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新社援引托木斯克理工大學(TPU,Tomsk Polytechnic University)的消息來源報道,俄羅斯首個(ge) 3D打印的立方體(ti) 衛星(CubeSat)Tomsk-TPU-120將於(yu) 本月晚些時候前往國際空間站。
“這TPU探測器已經組裝完畢,並已移交給航天火箭公司Energiya,即將交付拜科努爾(Baikonur)航天發射中心在哈薩克斯坦沙漠。”TPU的新聞部門說。
據了解,Tomsk-TPU-120將會(hui) 在2016年的3月31日搭載一枚進步MS-2火箭進入國際空間站,並由空間站上的宇航員通過太空行走將其放置在一個(ge) 400公裏高的軌道上。
據俄新社稱,這個(ge) 是一個(ge) 標準的立方體(ti) 衛星,外形方方正正,尺寸為(wei) 300×100×100毫米。該衛星擁有一顆研究衛星的所有基本功能,並將會(hui) 在未來的6個(ge) 月內(nei) 繞地球飛行。“這是第一個(ge) 使用3D打印技術建造的太空探測器。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最終將實現這些小型衛星的大規模生產(chan) 。”新聞稿說。
目前,太空專(zhuan) 家們(men) 已經將3D打印看作一種可以充分發揮立方體(ti) 衛星全部潛力的方法。可以預見,立方體(ti) 衛星的數量在未來可能會(hui) 出現爆發性增長。
據了解,這顆衛星的外殼是使用經俄羅斯宇航局(ROSCOSMOS)批準的材料3D打印而成的。它的大部分部件都是塑料材料打印而成的。除此之外,其電池組的外殼也是用氧化鋯陶瓷材料3D打印而成的,這也是世界首次。TPU的科學家稱,使用陶瓷外殼主要是為(wei) 了保護電池不受太空中溫度變化的傷(shang) 害,該陶瓷材料能夠將電池維持在最佳溫度,從(cong) 而延長其壽命。
據悉,TPU的這顆衛星的主要任務是為(wei) 了測試太空材料科學的一項新技術以及該大學與(yu) 其合作夥(huo) 伴的一係列開發成果。
除此之外,該3D打印衛星的內(nei) 部安裝了各種傳(chuan) 感器來記錄電路板、外殼、電池的溫度以及電子數據。這些數據將會(hui) 實時傳(chuan) 送到地球。地麵上的科學家們(men) 將會(hui) 據此分析材料的狀況,並決(jue) 定是否會(hui) 在未來的航天器製造中使用這些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的5月份正值TPU慶祝其成立120周年,為(wei) 此,該校的學生們(men) 還特地錄製了包括10種語言的問候語,通過該衛星向地球居民傳(chuan) 送,這10種語言包括:俄語、英語、德語、法語、漢語、阿拉伯語、韃靼語、印度語、哈薩克語和葡萄牙語等。該問候信號將以437.025 mhz的頻率每分鍾播放一次。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