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LED產(chan) 業(ye) 興(xing) 起也使得外國投資機構投入觀察並挑選標的,直指中國大陸LED廠光芒閃耀,而產(chan) 業(ye) 下遊表現將超過上遊,主要因上遊供給增加,該外資評估全球LED供需失衡將逐步縮小,至2018年差距縮至8%。
該外資看好中國大陸LED封裝木林森、國星光電,伴隨中國大陸LED應用市場產(chan) 值規模放大,使得中國大陸LED走向自有品牌並開始向海外市場拓展,性價(jia) 比以及完整代工供應鏈使得中國大陸LED產(chan) 業(ye) 形成聚落快速演進,尤其木林森為(wei) 中國大陸第一大封裝廠。而外資對於(yu) 台廠上市公司億(yi) 光同樣看好,指出億(yi) 光在照明代工與(yu) 品牌上具顯著成果加上生產(chan) 達規模經濟。
盡管LED產(chan) 業(ye) 尚未見到曙光,但根據外資調查顯示,全球LED供需正快速收斂可望在需求端增長帶動下,使得供給過剩幅度由2012年的逾30%縮小至2018年的8%,雖然2015年底在新產(chan) 能開出後導致供需失衡比例擴大到33%,但在需求端應用領域增加之下可望逐步收斂,加上中國大陸補貼政策退場後使得芯片上遊MOCVD機台擴充放緩,以及企業(ye) 淘汰退出市場均有助於(yu) 整體(ti) 產(chan) 業(ye) 逐漸走出穀底。
預料照明將是2016年LED產(chan) 業(ye) 主要成長引擎,隨著LED燈價(jia) 格取代節能燈以及政府補助,如中國政府目標2020年LED照明滲透率將由30%提高至70%,另外,利基應用市場包含汽車、醫療、農(nong) 業(ye) 可能成為(wei) 新催化劑,外資預期全球LED需求將在2016至2018年增長9~14%。
外資指出,目前即是產(chan) 業(ye) 各廠間彼此競爭(zheng) 的重要分水嶺,隨著行業(ye) 進行整並可預期產(chan) 業(ye) 將形成大者恒大的趨勢,由於(yu) 2016年LED價(jia) 格壓力仍然沉重,行業(ye) 勢必持續進行垂直或水平整合,且並購將進一步加快,主要因廠商須利用規模,以改善成本結構,因此必須並購增加產(chan) 能,另外,取得高市占後可提高定價(jia) 能力占有更高的全球供應份額;相較之下,陸廠較具並購所須資金的優(you) 勢,台廠則透過深化品牌合作關(guan) 係與(yu) 專(zhuan) 利交互授權結盟爭(zheng) 取一席之地。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