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文 | 魏啟揚
來源 | 智能相對論(ID:aixdlun)
提到雷達,我們(men) 最先想到的就是用在軍(jun) 事領域的探測係統。確實,雷達最初出現就是在一戰期間,英國急需一種能探測空中金屬物體(ti) 的雷達(技術)能在反空襲戰中幫助搜尋德國飛機。
隨著技術的發展,雷達逐漸轉入民用應用場景,如氣象預報、資源探測、環境監測、天體(ti) 研究、地質調查等。在汽車行業(ye) 中,隨著超聲波雷達在倒車這一場景的成熟應用,打開了人類對雷達技術在無人駕駛場景上的無限想象,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順勢成為(wei) 目前自動駕駛主流方案的核心裝備,兩(liang) 者雖屬同門,但在對無人駕駛主導位置的爭(zheng) 奪上,兩(liang) 者間的競爭(zheng) 從(cong) 來就沒有停止過。
激戰無人駕駛
毫米波實質上是波長介於(yu) 1-10mm的電磁波。毫米波的頻段比較特殊,其頻段高於(yu) 無線電,低於(yu) 可見光和紅外線,頻率大致範圍在10GHz—200GHz。車載毫米波雷達的工作原理為(wei) ,通過天線向外發射毫米波,接收目標反射信號,經後方處理後快速準確地獲取汽車車身周圍的物理環境信息,然後根據所探知的物體(ti) 信息進行目標追蹤和識別分類,進而結合車身動態信息進行數據融合,最終通過中央處理單元(ECU)進行智能處理。
激光雷達的工作原理與(yu) 毫米波雷達類似,隻不過它是以激光作為(wei) 信號源,由激光器發射出的激光束來探測目標的距離、方位、高度、速度、姿態等特征量,由於(yu) 光的波長大約比無線電的波長小10萬(wan) 倍,所以與(yu) 普通雷達相比,激光雷達的精度和分辨率都更高。激光雷達在工作時,激光束不斷地掃描目標物,還可以得到目標物上全部目標點的數據,用此數據進行成像處理後,可得到精確的三維立體(ti) 圖像。因而在自動駕駛領域,激光雷達被稱為(wei) “無人車之眼”。
通過以上對比可知,這兩(liang) 種技術方向不同的雷達各有專(zhuan) 長。從(cong) 探測距離和受環境影響的方麵來看,毫米波雷達的表現會(hui) 更突出一些。由於(yu) 波長的原因,毫米波雷達的探測距離可以輕鬆超過200米,而激光雷達一般不到150米,在高速行駛的場景裏,毫米波雷達更適合。此外在霧霾、雨雪等極端天氣中,毫米波雷達的穿透霧、煙、灰塵的能力也要更強一些。
然而這兩(liang) 種雷達最大的差異還在價(jia) 格上,毫米波雷達用的是矽基芯片,雷達的價(jia) 格在1500元左右,一些低端產(chan) 品甚至在千元以下。而激光雷達的價(jia) 格則是以萬(wan) 作為(wei) 單位計算,一顆自動駕駛所用的激光雷達動輒幾十萬(wan) ,這讓車企們(men) 望而卻步,讓普通用戶瑟瑟發抖,畢竟一款比車還貴的傳(chuan) 感器是讓任何人都無法接受的。
在人工智能的算法還不夠成熟,純視覺傳(chuan) 感器在無人駕駛方案的安全上還存在較多問題的背景下,雷達對於(yu) 無人車不可或缺。此時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通常會(hui) 被組合起來使用,取長補短。為(wei) 了爭(zheng) 取能在無人車上有更多的部署,這兩(liang) 種雷達一直在暗地較勁,毫米波雷達廠商在芯片、係統設計和算法上大做文章,努力提高自己的探測精度;激光雷達就想方設法降低成本,畢竟毫米波雷達最早出現時的價(jia) 格也在十萬(wan) 美元以上。
爆發前的寧靜
基於(yu) 對無人車市場的良好預期,很多廠商都紮入到毫米波雷達賽道。目前,毫米波雷達市場幾乎由國外廠商所把持,排名前四的毫米波雷達供應商被行業(ye) 稱為(wei) “ABCD”,即Autoliv(美安)、Bosch(博世)、Continental(大陸)和Delphi(德爾福)。這幾家年出貨量總和達到千萬(wan) 級別。
隨著毫米波雷達技術的發展,以及發展中的自動駕駛市場,給行業(ye) 內(nei) 的新興(xing) 勢力提供了冒頭的機會(hui) 。比如行易道、蘇州豪米波、深圳安智傑、湖南莫之比、杭州智波等一大批初創企業(ye) 在近兩(liang) 年湧現,他們(men) 在不斷挑戰傳(chuan) 統勢力的過程中“跑馬圈地”,努力使自己成為(wei) 能夠割據一方的強硬勢力。
“現在整個(ge) 行業(ye) 都處於(yu) 爆發前的平靜,就看誰能在79GHz頻段中率先突圍出來。”據湖南莫之比董事長陳浩文介紹,目前比較常用的車載毫米波雷達頻段主要有3個(ge) ,24GHz、77GHz和79GHz。
24GHz頻段大量應用於(yu) 汽車的盲點監測、變道輔助。雷達安裝在車輛的後保險杠內(nei) ,用於(yu) 監測車輛後方兩(liang) 側(ce) 的車道是否有車、可否進行變道。77GHz主要裝配在車輛的前保險杠上,探測與(yu) 前車的距離以及前車的速度,實現的主要是緊急製動、自動跟車等主動安全功能。與(yu) 24GHz頻段雷達相比,77GHz頻段雷達在帶寬、探測距離、功耗等方麵都有不小的優(you) 勢。
目前,國內(nei) 外各廠商爭(zheng) 奪的重點也就是在這兩(liang) 個(ge) 頻段的市場上,帶寬更高(比77GHz要高出3倍以上)、性能更強(分辨率可達5cm)的79GHz頻段雷達尚未有大規模量產(chan) 的企業(ye) ,大部分公司還處在同一起跑線上。
“毫米波雷達主要由4個(ge) 部分組成,芯片、天線、控製係統以及算法。”陳浩文告訴智能相對論,其中芯片技術主要掌握在德州儀(yi) 器、恩智浦、英飛淩這樣的行業(ye) 巨頭手中,而考量毫米波雷達企業(ye) 實力主要體(ti) 現在天線、控製係統和算法這三項上。
以算法為(wei) 例,“同樣的目標識別,裝備在奔馳、寶馬這類高端車型上的毫米波雷達就能準確識別車側(ce) 方的花壇、隔離帶等阻礙物,即使車輛靠得比較近,隻要車是正常行駛,雷達都會(hui) 保持緘默;但一些裝備在國產(chan) 車型上的毫米波雷達,由於(yu) 算法上的差距,對於(yu) 花壇、隔離帶這樣的阻礙物並不能很好的識別,但凡車靠得近一點,雷達警報就‘滴滴’的響起。”陳浩文表示,79GHz頻段毫米波雷達芯片是今年一季度量產(chan) 的,但隻有少數企業(ye) 能夠迅速反應,將芯片轉為(wei) 可以實際應用的雷達產(chan) 品。(但隻有莫之比等少數企業(ye) 能夠迅速反應,在第二季度就將芯片轉為(wei) 可以實際應用的雷達產(chan) 品)。
蘇州毫米波CEO畢欣在今年的“中國無人駕駛產(chan) 業(ye) 峰會(hui) ”上演講時也表示,毫米波雷達的全天候特性一定是汽車安全領域必不可少的傳(chuan) 感器,隨著半導體(ti) 工藝由鍺矽工藝向CMOS工藝進化,毫米波雷達也將向120GHz、200GHz更高頻段過渡和發展,屆時毫米波雷達的探測距離和成像精度也會(hui) 大大提高,甚至可以實現對行人等小目標的識別。對於(yu) 毫米波雷達企業(ye) 來說,技術的每一次升級都是一次搶占身位的機會(hui) 。
物聯網或是更好歸宿
雖然現在有一大批企業(ye) 都在攻關(guan) 79GHz頻段雷達產(chan) 品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應用,但根據商業(ye) 競爭(zheng) 的規律,最終能站在行業(ye) 頂端、掌握核心技術、占據大份額市場的隻是少數玩家。與(yu) 此同時,人類要想實現真正意義(yi) 上的無人駕駛還將有一段非常漫長的時間,一些悲觀的預測甚至認為(wei) 即便再過30年,無人駕駛也還隻是“理想國”中的模樣。這也意味著在無人駕駛到來之前,毫米波雷達企業(ye) 要更多思考如何“活下去”。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托賓曾說過一句名言:雞蛋不要放在一個(ge) 籃子裏。意思是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在商業(ye) 經營上,這個(ge) 原理同樣適用。對於(yu) 毫米波雷達企業(ye) ,如果沒有絕對的實力,與(yu) 其在無人駕駛上一條路走到底,不如將眼光放得更開一些,在更為(wei) 廣闊的物聯網建設中,毫米波雷達同樣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首先,在智慧城市、智慧樓宇的建設中,毫米波雷達在安防監控、車流統計、停車場管理等方麵都有非常適合的應用場景。
目前在一些停車場的道閘係統和車位監測係統都出現了毫米波雷達的身影。在安防監控上,毫米波雷達則可以很好的解決(jue) 人們(men) 普遍擔心的,在視頻監控中曾多次暴露出來的隱私泄密問題。
這很好理解,在監控鏡頭下,你的神態、衣著、甚至睡姿統統被“記錄在案”,而這些都成為(wei) 壓製個(ge) 人精神釋放的負擔。如果我們(men) 換個(ge) 方式,在高層樓宇中,通過雷達對房間進行掃描,來獲知有無壞人入侵、有無人員活動,一方麵保護了用戶的隱私;另一方麵,在節約能耗、消防救援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yi) 。
其次,在智慧養(yang) 老、智慧醫療領域,毫米波雷達也有發揮的空間。在臥室、病房、衛生間等不適合部署視頻監控的區域,毫米波雷達可以很好的勝任視頻監控的工作。同時由於(yu) 其強大的探測能力,毫米波雷達還能以非接觸式的方式對生命體(ti) 征進行監測。
需要提醒的是,當毫米波雷達企業(ye) 大規模奔向物聯網之前,還得明確自己的定位——為(wei) 產(chan) 業(ye) 賦能。
無論是無人駕駛還是物聯網中的各類“智慧+”,毫米波雷達都無法將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拿下。即便毫米波雷達在智慧安防領域的隱私保護上有很好的解決(jue) 方案、在智慧養(yang) 老中有不錯的盲區監控方案、在無人駕駛中的優(you) 勢也很明顯,但它也僅(jin) 僅(jin) 隻是所有產(chan) 業(ye) 鏈條中的一環,毫米波雷達的優(you) 勢隻在傳(chuan) 感器,因而毫米波雷達的價(jia) 值在於(yu) 提升原有產(chan) 品的價(jia) 值。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