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芯片/顯示

激光電視的基本原理與關鍵技術

來源:數智網2017-08-15 我要評論(0 )   

人類對外部世界獲取信息的80%來自視覺,因此顯示器是現代人們(men) 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顯示技術是信息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

 

基本原理

人類對外部世界獲取信息的80%來自視覺,因此顯示器是現代人們(men) 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顯示技術是信息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

激光器

一個(ge) 激光器總是發射確定波長和顏色的光線,可以通過在激光器前麵安裝專(zhuan) 門的晶體(ti) 或光導生成紅綠藍顏色,然後在這些材料內(nei) 通過所謂的聚焦將激光轉化成期望的顏色。放映時,將紅綠藍數據送到激光單元內(nei) 部的調製解調器上,視頻數據通過調幅轉換成光學信息,帶有紅綠藍光線的三分射線組合成單一的激光射線,而包含所有圖像信息的激光束再通過光纜送到放映頭,最後投射到銀幕上。

如何工作?

激光電視合成圖像的原理與(yu) 電視機相似。激光束從(cong) 上到下、從(cong) 左到右進行“掃射”。水平偏轉(行掃描)通過放映頭中的一個(ge) 多麵旋轉鏡實現,垂直偏轉(幀掃描)通過一個(ge) 傾(qing) 斜鏡實現。

激光電視的激光光源主要有三種實現方式,包括三基色純激光光源、熒光粉色輪加藍色激光、LED加藍色激光混合光源。

3D效果

激光光源本身即為(wei) 偏振光,是最適合表現3D效果的光源,而二者的結合也十分的容易,不存在融合上的障礙。可以說在3D顯示領域,激光電視有著無法比擬的優(you) 勢,而且3D技術也是激光電視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

對於(yu) 電視信號源,由於(yu) 激光三基色與(yu) 現有的熒光三基色的色度點不同,隻需對視頻信號進行一下色度轉換就可實現與(yu) 現有節目源兼容。

背景

從(cong) 最初的CRT電視,到占據市場主要份額的LCD、LED、PDP為(wei) 代表的平板電視以及三星、長虹、TCL、創維、康佳等企業(ye) 積極布局的OLED第三代顯示技術,這不意味著電視機顯示技術的發展步入頂峰。2010年,擁有超薄、節能、大色域、壽命長等顯著特點的LED液晶電視在大中城市的銷售額比重已占到彩電整體(ti) 30%多,預計全年將達到40%,由此被稱為(wei) “LED普及元年”。

激光電視放像時,將紅綠藍的視頻數據送到激光單元內(nei) 部的調製解調器,通過調幅轉換成光學信息,帶有紅綠藍光線的三種射線組合成單一的激光射線(包含了所有圖像信息),再通過光纜送到放映頭,最後投射到銀幕上。

激光束的水平偏轉(行掃描)是通過放映頭中的一個(ge) 多麵旋轉鏡來實現的,垂直偏轉(幀掃描)是通過一個(ge) 傾(qing) 斜鏡來實現的。工作過程與(yu) CRT電視有些類似,隻不過CRT的電子束是通過偏轉完成掃描,而激光電視的光子束是通過棱鏡來完成。

人們(men) 對於(yu) 大屏高清的需求,隨著激光顯示技術商品化,激光電視進入大眾(zhong) 視野,小米又進行了一波普及教育。第一批商業(ye) 化的激光電視在上世紀90年代末入市。近二十年來,在微電子和新材料等相關(guan) 技術的支持下,激光電視發展迅速,固體(ti) 激光技術的發展使三基色光源固體(ti) 化,效率也大大提升。目前激光電視的係統,使用所有電視的標準,如PAL製、NTSC製、SECAM製、VGA或高清晰度電視。激光電視是21世紀的電視機市場中最強的競爭(zheng) 者。

激光電視關(guan) 鍵技術

紅綠藍三基色激光光源,它決(jue) 定了基於(yu) 激光顯示技術的終端顯示產(chan) 品的色域空間、壽命以及工作方式。

圖像調製技術,它決(jue) 定了顯示圖像分辨率、對比度、亮度等綜合性能指標,主流的調製器有LCD、DLP和LCOS三種。

勻場及消相幹技術,直接影響著激光顯示器的效率和圖像信噪比。

大色域圖像的信息處理技術,包括數字信號的壓縮、存儲(chu) 、傳(chuan) 輸和解調。

標準彩色顯示的技術關(guan) 鍵是黑白向彩色轉換,數字顯示的技術關(guan) 鍵是高分辨率及畫麵的穩定傳(chuan) 輸,而激光顯示技術的關(guan) 鍵就在於(yu) 是否能夠實現全色顯示。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