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路透社
作者:沈燕
得益於(yu) 去年末的包括“六穩”等一係列政策托底,中國經濟今年一季度取得超預期的開門紅;但從(cong) 已公布的4-5月份的經濟數據看,增長動力減弱以及政策效應遞減,二季度中國經濟重返疲態已成大概率事件。
在中美貿易摩擦雙方口水戰升級、外部環境不確定加大的背景下,中國穩經濟的著力點仍在擴內(nei) 需、穩投資,其中包括刺激汽車、家電及電子產(chan) 品等消費正成為(wei) 擴內(nei) 需政策的重中之重。隻是在製訂出台這些升級版的刺激消費政策時,吸取防範“騙補”及假冒偽(wei) 劣產(chan) 品蔓延等前車之鑒,並將政策對行業(ye) 正常發展的擾動降至最低顯然值得關(guan) 注。
“5月份的數據已經出來了,除消費回溫外,工業(ye) 增加值、投資等都在回落,一季度靠政策拖底的超預期數據基本是不可能了,經濟下行壓力隻增不減,因此擴大內(nei) 需刺激消費就成為(wei) 當下政策的重點。”國家信息中心一位不具名的專(zhuan) 家稱,而中美貿易摩擦又總是一波三折難有定論,在影響市場預期的同時也對實體(ti) 經濟有一定負麵影響。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劉學智亦在其報告中稱,近期內(nei) 外需求走弱風險加大,二季度經濟增速可能繼續放緩。宏觀政策需要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財政政策要在穩增長、穩就業(ye) 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貨幣政策加大定向支持力度,提升市場信心。
得益於(yu) 五一小長假和近期一係列促銷費舉(ju) 措,中國5月消費增速企穩,但工業(ye) 和累計投資增速明顯遜於(yu) 預期,分別創逾17年和八個(ge) 月低位,其中基建投資更是意料外回落,顯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容小覷;分析師們(men) 預計二季度經濟總體(ti) 走勢偏弱,GDP增速將低於(yu) 一季度,可能降至6.3%。
穩經濟聚焦於(yu) 刺激消費
麵對下行壓力加大的現實,當外需麵臨(lin) 諸多不確定性時,政策的著力點顯然聚焦於(yu) 穩投資和刺激消費擴大內(nei) 需。這也是中國政府今年的工作重點。
今年1月底中國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進一步優(you) 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以下簡稱“方案”),出台了促消費政策的實施方案。
本月初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印發《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 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聚焦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產(chan) 品領域,加快推進5G手機商業(ye) 應用,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車成本,並提出取消對新能源車的限購。
而汽車消費一直是中國拉動消費最重要的領域,不過去年也出現了28年來首次下滑。此次取消對新能源車的限購,加大支持力度顯然是中國刺激汽車消費,擴大內(nei) 需的重要舉(ju) 措之一。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汽車銷量降幅進一步擴大。雖然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分別完成30.4萬(wan) 輛和29.89萬(wan) 輛,比上年同期增長1倍和1.1倍,但是未能扭轉整體(ti) 大幅下滑頹勢。1月至3月,中國汽車產(chan) 銷達633.57萬(wan) 輛和637.24萬(wan) 輛,同比下降9.81%和11.32%。
對於(yu) 回收汽車、家電等措施何時見效以及汽車銷售何時能回溫的疑慮,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周一就表示,方案對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產(chan) 品回收利用提出了要求。這涉及到回收、流通、拆解、處置等環節,全鏈條都需要有相應的產(chan) 業(ye) 和技術配合處理。所以無法給出一個(ge) 具體(ti) 的時間表。國家發改委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全力推進方案的落實,盡快實現政策目標。
刺激消費“家電下鄉(xiang) ”的升級版?
作為(wei) 應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重要手段,中國曾祭出了4萬(wan) 億(yi) 政府投資及一係列刺激消費的舉(ju) 措,包括家電下鄉(xiang) 及鼓勵汽車消費,對符合條件的車輛購置稅減半等舉(ju) 措,旨通過刺激消費擴大內(nei) 需穩定經濟。
家電下鄉(xiang) 補貼產(chan) 品最早是冰箱、彩電和手機,之後增加了洗衣機,全國推廣後空調、電腦、熱水器、微波爐、電磁爐進入了各省市的基本補貼目錄。同時對各批省份提供了可選補貼家電名單,主要包括電飯煲、油煙機等廚衛家電產(chan) 品。
從(cong) 2008年底到2013年1月31日正式退出,為(wei) 期四年的家電下鄉(xiang) 政策帶動了家電產(chan) 品在農(nong) 村市場的銷量。
盡管學界對中國當時的刺激政策用藥是否過猛評價(jia) 不一,但4萬(wan) 億(yi) 投資導致的新一輪產(chan) 能過剩卻是不爭(zheng) 的事實,而刺激家電下鄉(xiang) 及其後中國對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的補貼政策,以及後續產(chan) 生諸多車企的騙補行為(wei) ,亦引發學界對中國產(chan) 業(ye) 政策的大討論。
而刺激家電消費的政策擾動了相關(guan) 行業(ye) 的自身規律,在政策退潮後相關(guan) 家電領域亦陷入漫長的寒冬亦讓外界對政策效果褒貶不一。
前車之鑒,後車之師。相較十年前大水漫灌一刀切的刺激政策,中國本輪的刺激消費舉(ju) 措更多強調了綠色環保的標簽,更多強調了地方政府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所能給予的相應補貼,賦予更多個(ge) 體(ti) 化差異化的政策內(nei) 容,這在鼓勵汽車消費和家電產(chan) 品更新方麵表現的最為(wei) 明顯。
該方案提出著力破除限製消費的市場壁壘,切實維護消費者正當權益,綜合應用各類政策工具,積極推動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產(chan) 品更新消費。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鼓勵地方對無車家庭購置首輛家用新能源汽車給予支持等。
鼓勵消費者更新淘汰能耗高、安全性差的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視機等家電產(chan) 品,有條件的地方對消費者購置節能、智能型家電產(chan) 品給予適當支持。促進智能手機、個(ge) 人計算機更新換代,有條件的地方對消費者交售舊手機及電腦並購買(mai) 新產(chan) 品給予適當支持。鼓勵生產(chan) 企業(ye) 對消費者進一步讓利。
前述不具名的專(zhuan) 家就指出,現在一些大城市包括北上廣深等都有汽車限購政策,北京的新能源車搖號也已經排到幾年後了。此次明確提出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鼓勵地方對無車家庭購置首輛家用新能源汽車給予支持等。其實就是把相關(guan) 政策的決(jue) 定權和補貼權交給地方。
“現在政策沒有完全明朗,同時很多地方的財力也很吃緊,再拿補貼刺激消費恐怕也比較難。”該位人士指出,恐怕都會(hui) 影響到刺激消費的政策效果。
中國上周公布5月份財政收支數據,前五個(ge) 月,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46,522億(yi) 元,同比增長3.9%;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9,584億(yi) 元,同比增長12.5%。
此外,在經濟下行壓力仍大,地方財力吃緊,收入預期欠佳的大環境下,本輪刺激消費的政策能有多大效果顯然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當人均收入接近1萬(wan) 美元的時候,消費升級的需求更大,政府更應在創造良好的消費環境上發力,至於(yu) 製造更多符合市場需要的商品顯然是企業(ye) 的戰略考量。”另一位不具名的資深專(zhuan) 家亦稱。
中國正致力於(yu) 擴內(nei) 需穩投資以遏製經濟下滑態勢,但在持續釋放內(nei) 需潛力的路上,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居民債(zhai) 務率高企、收入預期欠佳等挑戰至關(guan) 重要,事關(guan) 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動能。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