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西安交大電子束3D打印單晶高溫合金獲重要進展

2020-04-13 我要評論(0 )   

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院單智偉(wei) 研究團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李巨教授以及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馬恩教授一項研究三方共同合作研究的3D打印單晶高溫合金日前發表在《Advanced ...

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院單智偉(wei) 研究團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李巨教授以及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馬恩教授一項研究三方共同合作研究的3D打印單晶高溫合金日前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一直以來,修複損傷(shang) 的單晶高溫合金都是擺在我們(men) 麵前的一大難題。而采用電子束3D打印則有望解決(jue) 這一難題,盡管在修複單晶時麵臨(lin) 著令人望而生畏的巨大挑戰。這一挑戰主要來自於(yu) :要麽(me) 是殘餘(yu) 應力的存在、電子束熔化時不可避免的在單晶熔化時所形成的γ/γ′顯微結構。這一結構的存在易於(yu) 導致裂紋的生成。要麽(me) 就是在固溶熱處理之後發生重結晶,這將導致新生成的晶粒在高溫蠕變時發生失效。於(yu) 是,一種後期3D打印回複的策略應運而生,用來消除再結晶的驅動力。換言之,儲(chu) 存的能量和較高的殘餘(yu) 位錯·密度在標準固溶處理和時效之前發生。電子束後熱處理在次固溶線退火之前進行預先固溶回複處理。由此使得筏化(定向粗化)γ′粒子成為(wei) 可能。這將促進位錯的重排和消散。筏化的結構在隨後的固溶處理中會(hui) 消失。留下沒有缺陷和吳殘餘(yu) 應力並且均勻析出的γ′單晶,這時的組織同單晶葉片其他區域的組織一模一樣,毫無區別。這一回複為(wei) 實際生產(chan) 中保證3D打印時確保單晶葉片由於(yu) 殘餘(yu) 應力形成裂紋的傾(qing) 向得到了避免。殘餘(yu) 應力也得到了釋放。而且回複形成多晶的傾(qing) 向也得到了抑製和避免。這位修複、重塑和恢複單晶產(chan) 品指明了一個(ge) 新的方向和道路。該論文采用衍射技術、透射電鏡(TEM)技術對研究結果進行了分析表征。這一研究結果有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院單智偉(wei) 研究團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李巨教授以及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馬恩教授一項研究三方共同合作研究的。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為(wei) 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院陳凱教授。西安交大材料學院研究生黃潤秋、林思聰、朱文欣,長安大學李堯博士,美國勞倫(lun) 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Nobumichi Tamura博士等參與(yu) 研究。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yu)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


航空發動機的葉片由成本昂貴的單晶鎳基高溫合金製成,是目前合金葉片中價(jia) 格最為(wei) 昂貴同時也是服役性能最好的合金。由於(yu) 服役環境苛刻,承受高溫、高速和高應力等三高的作用,即使是服役性能最好的單晶葉片也同樣會(hui) 受到局部損傷(shang) 。單晶葉片價(jia) 格昂貴,其損失區域一般較小,而且沒有到服役周期,如果能夠進行修複,則經濟意義(yi) 和戰略價(jia) 值不同一般。因此,發展高可靠性的飛機發動機葉片的無損修複技術對航空發動機的延壽、降成本至關(guan) 重要。近年來風靡全球的3D打印技術,憑借其“精準定位、可控增材”的特點在單晶葉片的修複/再製造領域展現出誘人的應用前景。同時而已再次將人們(men) 的目光投向單晶葉片的3D打印上。但由於(yu) 3D打印技術具有加熱速度和冷卻速度快的特點,容易造成高殘餘(yu) 應力、高位錯密度的亞(ya) 穩態微觀組織結構。這種亞(ya) 穩態結構在標準熱處理或服役過程中容易發生再結晶,導致材料的高溫力學性能(發動機葉片長期處於(yu) 高溫蠕變狀態)下降,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因此急需針對3D打印單晶高溫合金目前存在的問題,研發一種新的且行之有效的工藝,使之滿足:無再結晶,無殘餘(yu) 應力、位錯密度低,且沉澱強化相的形貌、密度與(yu) 基體(ti) 高溫合金一致。

 

合金葉片的三大類型


高溫合金的標準熱處理製度一般由固溶、時效組成。實踐證明該工藝流程會(hui) 導致3D打印高溫合金發生再結晶。經過係統的文獻調研與(yu) 綜合分析,作者們(men) 提出並證實在固溶前增加“回複”(Recovery)步驟,可以消除再結晶驅動力。經過“回複-固溶-時效”處理,先是高溫合金的殘餘(yu) 應力伴隨微觀組織γ′相的定向粗化而消除,且位錯密度可降低至熱處理前的5%左右,時效後沉澱強化γ′相達到與(yu) 鑄態基材相同水平。因所發現的現象與(yu) 高溫合金在高溫蠕變條件下發生的筏化效應(Rafting)相似,且在事實上起到了回複的效果,故將其命名為(wei) “筏化-回複”效應(Rafting-enabled recovery)。此發現突破了經典觀念所認為(wei) 的“單晶高溫合金不具備回複能力”的認知,為(wei) 設計3D打印高溫合金的非標準熱處理製度提供了科學依據,並表明新的熱處理製度完全能滿足3D打印單晶葉片修複的需求。

 

圖1 3D打印鎳基單晶合金後經過標準固溶處理後得到的組織演變圖,同我們(men) 筏化回複退火的結果進行對比

圖2 電子束(EBM)處理前後的對比結果

圖3 在EBM處理後的樣品中不均勻分布的γ′組織形態、彈性應變和完全熱處理後的位錯

圖 4 先回複再退火的新方案熱處理後,樣品中均勻分布的γ′組織形貌、彈性應變、完全熱處理前後位錯

圖 5 1100°C回複退火後γ′組織形貌、彈性應變和位錯


該研究以《利用“筏化-回複”效應抑製3D打印修複單晶高溫合金的再結晶》(“Rafting-Enabled Recovery Avoids Recrystallization in 3D-Printing Repaired Single-Crystal Superalloys”)為(wei) 題在材料學科權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 。於(yu) 2020年2月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yu)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

論文全文文獻信息如下:

 

論文來源:Advanced Materials ( IF 25.809 ) Pub Date : 2020-02-20 , DOI: 10.1002/adma.201907164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