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盛極必衰:2018年光伏行業將迎拐點?

星之球科技 來源:搜狐2017-12-11 我要評論(0 )   

2017年行將結束,我國光伏行業(ye) 在這一年的成就舉(ju) 世矚目,趁2017年還剩最後一個(ge) 月,我們(men) 來展望一下2018年光伏市場的發展前景。猶記

 2017年行將結束,我國光伏行業在這一年的成就舉世矚目,趁2017年還剩最後一個月,我們來展望一下2018年光伏市場的發展前景。猶記得今年初,在經過2016年史無前例的搶裝潮之後,業內抱著盛極必衰的心理,普遍預期2017年將難以延續2016年的盛況。但事實上2017年光伏行業再次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取得的成就比2016年更加令人震撼。那在連續獲得突破之後,2018年的光伏行業還能繼續火熱的狀態嗎?在補貼下降、平價上網的壓力之下,2018年是否會盛極而衰,迎來行業的調整期?
 
補貼下調
倒逼組件價格下行
 
根據國家發改委《關於調整光伏發電陸上風電標杆上網電價的通知》,光伏發電標杆上網電價將根據成本變化情況每年調整一次。所以2018年的光伏電價必然會再次迎來下調,相對而言大家更關心下調的幅度會多大。根據預測,下一次光伏上網標杆電價的下調幅度會增大,具體應該會在0.15-0.2元之間(詳情點擊《補貼退坡 中國光伏產業將何去何從?》)。
而與往年不同的是,已經四年未曾下調的分布式光伏補貼大概率會在2018年進行下調。也就是說,光伏補貼在2018年將迎來全麵下調,為保持收益率,光伏發電成本必然要進一步下降。
那光伏發電成本該如何下降?從成本下降空間來看,光伏組件以外的係統部件隻有逆變器價格有下降空間,而且降幅有限,其他包括支架、電氣設備、線纜等產品價格相對剛性,這部分成本難以得到大幅的下降。
如此一來,係統成本下降的重任依然要放在組件端。所以在補貼全麵下調的情況下,2018年光伏組件的價格將會進一步降低。而組件成本的下降依靠的主要是工藝優化以及電池的效率提升。
在工藝優化方麵,近來有金剛線切割等工藝優化的普及;在電池效率提升方麵,有PERC電池的擴產,後續還會有N型雙麵電池等新型高效電池的發展。所以總體而言,補貼的退坡將很大程度上引發組件的價格下降。而從目前組件工藝改進及電池效率提升來看,行業已經對補貼的退坡有所準備。
補貼拖欠難解
明年或將得緩解
 
相對而言,光伏發電是一個投資周期長的產業,所以光伏企業的資金流轉顯得尤其重要。但是補貼拖欠問題的存在讓光伏企業承受了額外的資金壓力,光伏企業負債率普遍偏高。
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近日表示,隨著風光裝機的急劇擴張,新能源補貼的缺口正在極劇增大,2012年中國“新能源補貼”賬戶還有150億元盈餘,到2016年就轉為約700億元虧空。而2017年中國光伏裝機又大幅度增長,短短九個月又帶來近300億元的補貼需求。
根據政策,給予新能源的補貼應該由銷售電價中征收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費進行補償,但從可再生能源附加費獲得的補貼明顯跟不上新能源發電增長的腳步。
目前來看,要徹底解決補貼拖欠問題,唯有加快新能源發電的發展步伐,加快新能源補貼的退場。但是目前來看補貼完全退場依然需要幾年時間,如果沒有新的政策出台,補貼拖欠始終會是一個問題。所以在此之前,國家仍然需要其他的政策來緩解補貼拖欠問題。
值得讓人期待的是綠證交易政策。國家能源局在7月1日正式啟動綠色電力證書自願認購,風電、光伏發電企業可以通過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申請綠證,並賣給認購方,價格不高於證書對應電量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貼金額。
如果2018年啟動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和綠色電力證書強製約束交易,那對於苦等補貼、掙紮在資金短缺困境的企業來說,出售綠證將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由於風電、光伏發電企業出售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後,相應的電量不再享受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的補貼,所以綠證強製約束交易的執行也將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補貼拖欠壓力。
另外,分布式“隔牆售電”模式的推廣也有望緩解補貼拖欠壓力,因為在“隔牆售電”模式下,分布式光伏有較高的收益率,將可以實現用戶側平價上網。對於持有大量地麵分布式光伏電站卻受困於補貼拖欠的企業來說,可以通過“隔牆售電”模式獲得穩定的現金流收入,大大改善公司的資金運轉。根據規劃,2018年6月30日前,國家能源局將對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工作進行總結評估,完善有關機製體係,視情況確定推廣範圍及時間。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