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從(cong) 模具製造到醫療領域
不新鮮的名稱,新鮮的生活體(ti) 驗
近日,被譽為(wei) “3D奧林匹克、創新設計奧斯卡”的“3D動力杯“第七屆全國3D大賽暨3D大會(hui) 在我市科教城舉(ju) 行。本屆大會(hui) 的主題是“眾(zhong) 創、眾(zhong) 包、眾(zhong) 需”,以“關(guan) 注3D、關(guan) 注人才、關(guan) 注應用、關(guan) 注創新”為(wei) 特色,通過現場打擂競賽、發布技術產(chan) 品、峰會(hui) 討論交流等,著力打造“3D打擂” “3D體(ti) 驗”“3D峰會(hui) ”“3D頒獎 ”“3D簽約”五大權威活動。
3D,已經並不是什麽(me) 新鮮詞,當來自全球的3D新技術、新作品、新成果齊聚龍城時,記者發現,3D其實已經在慢慢“占領”我們(men) 的生活。持續4天的這場3D全產(chan) 業(ye) 鏈盛宴,告訴了我們(men) 3D將對今後生活帶來的驚喜和變化。

3D大賽在常州舉(ju) 辦5年來,常州高校的第一個(ge) 特等獎,也是數字化建築設計大賽方向開設3年來的第一個(ge) 特等獎。
現場體(ti) 驗
3D掃描儀(yi) ,臉上的褶皺都清清楚楚
3D技術產(chan) 品互動體(ti) 驗展是本屆大會(hui) 的一大亮點,新奇的3D技術、色彩斑斕的3D作品都讓參觀者們(men) 目不暇接。該展覽匯聚全球數百家3D企業(ye) ,涵蓋3D掃描、3D打印、3D軟件、3D數字化應用、3D數字娛樂(le) 等熱門領域,參觀者可以在現場感受互動體(ti) 驗。
一台便捷的手持式3D掃描儀(yi) ,輕輕握住,在一定距離外朝人的麵部上下一掃,整個(ge) 臉部的精細輪廓即刻就顯現在電腦上,還可以把單反照片掃進電腦,附在人臉模型上,使之更為(wei) 逼真。
這種掃描儀(yi) 來自加拿大的CREAFORM公司,該公司應用工程師嚴(yan) 楊賦說,這台手持式掃描儀(yi) 不僅(jin) 處理數據非常快速、還原度超高,而且在細節上處理得非常完美,完全不用後期處理。這項技術可以運用在質量檢測和文物保護、虛擬現實方麵。一位參觀者現場體(ti) 驗了一把,模型打印出來以後,連臉上的褶皺都顯示得清清楚楚。
展會(hui) 上,有款隻有幾兆的小軟件,引發了現場觀眾(zhong) 的關(guan) 注。這是航天科技集團下屬的山東(dong) 山大華天軟件公司在現場展覽的一款叫做SView的三維瀏覽器,可讀取市麵上主要的3D格式,將大數模壓縮至1/10大小,在手機和平板電腦上讀取3D模型,並可在模型上做文字和語音的批注。這是移動互聯時代對3D模型在不同場景下應用、交流和展示的“神器”。
除此之外,記者現場看到,3D打印的新技術和新成果還廣泛應用於(yu) 建築、多媒體(ti) 、教育、家具、汽車、遊戲、浮雕等多個(ge) 行業(ye) ,可以說覆蓋了生活的方方麵麵。也許不久後,你的朋友圈滿屏都是“3D打印”成果。

常工院的獲獎師生 指導老師傅睿(左一) 獲獎同學萬(wan) 唯倩(左二)劉明開(右一)
常州成果
3D打印骨骼,助力醫生精準治療
“我們(men) 是全國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骨科專(zhuan) 用3D打印機的製造企業(ye) 。”常州企業(ye) 華森三維打印研究院服務中心經理沈永婷告訴記者,今年開始,他們(men) 將3D打印技術成功應用於(yu) 骨科植入物的設計、生產(chan) 和個(ge) 性化定製。
“這套能打印骨頭的3D打印機是我們(men) 自主研發製造的,而且使用起來也很方便。”沈永婷告訴記者,除了3D打印機,華森還研發了自有版權的三維重建“傻瓜式”操作軟件,可以非常方便地實現CT數據重建成像,對骨骼進行包括移動、複位、測量和切割等在內(nei) 的一係列模擬三維操作,並可選擇性地用3D打印機打印出實體(ti) 模型。
“傳(chuan) 統骨科診療,從(cong) 望、聞、問、切到依據CT或MRI等影像資料進行病症分析,可能會(hui) 存在誤導或不準確性,並可能導致醫患之間難以溝通,引起醫患矛盾。”沈永婷介紹,他們(men) 可以根據醫院CT或者核磁共振掃描患者傷(shang) 病處的數據,運用軟件進行數字三維重建,再用3D打印機打印出1∶1的仿真骨模型,幫助醫生製定植入物的定製方案,包括植入物的板型、長短、厚薄和釘孔位置等。
沈永婷告訴記者,今年下半年以來,他們(men) 對打印機和應用軟件進行了技術革新和優(you) 化調整,提高了打印的效率,並選擇了更加環保經濟的打印材料,“過去打印一個(ge) 盆骨需要36個(ge) 小時,而現在打印一個(ge) 相同的盆骨則隻需要24小時,節約了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而新技術和新材料也帶來了成本的降低,她告訴記者,相同規格的骨骼現在的成本也要比過去節約三分之一以上。
據了解,目前公司的業(ye) 務量與(yu) 日俱增,“下半年我們(men) 已經陸續接到許多打印機訂單和服務請求,業(ye) 務量是今年上半年的一倍以上。”沈永婷介紹,公司今後研究的最新方向是采用金屬材料進行3D打印,並應用於(yu) 定製植入物的生產(chan) 。
常州“搖籃”
學員還沒招收,有企業(ye) 已下了定單
3D技術發展如此迅速,人才自然必不可少,而常州就有一家專(zhuan) 門培育3D人才的企業(ye) ,從(cong) 這裏走出來的學員,月薪起步價(jia) 就超過4000元,而市場對3D人才的需求的火爆,從(cong) 培訓班還沒開班,學員就已經全被預訂就能看出來了。
培訓4個(ge) 月後,月薪起步價(jia) 超過4000元
“前幾個(ge) 月我還在糾結2000多元工資的工作難找,但當我從(cong) 3D特種兵訓練營畢業(ye) ,還沒拿到畢業(ye) 證書(shu) ,就已經有好幾家企業(ye) 向我伸出了橄欖枝。”即將大學畢業(ye) 的小金告訴記者,他過去學習(xi) 的是機電專(zhuan) 業(ye) ,從(cong) 4月份開始就奔走於(yu) 各地的招聘會(hui) ,想找一份合適的工作。“當時我就想找個(ge) 對口的2000多元月薪的工作,但一直沒有能如願。”後來他在老師的推薦下,到特種兵訓練營進行學習(xi) 。4個(ge) 月培訓很快就結束了,“我還沒拿到畢業(ye) 證,已經有五六家企業(ye) 向我開出了4000元以上的薪資待遇。”
位於(yu) 科教城的3D特種兵訓練營副主任朱廣傑告訴記者,按照目前的情況,從(cong) 訓練營畢業(ye) 出去的學員就業(ye) 率達到了100%,月薪的平均水平達到了5000元左右。
下一期學員還沒招生,就有企業(ye) 來預訂了
“我們(men) 3D特種兵訓練營從(cong) 去年3月份開辦第一期以來,現在已經是第九期了,第十期的馬上也要開班了。”3D特種兵訓練營副主任朱廣傑告訴記者,3D特種兵訓練營是全國3D大賽的人才培養(yang) 與(yu) 選拔的延伸,來自全國800多所院校近20萬(wan) 3D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應屆畢業(ye) 生,通過自願報名、推薦選拔,再經過考試麵試,嚴(yan) 格挑選出來。
據了解,目前訓練營已經培訓並成功畢業(ye) 了近千名學員,現在3D特種兵訓練營的學員已經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朱廣傑告訴記者,就在這個(ge) 月,一家蘇州的科技公司就找到他們(men) ,要求他們(men) 連續3年提供3D技術人員,學員需求總量超過了100人。“現在第八批和第九批學員還沒有畢業(ye) ,已經幾乎全部被預訂了,目前各個(ge) 企業(ye) 下的學員訂單總數已經超過了300人。”
鏈接:如何參加3D特種兵訓練營
“雖然現在訓練營大多數的學員都是大專(zhuan) 院校的應屆畢業(ye) 生,但隻要你想學習(xi) 3D技術,不管是應屆畢業(ye) 生還是已經工作了幾年的人,都能直接來報名。”朱廣傑告訴記者,報名的方式也非常簡單,常州本地報名隻需要撥打電話(86331933)或者在訓練營的網站上(www.3ddl.cn)就能報名。“不過報名隻是第一步,報名者必須經過嚴(yan) 格的考試和麵試,通過層層選拔才能成為(wei) 我們(men) 的學員。”
“今年我們(men) 根據市場需求對課程進行了調整,主要設置了結構設計、工業(ye) 設計、模具設計、數控編程和遊戲美術五大專(zhuan) 業(ye) 。”朱廣傑介紹,“4個(ge) 月下來,學員可以達到工作2年的專(zhuan) 業(ye) 技能水平。”關(guan) 於(yu) 培訓的費用,朱廣傑表示一共要18000元,不過這個(ge) 學費可以分期支付,學員隻需繳納1000元學費就可以開始學習(xi) ,而在找到工作後,每個(ge) 月開始補交1700元學費,10個(ge) 月交清。


3D前沿
這項新技術,已經做了這些
本屆大會(hui) 中的3D峰會(hui) 包含了主峰會(hui) 、3D數字化設計製造與(yu) 工業(ye) 4.0峰會(hui) 、3D打印峰會(hui) 、文化創意與(yu) 數字互動娛樂(le) 峰會(hui) 、產(chan) 教融合與(yu) 人才培養(yang) 模式創新峰會(hui) 。全球3D相關(guan) 領域3000名企業(ye) 家、院校長、行業(ye) 精英、專(zhuan) 家官員在思想碰撞中對3D行業(ye) 進行了一番前所未有的大討論。3D打印到底能幹什麽(me) ?已經幹了什麽(me) ?來聽聽他們(men) 的說法。
A.3D打印技術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通常是采用數字技術材料打印機來實現的。最初在模具製造、工業(ye) 設計等領域被用於(yu) 製造模型,後逐漸用於(yu) 一些產(chan) 品的直接製造。
B.如今該技術在珠寶、鞋類、工業(ye) 設計、建築、工程和施工、汽車,航空航天、牙科和醫療產(chan) 業(ye) 、教育、地理信息係統、土木工程、槍支以及其他領域都有所應用。
C.2012年11月,蘇格蘭(lan) 科學家利用人體(ti) 細胞首次用3D打印機打印出人造肝髒組織。
D.2014年8月28日,46歲的農(nong) 民胡師傅在自家蓋房子時,左腦蓋被撞碎,醫生采用3D打印技術製作出缺損的左“腦蓋”,最終實現左右對稱。
E.2014年8月,10幢3D打印建築在上海張江高新青浦園區內(nei) 交付使用,作為(wei) 當地動遷工程的辦公用房。
F.2014年9月15日,第一輛3D打印汽車麵世。這輛汽車隻有40個(ge) 零部件,建造它花費了44個(ge) 小時,最低售價(jia) 1.1萬(wan) 英鎊(約合人民幣11萬(wan) 元)。
G.2014年11月10日,全世界首款3D打印的筆記本電腦開始預售,它允許任何人在自己的客廳裏打印自己的設備,價(jia) 格僅(jin) 為(wei) 傳(chuan) 統產(chan) 品的一半。3D打印越來越接近我們(men) 的工作生活圈。
H.目前我國3D打印技術已成功應用於(yu) 100多例患者。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