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流水線、機器人、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向多領域滲透——
智能化應用全麵開花
隨著雲(yun) 服務生態體(ti) 係日益成熟,以及政府對製造業(ye) 轉型升級投入的鼓勵政策逐步落地,國內(nei) 製造企業(ye) 信息化投入不斷增加,工業(ye) 互聯網市場已進入高速增長階段。由於(yu) 製造業(ye) 轉型升級方向是智能化生產(chan) 和大規模定製,因而發展工業(ye) 互聯網是工業(ye) 智能化的必要途徑和基礎環節。專(zhuan) 家認為(wei) ,工業(ye) 互聯網是中國製造智能化、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將加速“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型,並推動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一批智能工廠率先“開張”,這些工廠有一些共同特點,比如自動化流水線、機器人及先進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能夠實現全麵智能化生產(chan) 、個(ge) 性化定製、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等。
工業(ye) 互聯網是中國製造智能化、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將加速“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型,並推動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動製造業(ye) 轉型升級
“在我國打造製造強國過程中,工業(ye) 互聯網扮演的是底層基礎設施角色。由於(yu) 製造業(ye) 轉型升級方向是智能化生產(chan) 和大規模定製,因而發展工業(ye) 互聯網是工業(ye) 智能化的必要途徑和基礎環節。”中國計算機行業(ye) 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孫會(hui) 峰說。
製造企業(ye) 如何“擁抱”工業(ye) 互聯網?用友精智工業(ye) 互聯網事業(ye) 部總經理張友明認為(wei) ,大致有三條路徑:第一是機器換人,隨著用工資源緊張和智能裝備成熟,眾(zhong) 多工業(ye) 企業(ye) 興(xing) 建智能工廠,提升生產(chan) 效率,用機器紅利代替傳(chuan) 統人口紅利;第二是網絡跑腿,通過互聯網與(yu) 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在線開展業(ye) 務,或遠程操控設備,提升協同效率,優(you) 化資源配給能力;第三是算法換腦,通過海量數據和機器學習(xi) ,提升企業(ye) 決(jue) 策效率。
2月初,曙光天津工廠接到疫區緊急需求。在自動化流水線、機器人、智慧立體(ti) 倉(cang) 庫等智能化生產(chan) 線“加持”下,短短幾天,數百台服務器等IT設備迅速運抵疫情防控一線。中科曙光副總裁、智能製造總工程師張迎華介紹說,曙光天津工廠之所以能迅速恢複生產(chan) ,正是得益於(yu) 公司在工業(ye) 互聯網方麵的長期研發與(yu) 投入。
疫情期間,京東(dong) 利用智能供應鏈幫助製造企業(ye) 在線采購,實現反向定製,提升協同效率。比如,京東(dong) 向一些製造企業(ye) 免費開放在線專(zhuan) 屬采購平台,不僅(jin) 可以2小時內(nei) 快速線上部署,還支持采購尋源、在線協議、快速免審、自動對賬、自主開票等功能,將製造企業(ye) 傳(chuan) 統的采購流程和周期壓縮40%,大大提高了產(chan) 能恢複效率。
工業(ye) 互聯網已滲透應用到製造業(ye) 多個(ge) 領域,有力推動了製造業(ye) 轉型升級,催生了新的增長點。典型大企業(ye) 通過集成方式,提高數據利用率,形成了完整的生產(chan) 係統和管理流程應用,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中小企業(ye) 則通過工業(ye) 互聯網平台,以更低價(jia) 格、更靈活方式補齊數字化能力短板。大中小企業(ye) 、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通發展的良好態勢正在加速形成。
產(chan) 業(ye) 融合催生新業(ye) 態
360城市安全集團解決(jue) 方案部總經理謝傳(chuan) 軍(jun) 表示,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可以實現對不同類型企業(ye) 生產(chan) 過程和設備狀態的實時監測,未來無論是化工類企業(ye) 、智能製造類企業(ye) 都極有可能發生影響城市安全的重大隱患,此時必須依靠工業(ye) 互聯網。
孫會(hui) 峰強調,工業(ye) 互聯網與(yu) 其他新基建領域均有關(guan) 聯融合發展空間。其中,與(yu) 5G基站建設融合為(wei) “5G+工業(ye) 互聯網”應用,與(yu) 特高壓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融合為(wei) 智能電網應用,與(yu) 城際高鐵融合為(wei) 智能軌交係統,與(yu) 大數據中心融合為(wei) 工業(ye) 雲(yun) 和大數據應用,與(yu) 人工智能融合為(wei) 工業(ye) 智能應用。
“工業(ye) 互聯網在‘新基建’中扮演著連接器的重要角色。”眾(zhong) 誠智庫高級副總裁柳絮認為(wei) ,工業(ye) 互聯網充分應用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賦能能力。同時,作為(wei) 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模式的新型基礎設施,工業(ye) 互聯網將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新動能。
正因如此,已為(wei) 百餘(yu) 家企業(ye) 提供了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品及解決(jue) 方案的聯想公司,在去年提出了全新智能基礎架構,即“端—邊—雲(yun) —網—智”模式,正是要將物聯網終端、雲(yun) 計算、數據中心、5G網絡等新技術充分融合。“在這個(ge) 基礎架構之上,通過智能化應用賦能各行各業(ye)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說。
在騰訊的工業(ye) 互聯網應用案例中,與(yu) 人工智能融合的工業(ye) 智能應用非常亮眼。比如,騰訊雲(yun) 和中國商飛一起打造了複合材料檢測領域的AlphaGo(人工智能機器人)。以往,飛機一個(ge) 尾翼的複合材料檢測,要耗費幾位技師數小時時間,需要幾十萬(wan) 元的成本,通過騰訊人工智能輔助檢測係統,僅(jin) 需一名檢測員幾分鍾時間,成本大大降低,整體(ti) 缺陷檢出率達到99%。
全方位增強企業(ye) 韌性
“工業(ye) 互聯網在疫情防控保障和支撐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yu) 經濟研究所所長辛勇飛說。
張友明表示,工業(ye) 互聯網能增強工業(ye) 企業(ye) 韌性,包括解決(jue) 企業(ye) 供應鏈斷裂問題、幫助企業(ye) 融資等。在疫情期間,湖南用友依托湖南精智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提供了20多款雲(yun) 服務免費使用,並推出了複工複產(chan) 企業(ye) 服務線上窗口,可以為(wei) 企業(ye) 提供複工抗疫體(ti) 檢、物資供應對接、企業(ye) 融資貸款對接、遠程辦公服務、設備遠端服務、安全生產(chan) 以及物流運輸等服務。
騰訊打造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一個(ge) 重要應用場景是服務於(yu) 區域中小企業(ye) ,聯合合作夥(huo) 伴提供供應鏈金融、實時供應鏈、設備上雲(yun) 等服務,解決(jue) 中小企業(ye) 融資難和降成本等問題。
“我國工業(ye) 互聯網在各領域應用呈現百花齊放態勢。很多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行業(ye) ,在資金、政策、人才等方麵獲得了較好支持,如機械、鋼鐵、化工、電子等行業(ye) 都發展比較迅速,在設備管理、產(chan) 品管理、定製化生產(chan) 等領域應用廣泛。”柳絮說。
據孫會(hui) 峰介紹,2019年中國工業(ye) 互聯網市場規模總量達到6109.1億(yi) 元,同比增長14%。隨著雲(yun) 服務生態體(ti) 係日益成熟,以及政府對製造業(ye) 轉型升級投入鼓勵政策逐步落地,國內(nei) 製造企業(ye) 信息化投入不斷增加,工業(ye) 互聯網市場已進入高速增長階段。
辛勇飛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經濟增加值規模約為(wei) 3.1萬(wan) 億(yi) 元,占GDP比重為(wei) 2.9%,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將超過11%。其中,核心產(chan) 業(ye) 增加值規模將達到6520億(yi) 元,融合帶動的經濟增加值將達到2.49萬(wan) 億(yi) 元。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