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D技術“打印”可居住住房的計劃正在歐美各地被人們(men) 嚐試。荷蘭(lan) 的建築師事務所已於(yu) 今年4月開始動工,美國的一家大學也正在進行用巨型3D打印機建造住房的研究。3D打印住房工期短且不產(chan) 生建築垃圾,如此環保的施工方法中或許蘊含著改變世界的可能。
在荷蘭(lan) 阿姆斯特丹市區北部的老城區裏,立著一個(ge) 6米高的巨大銀色箱子。往裏麵一看,飛舞的噴管正在一層層地將黑色樹脂噴刷成奇形怪狀的物體(ti) 。

用噴管將樹脂打印成立體(ti) 的建築構件
這是為(wei) 建設住房而特製的3D打印機,而那些奇形怪狀的物體(ti) 則是住房的“零件”。據說現在的打印機最大可以做出長2米,寬2米,高3.5米大小的零件。
荷蘭(lan) 建築事務所“DUS Architects”從(cong) 2012年開始用3D打印機建造荷蘭(lan) 傳(chuan) 統建築“運河小屋”的項目。該事務所與(yu) 德國漢高化學集團和荷蘭(lan) 建築公司“Heymans”等聯手,共同開發住房打印技術。該項目動工於(yu) 今年4月,計劃3年內(nei) 將建造的住房用於(yu) 實際使用。“運河小屋”由13個(ge) 房間組成,每個(ge) 房間的零件都由3D打印機打印而成。
平均每個(ge) 房間要用10個(ge) 零件。按目前打印機的速度,製作一個(ge) 零件需要花費一周時間。建造一棟“運河小屋”則需要2年半左右。對此,DUS表示,“我們(men) 將以應用為(wei) 目標,推進印刷的高速化和打印機的大型化”。
3D打印建築有很多優(you) 點。以往建築工程的施工量較大,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3D打印住房可以縮短工期,並削減成本。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幾乎不會(hui) 產(chan) 生建築垃圾,有助於(yu) 節約資源和能源。不僅(jin) 如此,利用3D打印機還可以造出過去難以實現的結構,從(cong) 而增加建築的藝術性。

將樹脂打印的立體(ti) 建築構件拚裝成房屋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研究小組正在開發用打印機一層層印刷出建築混凝土層的技術。假設某住房的建築麵積為(wei) 230平方米,那麽(me) 隻需20小時左右就可以做出整個(ge) 混凝土層。該研究小組表示,“完全引入這項技術後,與(yu) 一般建築方法相比可以削減約60%的成本”。
中國新華社4月曾報道,上海一家民營企業(ye) 在1天時間裏用巨型3D打印機造出了10棟平房。據稱,該企業(ye) 先用長10米,高6.6米的打印機製作房間的部分結構,然後將它們(men) 組裝起來。斯洛文尼亞(ya) 的一家創業(ye) 公司也對外宣稱要銷售建築用3D打印機。
若技術和施工方法的開發繼續下去,那麽(me) 住房建設的成本勢必會(hui) 急劇下降。將可以應對發展中國家急速增長的住房需求,而發達國家也可以對舊建築翻新建設,人們(men) 對此都很期待。
當然,在實現應用的道路上一定會(hui) 有很多必須逾越的難關(guan) 。
比如阿姆斯特丹的“運河小屋”工程就遇到了難題。因為(wei) 現在的樹脂材料溫度一達到200攝氏度就會(hui) 融化。據稱,DUS正在和漢高化學一同想辦法提高樹脂的耐熱性。而對於(yu) 地震多發的日本等國來說,提高抗震性也是必不可少的。日本豐(feng) 橋技術科學大學的鬆島史郎教授指出,“利用3D打印技術,可以實現更多的建設可能性。如在災區快速建造臨(lin) 時住宅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