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斯達技術員工在測試機器人產(chan) 品。記者 孫俊傑 攝

在日前結束的東(dong) 莞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hui) 上,東(dong) 莞提出要“大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製造業(ye) 中心、加快推動產(chan) 業(ye) 向價(jia) 值鏈高端攀升”。
其實,“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製造業(ye) 中心”這一提法在2018年東(dong) 莞兩(liang) 會(hui) 期間就已經出現。在1月18日召開的東(dong) 莞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hui) 議上,時任市長梁維東(dong)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製造業(ye) 中心”。
記者查閱相關(guan) 資料了解到,對於(yu) 東(dong) 莞自身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定位,在去年4月6日召開的全市商務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綜合試點試驗工作推進會(hui) 議上,東(dong) 莞提出的卻是“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契機,加快推進交通一體(ti) 化、產(chan) 業(ye) 市場化、環境國際化,努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製造中心”。
從(cong) “國際製造中心”到“先進製造業(ye) 中心”,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認為(wei) ,這一提法的變化,反映的是東(dong) 莞對於(yu) 推動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決(jue) 心。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東(dong) 莞如果要挺起大灣區的製造脊梁,就應該使製造業(ye) 在產(chan) 業(ye) 、產(chan) 品、製造手段、產(chan) 業(ye) 工人四個(ge) 方麵高端化,而且這個(ge) 高端化的過程可以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機遇來實現。
1 依靠製造業(ye) 加速融入大灣區
作為(wei) 國內(nei) 貼身衣物第一品牌,去年以來,都市麗(li) 人再度加快了發展的步伐:2017年,都市麗(li) 人與(yu) 在香港上市的綜合企業(ye) 複星國際簽署對賭協議,後者6億(yi) 港元溢價(jia) 入股,成為(wei) 戰略性股東(dong) 。2018年4月,京東(dong) 、騰訊和唯品會(hui) 等機構投資都市麗(li) 人5.1億(yi) 港元,而上一次都市麗(li) 人在資本市場上的風雲(yun) 際會(hui) ,還是2014年港股上市。
為(wei) 此,公司董事長鄭耀南提出了一個(ge) “雙百億(yi) ”計劃:不僅(jin) 自身營收要達到百億(yi) 元目標,還要讓產(chan) 業(ye) 聯盟也突破百億(yi) 元……
鄭耀南表示,這都是因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給企業(ye) 帶來了信心。
其實,都市麗(li) 人早已在粵港澳大灣區布局,享受大灣區帶來的紅利:研發中心設在深圳,產(chan) 業(ye) 和物流的中心則設於(yu) 東(dong) 莞,上市地點在香港。
在東(dong) 莞,像都市麗(li) 人一樣享受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紅利的企業(ye) 還有很多:
通過在東(dong) 莞10多年的發展,位於(yu) 寮步的高偉(wei) 光學電子有限公司從(cong) 一家玩具製造企業(ye) 成為(wei) 全球移動設備相機模塊的第六大供貨商。並通過在香港上市,成就企業(ye) 光學鏡片以及光學部品的核心技術在行業(ye) 內(nei) 處於(yu) 領先地位。
通過設立在香港的貿易公司,東(dong) 莞聖旗路時裝有限公司接受歐美客戶的訂單和麵料,由設在深圳的設計公司設計出符合客戶要求的服裝款式,並由設立在常平的工廠來生產(chan) 。
通過上述案例可以發現,正是通過製造業(ye)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這種布局,使得東(dong) 莞與(yu) 粵港澳大灣區內(nei) 的其他地區緊緊聯係在一起,深度融合。
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珠三角九城在大灣區中的定位慢慢明確:廣州提出要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增長極作用,深圳提出要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引擎,而處於(yu) 大灣區脊梁位置的東(dong) 莞則提出了“打造大灣區先進製造業(ye) 中心”的新定位……
很多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對於(yu) 各城市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和作用也作出了各自的判斷。在博鼇亞(ya) 洲論壇2018年年會(hui) 現場,曾擔任過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的南豐(feng) 集團CEO梁錦鬆就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舊金山大灣區和紐約大灣區的綜合體(ti) ,既有科技創新與(yu) 先進製造的結合,也有金融與(yu) 國際貿易的結合,他尤其看好深圳和東(dong) 莞的製造業(ye) 。
目前,世界上有作為(wei) 金融中心的紐約灣區、作為(wei) 先進製造業(ye) 中心的東(dong) 京灣區、具有雄厚創新能力的舊金山灣區三個(ge) 灣區。有專(zhuan) 家認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則是上述三個(ge) 灣區的集合體(ti) :香港是一個(ge) 國際金融中心,深圳和東(dong) 莞擁有全球最好的製造業(ye) 平台,香港和深圳有強大的創新能力。
有專(zhuan) 家表示,目前深圳製造業(ye) 的溢出效應比較明顯,東(dong) 莞的製造業(ye) 在整個(ge) 大灣區中就顯得尤為(wei) 重要,也是東(dong) 莞在粵港澳發出“東(dong) 莞聲音”的重要支撐。
提升是挺起製造脊梁的關(guan) 鍵
白明告訴記者,從(cong)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製造中心”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製造業(ye) 中心”,反映的是東(dong) 莞希望通過製造業(ye) 的提升挺起大灣區製造脊梁的美好願望。先進製造業(ye) 是發展現代服務業(ye) 、推動科技創新的基礎。因此,東(dong) 莞製造業(ye) 的提升對於(yu) 粵港澳大灣區協同效應的發揮有重要意義(yi) 。
那麽(me) ,東(dong) 莞先進製造業(ye) 水平到底如何呢?今年8月1日,作為(wei) 工業(ye) 的主管部門,東(dong) 莞市經信局在其官微發布今年1月至6月工業(ye) 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dong) 莞先進製造業(ye) 完成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945.17億(yi) 元,同比增長10.3%,比全省高1.9個(ge) 百分點;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ye) 比重為(wei) 52.9%,比去年年底提升2.4個(ge) 百分點。
由此可見,先進製造業(ye) 占東(dong) 莞製造業(ye) 的比重已經超過了一半。
對於(yu) 東(dong) 莞製造業(ye) 接下來的升級,白明建議可以從(cong) 產(chan) 業(ye) 、產(chan) 品、製造手段、產(chan) 業(ye) 工人四個(ge) 方麵進行提升,推動這四個(ge) 方麵邁向高端化。
巧合的是,東(dong) 莞政府部門和企業(ye) 已經在這些方麵展開了行動。
今年7月,東(dong) 莞市發展和改革局正式發布《東(dong) 莞市重點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2018—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東(dong) 莞未來將發力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五大重點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到2025年,東(dong) 莞要將五大重點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發展成為(wei) 新支柱,重點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規模年均增長18.6%以上,總規模超過40000億(yi) 元。再經過若幹年努力,擁有一批掌握前沿引領技術和現代工程技術的企業(ye) 。持續突破一批原創性、顛覆性技術,成為(wei) 全國重要的新興(xing) 科技與(yu) 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策源地,支撐經濟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建成國際一流的先進製造中心。
產(chan) 品方麵,機電產(chan) 品已經取代了服裝等傳(chuan) 統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成為(wei) 出口的“主力”。來自海關(guan) 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dong) 莞出口服裝、紡織紗線等7大類傳(chuan) 統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622.6億(yi) 元,增長1.4%。機電產(chan) 品出口達2595.5億(yi) 元,增長9.4%,占同期東(dong) 莞市外貿出口總值的76.3%,其中,出口手機599.5億(yi) 元,增長57.3%。
企業(ye) 方麵,今年6月,都市麗(li) 人和濱海灣新區簽約,都市麗(li) 人將投資20億(yi) 元在濱海灣新區打造全球貼身衣物和智能可穿戴設備產(chan) 業(ye) 品牌中心項目。公司副總裁楊誌告訴記者,都市麗(li) 人將把濱海灣新區的項目打造成支撐都市麗(li) 人未來發展的重要源泉。
更為(wei) 可喜的是,在智能製造領域,東(dong) 莞已經擁有了自己的“上市軍(jun) 團”:拓斯達、正業(ye) 科技、勁勝智能、南興(xing) 裝備……這些企業(ye) 通過產(chan) 能擴張和外延收購加速擴張,成為(wei) 東(dong) 莞邁向智能製造強市重要推動力。
以拓斯達為(wei) 例,工業(ye) 物聯網成為(wei) 企業(ye) 接下來的布局重點。此前,拓斯達已經擁有了廣泛的行業(ye) 客戶,積累了豐(feng) 富的工藝參數和生產(chan) 經驗。拓斯達計劃通過打造工業(ye) 物聯網平台,實現底層數據的匯集和工業(ye) 知識的複用,推動公司服務能力提升與(yu) 創新。
東(dong) 莞還組建了清華創新中心、中科院雲(yun) 計算育成中心等32家新型研發機構,累計服務企業(ye) 超過2萬(wan) 家,創辦和孵化企業(ye) 950家,有效推動了東(dong) 莞先進製造業(ye) 的發展。
■專(zhuan) 家訪談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
推動製造業(ye) 發展
要實現“四個(ge) 高端”
南方日報:去年4月,東(dong) 莞提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製造中心”。而從(cong) 今年開始,這提法變為(wei)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先進製造業(ye) 中心”,背後有何意義(yi) ?
白明:粵港澳大灣區裏定位表述的變化反映的是東(dong) 莞推動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決(jue) 心不變。從(cong) 最初的加工貿易開始,東(dong) 莞的製造業(ye) 一直是麵向國際、充分參與(yu) 國際分工的。這幾年來,從(cong) 最開始的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到現在的先進製造業(ye) ,其實都是東(dong) 莞在積極推動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對東(dong) 莞的製造業(ye)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東(dong) 莞也希望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完成製造業(ye) 的升級,因此在定位表述上的變化也就很正常了。
南方日報:東(dong) 莞要想成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的先進製造業(ye) 中心,挺起大灣區的製造脊梁,具體(ti) 應該怎麽(me) 辦呢?
白明:東(dong) 莞要想成為(wei) 先進製造業(ye) 中心,就一定要推動製造業(ye) 實現產(chan) 業(ye) 、產(chan) 品、製造手段、產(chan) 業(ye) 工人的高端化。東(dong) 莞要在傳(chuan) 統的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基礎上,大力打造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實現產(chan) 業(ye) 和產(chan) 品的更新換代。同時,在智能製造和產(chan) 業(ye) 工人素質的提升上下功夫,提高生產(chan) 效率和效益。
南方日報:東(dong) 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先進製造業(ye) 中心的過程中,如何與(yu) 大灣區的其他地區融合?
白明:要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先進製造業(ye) 中心,東(dong) 莞必須要借助大灣區其他地區的力量,協同發展。東(dong) 莞一定不能關(guan) 起門來搞先進製造業(ye) 。如果那樣的話,東(dong) 莞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也就成了一句空話,沒有任何意義(yi) 。
具體(ti) 來講,東(dong) 莞打造先進製造業(ye) 中心,可以和廣深港三地合作,借助他們(men) 的科技創新和金融資源,而且這種合作在這幾個(ge) 城市之間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反過來,東(dong) 莞先進製造業(ye) 的發展,也會(hui) 推動廣深港的科技創新和金融資源的升級。這是一個(ge) 互惠互利的過程。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