) 鏈上遊企業(ye) 可以做出不同的光譜芯片,後期再調配出色彩更為(wei) 豐(feng) 富的光。
實際上,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有專(zhuan) 家提出對氣體(ti) 放電燈進行智能控製,但氣體(ti) 放電器件的特點決(jue) 定了在技術上難以實現控製。可以說,得益於(yu) LED光源本身的特性,成就了智能照明今日的輝煌。不過,盡管數字技術的發展讓LED智能控製變得更豐(feng) 富、容易,但怎麽(me) 讓照明更加數字化、智能化卻也麵臨(lin) 著一些問題。 “智能照明不像過去粗放式的照明,買(mai) 個(ge) 燈泡接上就能用,智能照明是一個(ge) 係統解決(jue) 方案,這個(ge) 係統要做到兼容互換,在不同的光環境下采用不同的照明方案,不同的照明方案之間要有一定的內(nei) 在邏輯標準。”梁榮慶說。
在英文中,智能照明被稱作smart lighting(聰明的照明),但目前情況恰恰相反,因為(wei) 智能照明非常複雜,需要人為(wei) 操控。在梁榮慶看來,真正的智能照明是人不要過多的幹預,它就可以根據用戶需求提供最佳照明,也就是說智能照明一定要實現自適應、自調節。
智能照明呈現三大特點
提到智能照明,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節能,LED發光效率高達每瓦200流明,節電效果的確非常明顯。更為(wei) 重要的是,智能照明因調控帶來的節能效應同樣不可小覷。
梁榮慶舉(ju) 例說,在辦公樓宇內(nei) ,靠近窗口的位置光線比較亮,遠離窗口則稍暗,隨著天氣狀況、季節的不同,樓宇內(nei) 的光線分布也不一樣。但對樓內(nei) 員工來說,所需要的光是恒定不變的。智能照明可以通過傳(chuan) 感器感知室內(nei) 不同位置的光強度,讓靠近窗口的燈光亮度弱一些,靠裏側(ce) 的燈亮度強些,這樣就能使整個(ge) 室內(nei) 的照明亮度保持一致。充分利用外部自然光,智能照明無形中實現了節電。
照明用電約占全社會(hui) 用電總量的12%-13%。有專(zhuan) 家預估,如果采用智能照明代替傳(chuan) 統照明,可實現節電50%,對降低能耗、建設節約型社會(hui) 意義(yi) 重大。
其次,智能照明可以提供健康舒適的燈光效果。不同光源對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會(hui) 產(chan) 生影響,而LED恰恰可以調節光的色溫、顯色性、強度、分布等參數。
梁榮慶介紹說,飛行員執行長時間飛行任務時,在不同的燈光照射下,其心理狀態大不一樣。現在采用LED光源,可以調出一副“光配方”,配出對飛行員最好的照明環境,讓他們(men) 時刻保持最清醒的精神狀態,提高飛行的安全性。此外,LED照明可以模仿太陽運行軌跡,讓室內(nei) 照明幾乎接近自然光,使長期在艦艇、地礦等室內(nei) 工作的人群獲得“自然光照”,避免出現憂鬱症等疾病。
第三,智能照明方便管理,有助於(yu) 提高運管效率。梁榮慶以路燈為(wei) 例說,全國有數以千萬(wan) 盞路燈,而負責維護管理的人員非常有限。如果采用智能照明,就可以實現定點管理,哪盞路燈壞了實時反饋到控製中心,有針對性的進行維修,大大提升運維管理效率。
LED作為(wei) 新一代光源被應用到照明中,讓照明呈現出無限可能性,也讓個(ge) 性化照明、定製需求照明成為(wei) 現實。當然,這一切都要歸功於(yu) LED自身的特性。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