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芯片/顯示

OLED之父鄧青雲:未來兩年是OLED發展關鍵期

星之球激光 來源:LEDinside2015-09-18 我要評論(0 )   

鄧青雲(yun) ,一位讓人敬佩的華裔科學家。他30多年前發現的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材料,在即將到來的顯示無處不在的IOT(物聯網)時代,將大放異彩。這位“OLED之父”,甚至被...


鄧青雲(yun) ,一位讓人敬佩的華裔科學家。他30多年前發現的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材料,在即將到來的“顯示無處不在”的IOT(物聯網)時代,將大放異彩。這位“OLED之父”,甚至被認為(wei) 是下一位最有希望衝(chong) 擊諾貝爾獎的華人。

如何加快產(chan) 業(ye) 化,是OLED目前最大的課題。916日,鄧青雲(yun) 接受專(zhuan) 訪時指出,未來兩(liang) 年將是OLED發展的關(guan) 鍵期,生產(chan) 方麵仍需要廠家繼續投資。在這位和藹可親(qin) 學者的眼中,OLED仿佛一個(ge) 孩子,他要為(wei) 其“撥開雲(yun) 霧”、指明方向。

滿懷鄉(xiang) 情

“這是香港燈火斑斕的畫麵,OLED電視的畫質顯然更好。”他三句不離本行。屏幕上又放出一張他小時候生活環境的照片,裏麵有一間古色古香的祠堂,祠堂邊有一所小學。

1947年,鄧青雲(yun) 出生於(yu) 香港。現在,他已經習(xi) 慣用英文演講,但卻仍滿懷鄉(xiang) 情:“這是我五歲時在香港讀的小學,後麵有電網。我很高興(xing) 把精力用於(yu) 與(yu) 燈光相關(guan) 的事業(ye) ,也高興(xing) 看到我研發的顯示技術,為(wei) 人類獲得更好的光線而努力。”

他講述了自己發現OLED技術的經過。“30年多前,我在柯達公司工作,研究太陽能,意外地發現了OLED技術,極大地提高了發光效率,後來很多科學家、工程師對它進行完善。”

鄧青雲(yun) 曾在位於(yu) 紐約羅切斯特柯達實驗室做研究科學家,並於(yu) 1979年發現了OLED,因此被稱為(wei) “OLED之父”。2011年,鄧青雲(yun) 與(yu) 兩(liang) 位同行共同獲得了沃爾夫化學獎,這是在化學領域僅(jin) 次於(yu) 諾貝爾獎的國際性大獎。

他自豪地說,“我發現了OLED發光的材料和結構。”OLED為(wei) 什麽(me) 比LCD(液晶)更有優(you) 勢?因為(wei) OLED是自發光,不需要背光,正因如此,你即使把燈關(guan) 了,它也有完美的對比度;更重要的是,OLED是對電子的控製,反應速度超快;LCD需要背光,所以經常有漏光,難以呈現純正的黑,而且LCD以份子為(wei) 基礎,所以反應速度慢。

鄧青雲(yun) 堅信,“OLED是下一代的顯示技術,今天大家可以享受這個(ge) 技術。相信隨著不斷產(chan) 業(ye) 化,價(jia) 格不斷下降,未來OLED一定將取代LCD。”

希望OLED電視五年內(nei) 成主流

雖然身在海外,鄧教授經常獲邀,回國內(nei) 做學術交流。這次鄧青雲(yun) 回到國內(nei) ,不再隻是做學術交流,而是為(wei) OLED電視的產(chan) 業(ye) 化“站台”。

用創維總裁楊東(dong) 文的話是,鄧教授發明了OLEDLG Display(LGD)做出了OLED電視麵板,創維要做好OLED電視整機。“能親(qin) 眼看到自己發明的技術,變為(wei) 真實的產(chan) 品,應該是鄧教授最開心的事。”

事實上,在三星的帶動下,OLED屏已廣泛應用於(yu) 高端的智能手機。但是,大屏OLED應用於(yu) 電視上,市場化的進展卻慢於(yu) 預期。那麽(me) ,鄧教授是怎麽(me) 看的呢?

再次接受專(zhuan) 訪,鄧青雲(yun) 露出親(qin) 切的笑容。他說,“就技術的角度而言,OLED發展非常快,比LCD以前發展快。過去五年,OLED先應用在手機,在電視上的應用,也從(cong) 55英寸、65英寸到77英寸,而且柔性顯示也在過去幾年當中實現。”

LCD技術,從(cong) 15英寸、50英寸到100英寸,以及現在的量子點技術,都發展了很多年。“LCD進步的空間小,LCD性能提升已經飽和,隻能越做越大。但OLED還在不斷更新,還有更大空間。4K8KHDR(高動態範圍)LCD能做,OLED也能做。”鄧青雲(yun) 說。

“最重要的是OLED技術平台擴大,應用在不同領域,智能手表、可穿戴產(chan) 品,也許幾年後,OLED成為(wei) 穿戴中的一部分,這是LCD不能做,這方麵OLED完勝。”他指指自己的衣服說。

鄧青雲(yun) 認為(wei) ,OLED是可持久完善下去、廣泛應用的技術。“未來兩(liang) 年,是OLED非常關(guan) 鍵的兩(liang) 年,目前生產(chan) 需要廠家投資,而短期內(nei) 市場占有率有不確定性,LG、三星又要盈利。”

盡管OLED可卷可曲,在可穿戴產(chan) 品和商用顯示上潛力巨大,但在電視上的性價(jia) 比一直遠低於(yu) LCD。不過,鄧青雲(yun) 堅信“OLED與(yu) 電視是絕配”,因為(wei) 手機主要是通話,而電視是用於(yu) 享受的,對畫質有高要求。他預計,五年後OLED電視將成為(wei) 主流,“並不是超過LCD電視,五年內(nei) 占20%的市場份額也不錯”。

中國廠家要改變追隨者心態

TCL集團旗下的華星光電,正在研究印刷式AMOLED的技術,走與(yu) 韓國企業(ye) 不同的技術路徑,以求提升OLED電視的性價(jia) 比。

對此,鄧青雲(yun) 認為(wei) ,印刷式顯示現在還不是主流。三星、LG用的蒸鍍OLED技術,目前是主流。杜邦等公司在做印刷式OLED的材料,但沒有應用於(yu) OLED電視上,因為(wei) 雖然它成本低,但在OLED電視的質量、生命周期上還做得不夠好。中國廠家可以“賭一把”,但首先要確保產(chan) 品質量。鬆下兩(liang) 年前也展示了印刷式OLED技術,但沒做成真實銷售的產(chan) 品。

中國有望在2017年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麵板生產(chan) 基地,如果OLED電視普及而麵板主要依賴於(yu) 韓國企業(ye) 的話,那麽(me) 中國龐大的液晶麵板產(chan) 能怎麽(me) 辦?

“這對中國廠商確實是一個(ge) 問題,如果三星、LGOLED麵板提高良率、越來越便宜,其它廠家認為(wei) 這是好技術、也跟著做,這樣,中國的LCD麵板廠將麵臨(lin) 困境。但現在是全球競爭(zheng) ,即使這樣,也沒有辦法。所以,LCD麵板廠不要太計較短期利潤,看到OLED是好的技術,也要抓住機會(hui) 。韓國人開始做,我們(men) 也要開始做。”鄧青雲(yun) 說。

中國企業(ye) 往往直接從(cong) 韓國、日本買(mai) 整條麵板生產(chan) 線,而不是自己開發,因此在競爭(zheng) 中始終處於(yu) 追隨者的位置。所以,鄧青雲(yun) 提醒說,中國企業(ye) 要改變想法和心態,更要做好準備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