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汽車製造

奧迪A8全鋁車身詳解,1個車身竟用14種連接技術

來源:愛卡汽車、汽車輕量化在線等2017-08-26 我要評論(0 )   

對於(yu) 奧迪來說,科技是紮根深處、不可抹去的基因。從(cong) quattro全時四驅、LED矩陣式大燈、MMI人機交互再到TFSI渦輪增壓汽油直噴發動機,無一不體(ti) 現著奧迪對於(yu) 技術的追求。

對於奧迪來說,科技是紮根深處、不可抹去的基因。從quattro全時四驅、LED矩陣式大燈、MMI人機交互再到TFSI渦輪增壓汽油直噴發動機,無一不體現著奧迪對於技術的追求。

除了這些,奧迪引以為傲的ASF(奧迪空間框架式車身)技術也代表著目前較為先進的車身設計水平。近日,在奧迪技術日上,奧迪透露了關於新一代奧迪A8全鋁車身的信息。相比現款車型,新一代奧迪A8車身輕量化更進一步,ASF框架式車身技術也進行了升級。


奧迪ASF技術發展史

在了解奧迪ASF技術發展史之前,先讓我們(men) 來了解一下何為(wei) 奧迪ASF技術。

奧迪ASF技術是Audi Space frame技術的簡稱,意為(wei) “奧迪空間框架結構車身技術”。該技術遵循了仿生學的原理,從(cong) 自然界的動物身上汲取靈感。通過優(you) 化車架結構,並在關(guan) 鍵部位應用超高強度材質、非承重部位應用輕量化材質,來達到整車輕量化的目的。

車身骨架大量應用輕量化材質,車身不同部位將最輕的質量和最優(you) 的性能結合在一起,共同構成整個(ge) 車架。這就像動物的骨骼一樣,不同的骨塊結合構成整個(ge) 骨架。

1982年,奧迪就開始“高度鋁製轎車”項目,開始研發鋁製車身。該項目當時由奧迪輕量化設計中心主任Heinrich Timm主導,並得到了當時大眾(zhong) 集團主席皮耶希的支持。

 

兩(liang) 年之後,1985年漢諾威交易會(hui) 上,奧迪首次展示了鋁製外殼車身的奧迪100,兩(liang) 名女子不需要任何幫助就可以輕鬆舉(ju) 起整個(ge) 車身。

隨後在1987年,奧迪將全鋁車身技術應用到奧迪V8車型上,1988年奧迪對該車型進行了量產(chan) ,奧迪V8也就成為(wei) 了奧迪首款應用全鋁車身技術的量產(chan) 車型。

為(wei) 了進一步擴大影響力,引起人們(men) 對於(yu) 奧迪全鋁車身技術的關(guan) 注,奧迪專(zhuan) 門打造了一款用於(yu) 展示全鋁車身技術的概念車——Audi Avus,並在1990年進行了全球展示。

1993年,法蘭(lan) 克福車展上,奧迪展出了奧迪A8 ASF(Audi Space frame)概念車,這輛車車身完全由鋁製材料構成。一年之後,日內(nei) 瓦車展上量產(chan) 版的鋁製車身奧迪A8正式投入市場。

  
第一代奧迪A8的推出也意味著奧迪ASF全鋁車身技術逐漸成熟。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奧迪已經有9款車型應用了該技術,累積銷量超過100萬(wan) 輛,遠超世界上任何其它汽車製造商。

1999年,奧迪推出了A2車型,在這款車型上,奧迪首次用到了激光焊接技術,這解決(jue) 了鋁合金材質連接困難的難題,對於(yu) 日後全鋁車身技術大規模應用起到了推進作用。

目前,奧迪A8和奧迪R8代表著最純粹的ASF車身技術,這兩(liang) 款車鋁合金材料占比都在58%以上。奧迪TT、奧迪A7和A4等車型則緊隨其後,未來隨著成本降低,該技術將逐漸覆蓋奧迪大部分車型。

車身輕量化技術不斷發展意味著車身變輕?


新一代奧迪A8車身技術在之前車身技術基礎上進行了升級和改進,車身材質種類更多、車身連接技術更加先進、車身框架安全性能也更好。對於(yu) 奧迪A8係列車型車身技術的發展,我們(men) 可以通過下圖非常直觀地了解。

  

通過奧迪A8第二代車型到第四代車型車架對比,不難發現車身結構逐步得到升級和完善。在車身重量方麵,第四代奧迪A8相比第二代車型明顯降低。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hui) 發現,第四代奧迪A8雖然比第二代車型車身重量降低,但是和第三代奧迪A8相比,車身重量卻增加了。如果你再看新一代奧迪A8的車身重量,你會(hui) 感到更加疑惑。



新一代奧迪A8(D5)車身重量達到了282kg,相比第四代車型車身重量又增加了不少。不是說車身輕量化更進一步嗎?怎麽(me) 車身到後來越來越重?

這主要是為(wei) 了滿足最新的碰撞法規、讓車輛的安全性更好,新一代奧迪A8的車身進行了很多加強,相比現款車型,新一代奧迪A8車身剛度提升了24%。同時,新一代奧迪A8鋁合金材料占比達到了58%,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看,奧迪A8的輕量化水平確實是得到了提高。

車身重量增加並不代表著奧迪輕量化技術不夠先進,我們(men) 拿寶馬7係作為(wei) 對比。

  

寶馬7係在車身輕量化方麵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應用了大量碳纖維複合材料,但是寶馬7係的車身重量還是比奧迪A8更重。奧迪方麵表示,目前競品車型車身重量還沒有低於(yu) 300kg的。

全鋁車身並非隻有鋁合金材質

相比現款車型,新一代奧迪A8車身材料種類得到了增加,達到4種。首次應用了碳纖維複合材料,這擺明了是向著自家旗艦超跑R8靠近。


車身的整體(ti) 框架由鋁型材搭建,關(guan) 鍵部位采用鋁製鑄件進行聯接,保證結構強度,車身表麵采用鋁製鈑金件。為(wei) 了進一步降低車身重量,車廂後部采用了碳纖維材料。車廂部分采用高強度合金鋼。

 
加長之後的奧迪A8L車身材料與(yu) 奧迪A8車型保持一致。


圖示為(wei) 新一代奧迪A8L車身結構,整體(ti) 布局與(yu) 奧迪A8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在細節之處還是存在差別。比如說出現在奧迪A8L車頂上方的橫梁。

在一定程度上,這根橫梁會(hui) 起到加強車身的作用。但其主要作用還是用於(yu) 全景天窗的布置。不少人錯誤地認為(wei) ,有這根橫梁的車型會(hui) 配備普通小天窗,沒有橫梁的車型則會(hui) 配備全景天窗。其實事實正好相反,這根橫梁正是為(wei) 配備分段式全景天窗而放置的,沒有這根橫梁的車型則會(hui) 在車頂覆蓋鋁板,並搭載普通小天窗。

其實這一點可以在現款奧迪A8車型上得到驗證,從(cong) 這張車身示意圖不難看出,奧迪A8車型車頂沒有出現橫梁,其車頂覆蓋了鋁板,並配備普通天窗,而不是配備全景天窗。

四種材料如果按照種類再進行細分的話,材料種類可以達到29種,其中包括11種鋼材、16種鋁材、1種鎂材和1種碳纖維複合材質。

車身包括多種材質考驗拚接技術


多種材質的應用意味著車身連接方式需要進行改進和優(you) 化,這也是新一代奧迪A8車型麵對最大的挑戰。

多種車身材料混合搭配意味著連接方式需要進行改進和優(you) 化。


好在自家跑車奧迪R8也同樣采用多種車身材質,為(wei) 新一代奧迪A8提供了參考方案。解決(jue) 好不同材料之間的連接問題是關(guan) 鍵,自切削螺釘聯接、激光焊接、鉚接等技術大量應用在車身上。

 

新一代奧迪A8車身的連接方式達到了14種,其中包括MIG焊、遠程激光焊等8種熱連接技術和衝(chong) 鉚連接、卷邊連接等6種冷連接技術。

1個(ge) 全鋁車身居然用到14種拚接法


在新一代奧迪A8的後座背板處布置有一塊碳纖維麵板,碳纖維材質的加入對車身連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wei) 了進一步降低車重,新一代奧迪A8後排座椅背板采用了碳纖維複合材料。由於(yu) 無法噴漆,這塊碳纖維板是在總裝階段才進行安裝的。

從(cong) 這張現款奧迪A8車身部件圖不難看出,現款奧迪A8後座背板采用的是鋁合金材質,新一代奧迪A8應用的碳纖維複合材料後座背板密度減少45%,重量減輕50%。

關(guan) 於(yu) 這塊碳纖維背板再多說兩(liang) 句,奧迪將其稱之為(wei) 增強型碳纖維複合材料。這塊背板由多層碳纖維布料組成,碳纖維布料中纖維編織方向不同,使得整塊麵板受力更加均勻。

不同材質之間應用不同的連接工藝。

在車輛B柱位置,新一代奧迪A8在材料連接上應用了卷邊及黏貼封邊技術,這種冷連接方式可以將不同材質有效地固定在一起。

鋁合金板材、熱成型超高強度鋼和普通鋼通過卷邊連接方式貼合在一起。

因為(wei) 不同材質之間熱脹冷縮程度不同,最後B柱還采用了Piece-locking連接方式,即在卷邊處每隔一段距離就打一個(ge) 凹坑,以確保三層材料完全貼合在一起。


為(wei) 了確保連接緊固,三種材質之間還用了粘合劑連接和鉚釘連接。

不隻是B柱采用了卷邊連接、粘合劑連接、鉚接等冷連接方式,在車輛的A柱、C柱和車頂位置,同樣采用了相同的連接方式。


這種複合型連接方式可以讓A柱變得更細,駕駛員在車內(nei) 的視野更好,同時C柱變細,後門開口更大,高度提升14mm,寬度增加36mm,後排乘客腿部空間增加28mm,後排乘客上下車更方便。

全鋁車身生產(chan) 環節很挑剔

目前,奧迪A8的全鋁車身隻能在德國內(nei) 卡蘇姆工廠生產(chan) ,整個(ge) 生產(chan) 過程自動化程度非常高。除了生產(chan) 環節要求嚴(yan) 苛外,對於(yu) 成品,奧迪還有著自己的一套檢驗方法。


內(nei) 卡蘇姆工廠有專(zhuan) 門用於(yu) 生產(chan) 奧迪A8車身的車間,整個(ge) 車間麵積約50000㎡,共有500台機器參與(yu) 生產(chan) 。


整個(ge) 生產(chan) 過程自動化程度相當高,生產(chan) 自動化率在85%左右。

在車身品質保障方麵,每個(ge) 車身都有2000個(ge) 檢測點。每個(ge) 班組每天生產(chan) 的車身中都會(hui) 有一台被格外抽檢,抽檢的車身檢測點多達6000個(ge) 。

 

高程度的機械化生產(chan) 讓奧迪A8的車身造型更加富有挑戰性,新一代奧迪A8的車身腰線采用了反折設計,這對於(yu) 加工工藝有著非常高的要求。

全鋁車身不安全?

汽車的安全性和車身重量之間並沒有什麽(me) 因果關(guan) 係,相比車身重量的影響,車身關(guan) 鍵部位的結構剛度和整體(ti) 車身框架設計更能體(ti) 現一輛車的安全水準。

比如說在車輛的B柱位置,新一代奧迪A8應用了熱成型超高強度鋼。其製作方法是,將鋼材加熱到超過1000℃的高溫,然後迅速放入200℃左右的水冷壓模中快速成型。

整個(ge) B柱雖然是由一整塊鋼板組成,但是我們(men) 可以明顯看到上下分為(wei) 深色和淺色。這是因為(wei) B柱上下部分冷卻溫度和冷卻時長不同。深色部分強度更高一些,淺色部分強度稍弱。

作為(wei) 整個(ge) 車身最為(wei) 關(guan) 鍵的部位,B柱設計上下部分不僅(jin) 采用了不同的強度,整個(ge) B柱橫截麵的厚度也不一樣,從(cong) 上到下,B柱的厚度分別為(wei) 1.7mm、2.0mm、1.7mm和1.5mm,不同的厚度通過軋製和熱成型工藝製成。B柱不同的厚度分布情況和上下部分不同冷卻時長讓B柱上部強度高,下部強度稍弱。當車輛發生側(ce) 麵碰撞時,B柱上半部分確保車廂完整性,下半部分可以減緩碰撞衝(chong) 擊力,讓車內(nei) 乘員更加安全。

另外,在發動機防火牆位置、前排乘客前方,車身也采用了熱成型超高強度鋼,確保車輛發生正麵撞擊時,發動機不會(hui) 侵入到車廂內(nei) 部。

整個(ge) 前防火牆其實是由三塊不同厚度的熱成型超高強度鋼焊接在一起的,其中兩(liang) 側(ce) 鋼板厚度為(wei) 1.3mm,中間鋼板厚度為(wei) 1.8mm,這樣可以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時降低防火牆重量。

我們(men) 再來看一下這張圖,不難發現,在關(guan) 鍵連接部位,車身都采用了鑄造鋁合金材質,確保剛度。在發動機艙位置布置有兩(liang) 條擠壓成型鋁合金縱梁,可以緩解碰撞衝(chong) 擊。

整個(ge) 發動機前艙碰撞時分三層來緩解碰撞力,其中我們(men) 上麵提到的兩(liang) 條前縱梁采用擠壓成型鋁合金材料,相比現款車型,強度增加31%,重量減少26%。在翼子板處采用高強度合金鋼,防火牆處采用熱成型超高強度鋼。

在車廂部分,車廂底部采用了鋁合金板材,相比現款車型,強度增加30%,延展性增加40%,重量減輕15%,底板良好的延展性與(yu) B柱底部搭配確保車輛側(ce) 麵發生碰撞時能有效吸收能量。

發動機艙支架采用了鑄鎂合金材質,剛度性能出色,密度相比現款A8的鋁製部件降低45%,重量減輕28%,減重大概500g左右。塔頂位置采用了鑄造鋁合金,厚度比較薄,但是強度完全滿足要求。

新一代奧迪A8在結構設計方麵采用了大量環形結構,大大提高了抗扭性,整車剛度增加。相比現款車型,新一代奧迪A8動態剛度性能提高24%,輕量化指數提高12%,車身前部剛度提高14%。

圖示為(wei) 新一代奧迪A8的後縱梁,該部件采用壓鑄工藝,是整個(ge) 車身最大的鑄鋁部件,同時後縱梁布置了大量的仿生學肋條式設計,強度相比現款車型增加50%。

全鋁車身維修貴?

不少人認為(wei) 全鋁車身維修特別貴,有一定的道理,但這也不完全對。對於(yu) 大碰撞來說,全鋁車身由於(yu) 焊接困難等原因確實比較難維修,一般會(hui) 采用換件處理方式,這無疑讓維修成本提高。但是奧迪通過研究發現,90%的車輛事故是發生在低速情況下,為(wei) 此,奧迪特地對全鋁車身進行了結構優(you) 化,大大提高了維修便利性和可行性,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看,全鋁車身並不比普通鋼材車身維修貴,這一點也可以通過奧迪A8在德國的保費可以看出,采用了全鋁車身技術的奧迪A8在德國的保費處於(yu) 最低一檔水平。

全鋁車身對於(yu) 加工工藝要求較高,類似新一代奧迪A8的腰線,要想達到這種效果需要對鋁材進行多次加工翻折。因此發生較為(wei) 嚴(yan) 重事故後,全鋁車身維修難度大,但是小磕小碰維修難度並不大。

編輯點評:對於(yu) 全鋁車身技術,不少人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誤解,比如說誤以為(wei) 全鋁車身安全性不高、維修費用高昂、隻出現在高檔車型上等等,其實隨著材料技術的進步,未來全鋁車身將成為(wei) 一種趨勢,而奧迪則把握住了先機,走在了時代前沿。

鋁合金和碳纖維複合材料等輕量化材質的大量應用是奧迪ASF全鋁車身技術最明顯的特征,這項技術改變了車重隨著汽車行業(ye) 發展不斷上升的趨勢,輕量化車身對於(yu) 提升整車操控性和燃油經濟性有很大幫助,相信未來全鋁車身技術會(hui) 得到普及。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