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日本廣島大學的科研人員已經將矽基量子點用於(yu) 研發一種新型的發光二極管,並承諾這將是照明係統史上一場新的革命。這些科研人員已經製造出了一種無機/有機混合發光二極管,它可以通過量子點發出藍白電發光。這種藍白電發光二極管會(hui) 讓我們(men) 發明出一種新一代的自由發光和顯示的照明係統。
在《應用物理學快報》(Applied Physics Letters)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上,科研人員表示,他們(men) 的這種量子點發光二極管隻需6伏的電壓便可發光,且有效發光量的78%都來自於(yu) 矽量子點。
為(wei) 了讓你們(men) 知道這些數字是如何讓計算出來的,大約6年以前,用於(yu) 最先進的電致發光二極管的量子點的光效率由大於(yu) 90%降低到了大約15%,因為(wei) 這些量子點必須被裝入一個(ge) 有機薄膜,以用來導電。
這些日本科研人員還稱,他們(men) 的LED所產(chan) 生的輸入和輸出功率密度分別是之前所報道的設備的280和350倍。這些基於(yu) 量子點的LED的輸入和輸出功率密度之所以如此之高,原因是這些層級結構在某種程度上不斷優(you) 化,從(cong) 而更好地實現了載體(ti) 轉移。
這種LED的實際物理尺寸能提供4平方毫米的有效麵積,這是特有的商用LED的40倍。另外,這種LED的厚度隻有0.5毫米。
或許該調查的最吸引人的方麵就是,這種新型的LED是通過溶液法加工過程製造出來的,該過程需要在室溫和室壓下進行。
這個(ge) 製造過程需要選取一個(ge) 玻璃基片,然後在其上麵倒入一些導電聚合物溶液劑以及膠狀矽量子溶液劑。
廣島大學的教授以及科研領導Ken-ichi Saitow補充道:“量子點LED作為(wei) 下一代的LED已經吸引了大量的注意。盡管它的成功應用還需要一些突破,但是量子點混合LED所取得的豐(feng) 碩成果將會(hui) 遠超出我們(men) 的想象。”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