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計劃之一是:到2022年屋頂太陽能發電達到40 GW。以該國目前的安裝量,離這一目標似乎遙不可及。除此之外,屋頂太陽能結合儲(chu) 能雖然能給家庭帶來更多的清潔電力,但其投資是印度普通家庭承擔不了的,為(wei) 了解決(jue) 這些問題,印度需要做出哪些努力呢?

為(wei) 實現40 GW的發電目標,屋頂部分的裝機容量必須每年翻一番,但這一點也很難做到。對絕大多數客戶來說,太陽能的高昂前期成本是主要的障礙,雖然有大量的金融工具來支持太陽能電廠的發展,但這並不可供屋頂太陽能客戶使用,大多數房主和中小微企業(ye) 不得不依靠自己的資金來建立一個(ge) 太陽能係統。
此外,在人均收入較高和電網電價(jia) 較高的州,消費者有能力自行購買(mai) 屋頂太陽能,而在人均收入較低和電網電價(jia) 較低的州,消費者一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二電價(jia) 較低不需要額外發電,因此是否安裝屋頂太陽能則會(hui) 嚴(yan) 重依賴政府補貼。但是在印度,不同邦之間的電網電價(jia) 差別很大。例如,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電力價(jia) 格可以是錫金的2倍。這又使得各州會(hui) 對太陽能采取不同的措施。
以上種種因素導致70%的潛在客戶推遲或不安裝屋頂太陽能發電。
印度屋頂太陽能+存儲(chu) 市場有多大?
目前在印度,屋頂太陽能+儲(chu) 能市場正處於(yu) 萌芽階段。這主要是因為(wei) 該國大部分地區現在很少或根本沒有斷電,因此,對儲(chu) 能的依賴性很低(這一點和中國的情況十分相似)。另外,儲(chu) 能可能會(hui) 使屋頂太陽能係統的成本增加一倍,這使得這一選擇從(cong) 經濟上來看不那麽(me) 有吸引力。
然而,隨著太陽能發電能力的逐年增加,供應或發電與(yu) 需求之間出現了不匹配。太陽能發電從(cong) 早上8點到下午5點,而能源消耗是全天的,很多時候還可能在晚上達到用電高峰。因此,在平衡供需缺口方麵,公用事業(ye) 和個(ge) 人規模的儲(chu) 能都至關(guan) 重要。解決(jue) 現有的儲(chu) 能需求需要我們(men) 向以鋰為(wei) 基礎的或更先進的儲(chu) 能方式轉型,並與(yu) 當地製造業(ye) 合作,滿足未來需求。
在未來,社區太陽能或許是一個(ge) 新興(xing) 的市場,社區可以使用屋頂太陽能和儲(chu) 能以獨立管理其能源供應和需求,這一方法能讓大部分人口都能獲得可再生能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的土地私有化,70%的土地都被私人占有,政府如何采取合適的激勵措施在社區內(nei) 推廣部署太陽能和儲(chu) 能尤為(wei) 重要。
同為(wei) 發展中國家,中國與(yu) 印度應當相互借鑒,找到適合彼此的太陽能與(yu) 儲(chu) 能發展之路。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