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RUAG Space公司直接3D打印衛星零部件

星之球激光 來源:天工社2014-10-29 我要評論(0 )   

瑞士航天公司RUAG Space計劃不久之後就將在衛星上使用3D打印的零部件,因為(wei) 它們(men) 更輕、更便宜。 作為(wei) 一個(ge) 試點項目的一部分,RUAG Space的專(zhuan) 家使用3D打印技術為(wei) 一顆地球觀...

 

        瑞士航天公司RUAG Space計劃不久之後就將在衛星上使用3D打印的零部件,因為(wei) 它們(men) 更輕、更便宜。

        作為(wei) 一個(ge) 試點項目的一部分,RUAG Space的專(zhuan) 家使用3D打印技術為(wei) 一顆地球觀測衛星打造了一個(ge) 天線的支架。RUAG之前曾經為(wei) 歐洲航天局(ESA)的Sentinel-1A雷達衛星供應過類似的支架,不過那個(ge) 時候是用傳(chuan) 統方法製造的。

3D打印的Sentinel-1A衛星天線支架。圖片:RUAG

        RUAG公司工程師與(yu) Altair公司的專(zhuan) 家合作,對這種支架進行了完全重新設計,使其更適於(yu) 3D打印。Altair軟件使他們(men) 可以充分利用3D打印帶來的設計自由度,優(you) 化該部件的拓撲結構,使其隻使用必要數量的材料。該部件最後交由德國3D打印廠商EOS將其打印出來,其成品的重量被削減了一半,而且剛性更為(wei) 出色。據了解,這個(ge) 天線的支架有40厘米長,對於(yu) 當下的3D打印技術而言,這是一個(ge) 相當大的金屬3D打印對象了。

        由於(yu) 要在太空中使用,這個(ge) 3D打印的支架還需要經曆一係列密集的質量測試,預計到今年年底這些測試才能完成。

        “我們(men) 的目標是以後所有的Sentinel-1A上的天線支架都由一台3D打印機製造。”RUAG Space公司首席技術官Michael Pavloff解釋說。

        自2013年以來,RUAG Space就一直在忙著研究和開發使用3D打印製造零部件的技術。他們(men) 更多地使用了直接金屬激光熔融(DMLS)技術,該技術使用高能激光逐層融化金屬粉末以形成所希望的形狀。

        相比傳(chuan) 統工藝,增材製造(3D打印)有很多好處——製造的材料重量更輕、材料浪費更少、製造時間更短,顯然最終的製造成本更低。這其中能夠減重是一個(ge) 決(jue) 定性的因素。因為(wei) 在航天領域,衛星越輕,把它送入太空的成本就越低。

        這次使用3D打印製造天線支架還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開始。“3D打印在我們(men) 的業(ye) 務中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我們(men) 目前正在開發更多基於(yu) 3D打印的空間應用。”Pavloff說。

        將來也將有可能使用3D打印機直接打印整個(ge) 衛星結構。這意味著,像電子保護罩、反射器,加熱管等現今必須單獨製造的零部件以後可以直接集成到結構元件中去。

        Altair的設計專(zhuan) 家在這次合作項目中也收益匪淺:“與(yu) RUAG Space和EOS的合作使我們(men) 能夠提供更加創新的端到端的設計和優(you) 化工藝以充分利用增材製造的優(you) 勢。”Altair公司董事總經理 Pietro Cervellera宣稱。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