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於(yu) 1986年研究生畢業(ye) 後留校任教,至今已經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工作了28年。對於(yu) 高等學校的教學工作,我的體(ti) 會(hui) 是,在教書(shu) 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育人。我們(men) 所從(cong) 事的課堂教學工作,不僅(jin) 僅(jin) 是知識的傳(chuan) 授,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科學素質、科學方法和科學道德的培養(yang) 。
如在講授“量子力學”課程中,我注意將現代量子力學的進展融合進去,使他們(men) 能夠掌握這個(ge) 領域的前沿動態,領會(hui) 新的思想。講到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時,我就給學生介紹作為(wei) 科學家的波爾、海森堡等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不同政治選擇和表現,闡述盡管科學沒有國界,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無論我們(men) 處於(yu) 何時何處,都不應該忘卻祖國和人民。
在課程的講授中,不僅(jin) 僅(jin) 傳(chuan) 授知識,更要注重科學、辯證的思維方法的講授。我經常對學生講,我講授 “量子力學”,就是要將你們(men) 從(cong) 不懂講到懂,然後再從(cong) 懂講到不懂。因為(wei) “量子力學”本身就是不斷深入發展的一門科學,還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問題。所以從(cong) 不懂到懂,是對知識的理解;從(cong) 懂再到不懂,是思維的升華。我是一名教師,將知識傳(chuan) 授給學生,這是我一生的使命。同時,我也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把我的科研成果不斷應用於(yu) 祖國的航天事業(ye) ,更是一名高校教師的職責和光榮。
在20多年裏,我的主要科研工作集中在衛星光通信技術研究方麵。1991年我們(men) 看到了國外進行衛星光通信研究的資料,感到這是一個(ge) 極具發展潛力和挑戰性的研究方向。如果開展衛星光通信研究必然會(hui) 困難重重,但這是國家航天領域將來急需的高精尖技術。經過一番思考,我們(men) 毅然決(jue) 定作先驅者,去開拓這樣一個(ge) 新的研究領域。於(yu) 是,一切都從(cong) 零開始。沒有實驗室,就向別的課題組借了一間潮濕的地下室;沒有實驗儀(yi) 器,就找來一些廢舊儀(yi) 器自己進行修理;沒有啟動經費,我就將出國期間積攢下來的錢拿出來開展研究。後來,我們(men) 不斷得到學校領導、相關(guan) 部委領導的支持,承擔了一個(ge) 又一個(ge) 衛星光通信研究項目,突破一項又一項關(guan) 鍵技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我國衛星光通信發展路程上豎起了一個(ge) 又一個(ge) 裏程碑。
2007年開始,我們(men) 承擔了搭載於(yu) 海洋二號衛星上的星地激光通信試驗任務。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我們(men) 研製的星地激光通信終端於(yu) 2011年8月16日隨海洋二號衛星發射入軌。2011年10月25日早晨6點,我們(men) 成功進行了我國首次星地激光通信試驗,創造了多項國際第一。這是我國衛星通信技術發展曆程中的一個(ge) 重要裏程碑,是我國航天技術發展跨出的重要一步。2013年,“星地激光鏈路試驗”項目入選“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科研的長足進步,離不開人才的培養(yang) 。衛星光通信團隊的成長曆程,也是一個(ge) 國家急需人才的培養(yang) 過程。從(cong) 團隊創建初期,我們(men) 就非常重視在研究過程中培養(yang) 學生、曆練學生,讓學生真刀真槍地參與(yu) 實際的研究工作。這樣不僅(jin) 使他們(men) 學到了真本領,而且也使他們(men) 在解決(jue) 國家重大急需技術的同時,加強了對建設國家、振興(xing) 民族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我們(men) 團隊這些年已經培養(yang) 出一大批衛星光通信的專(zhuan) 門人才,他們(men) 已經成為(wei) 團隊和相關(guan) 研究院所的青年骨幹。我們(men) 進行星地激光通信鏈路試驗時的現場指揮,就是從(cong) 碩士開始培養(yang) 的青年骨幹,現在已是博士生導師,並且成為(wei) 團隊的核心骨幹成員。衛星光通信團隊也逐步成長壯大,在2013年獲得了“全國工人先鋒隊”稱號。
當初我們(men) 決(jue) 定開展衛星光通信技術研究時,曾夢想能夠用30年時間實現空間試驗。盡管當時估計有可能我們(men) 這一代無法實現這一夢想,但是我們(men) 還是甘當拓荒者和鋪路石。如今,我們(men) 隻用了20年就實現了空間試驗的夢想。20多年來,我們(men) 幾乎沒休過周末,沒有節假日,真的是:“日日奮戰夜色裏。記不得,月圓月缺,春風又綠。漫漫長路20年,幾度風風雨雨。到今朝,連通天地。”“莫謂星地通如許,更星間鏈路待接續。”我們(men) 今後的夢想就是建立天地一體(ti) 化的激光高速信息網絡,實現天地高速互聯。我和我的團隊將繼續為(wei) 實現這一夢想作無畏的追夢者。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