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2014年風能太陽能資源年景公報》公布

來源:中國氣象局2015-02-13 我要評論(0 )   

近日,記者獲悉,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資源中心發布《2014年風能太陽能資源年景公報》。公報顯示:2014年,全國地表平均水平麵

  

      近日,記者獲悉,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資源中心發布《2014年風能太陽能資源年景公報》。公報顯示:2014年,全國地表平均水平麵總輻射年輻照量約為(wei) 1492.6kWh/m2,較近10年(2004-2013年)平均值偏少約8.1kWh/m2,為(wei) 近10年來次小年。雲(yun) 量和霾日數增多是地表太陽總輻射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通過中國氣象局對我國太陽能利用2004-2014年逐年全國氣象台站總輻射和日照觀測資料,經統計分析和插值處理,得到全國陸地2.5°╳2.5°的格點要素資料,用於(yu) 評估2014年太陽能資源參數的年景特征。

 

  2014年,全國陸地表麵平均的水平麵總輻射年輻照量為(wei) 1492.6kWh/m2,較近10年(2004-2013年)平均值偏少8.1kWh/m2(圖9),為(wei) 近10年來次小值年。

  2014年,我國太陽能資源最豐(feng) 富區包括青海大部、西藏中西部、甘肅西部、內(nei) 蒙古西部,新疆東(dong) 部及四川西部部分地區,年總輻射量超過1750kWh/m2,等級為(wei) A;華北北部、新疆大部、甘肅中東(dong) 部大部、寧夏、陝西北部、青海南部和東(dong) 部、西藏東(dong) 部、四川西部、雲(yun) 南大部及海南等地為(wei) 1400~1750kWh/m2,為(wei) 太陽能資源很豐(feng) 富區,等級為(wei) B;東(dong) 北大部、華北南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及華南大部為(wei) 1050~1400kWh/m2,為(wei) 太陽能資源豐(feng) 富區,等級為(wei) C,四川東(dong) 部、重慶、貴州中東(dong) 部、湖南中西部、湖北西部地區不足1050kWh/m2,為(wei) 太陽能資源一般區,等級為(wei) D。

  2014年全國大部分地區陸地表麵平均水平麵總輻射偏少,其中重慶、貴州東(dong) 部、湖南北部以及長江中下遊一帶一般偏少5%以上。全國僅(jin) 有新疆西部及北部、西藏西部、遼寧、吉林、雲(yun) 南、海南、廣東(dong) 、江西、福建等地偏多,其中雲(yun) 南大部分地區偏多5%以上。

  固定式光伏發電太陽能資源

 

  對固定式光伏發電,主要分析最佳斜麵總輻射和年利用小時數(按80%的總體(ti) 係統效率考慮)。

  全國最佳斜麵總輻射及光伏發電年利用小時數空間分布顯示(圖12、圖13),2014年,我國東(dong) 北、華北、西北及西南大部最佳斜麵總輻射年總量超過1400kWh/m2,年利用小時數在1100小時以上,其中新疆大部、青藏高原、甘肅西部、內(nei) 蒙古、四川西部及雲(yun) 南部分地區,最佳斜麵總輻射年總量超過1800kWh/m2,年利用小時數在1500小時以上,局部超過1800小時;四川東(dong) 部、重慶、貴州中東(dong) 部、湖南中西部及湖北西部地區,最佳斜麵總輻射年總量小於(yu) 1000kWh/m2,年利用小時數不足800小時;其餘(yu) 地區最佳斜麵總輻射年總量在1000~1400kWh/m2之間,年利用小時數在800~1100小時之間。

  成因分析

  2014年,冷空氣發生頻次偏少、強度偏弱是全國平均風速偏小的主要原因。

  年內(nei) ,影響我國的冷空氣總頻次為(wei) 18次,比常年偏少2.36次。其中,北方強冷空氣次數偏少2.45次,南方強冷空氣次數偏少1.18次,沒有寒潮過程(圖14)。此外,冬春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位置明顯偏西,是2014年平均風速和最大風速

  在新疆和西藏等地區偏大、在中國東(dong) 北至長江中下遊地區偏小的主要原因。2014年,全國大部分地區雲(yun) 量增多,總雲(yun) 量大於(yu) 8成的月平均日數增多,是近10年來的最大值(圖15),這是導致到達地表的太陽總輻射量減少重要原因之一。

標簽:中國氣象局 風能太陽能資源中心 太陽能利用 太陽能資源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