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近過半,上半年雖經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光伏企業(ye) 的擴產(chan) 積極性似乎未受太大影響,一線光伏組件企業(ye) 的擴產(chan) 消息不絕於(yu) 耳,但就在此時,5月29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發布《光伏製造行業(ye) 規範條件(2020年本)》(征求意見稿)(簡稱《征求意見稿》),更新了光伏新建電池、組件項目的轉換效率的準入門檻,並對投資強度、智能製造及節能降耗等方麵提出更高要求。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為(wei) 擴產(chan) 熱潮降溫。
高效技術擴產(chan) 加速產(chan) 能升級
今年上半年,光伏行業(ye) 密集宣布高強度擴產(chan) 計劃。“國內(nei) 龍頭光伏企業(ye) 大幅布局產(chan) 能,主要是看好光伏競爭(zheng) 力和市場預期。誰先跑步入場誰有可能先贏,並具有先發優(you) 勢。”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劉譯陽表示。
行業(ye) 集中宣布擴產(chan) 的原因,一方麵是企業(ye) 看準光伏增長空間仍然巨大,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預測,到2050年,全球光伏裝機將實現8500吉瓦,欲實現此目標,光伏年新增裝機將從(cong) 目前100吉瓦提高到372吉瓦左右。
一線企業(ye) 已看準機遇,紛紛“跑步入場”。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電池環節擴產(chan) 規模約110吉瓦,組件擴產(chan) 規模最大,超過200吉瓦。
其中在擴產(chan) 電池產(chan) 品類型上,PERC仍為(wei) 主要擴產(chan) 產(chan) 品。亞(ya) 化谘詢PERC電池項目數據庫顯示,2019年PERC電池產(chan) 能已超過130吉瓦,預計2020年PERC仍有50吉瓦的產(chan) 能擴張。除PERC以外,部分企業(ye) 擬對N型電池進行擴產(chan) ,如騰暉、中來計劃擴產(chan) N-TOPCon電池,愛康、阿特斯、騰暉、比太等將對HJT電池進行擴產(chan) 或建中試線。
組件環節擴產(chan) 企業(ye) 包括東(dong) 方日升(14.560, 0.06, 0.41%)(300118)、晶澳、尚德、隆基、華君、億(yi) 晶、中來、環晟、晶科、展宇、騰暉、協鑫集成(2.570, -0.05, -1.91%)(002506)等。其中,協鑫集成、晶科和東(dong) 方日升擬擴產(chan) 規模較大,分別達62.5吉瓦、53吉瓦和25吉瓦,晶澳、天合光能(16.520, -0.28, -1.67%)、易成新能(4.510, -0.13, -2.80%)(300080)、華君等企業(ye) 均在10吉瓦左右。
另一方麵,光伏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技術更新和迭代快,新擴產(chan) 產(chan) 能在技術先進性和低成本上具備雙重優(you) 勢,並不是舊產(chan) 能的簡單複製。大尺寸矽片、PERC+、TOPCon、HJT、半片MBB、高密度組件封裝技術等已成為(wei) 新產(chan) 能擴產(chan) 方向。
無疑,在新一輪擴產(chan) 洗牌中,先進產(chan) 能的導入將加速淘汰落後產(chan) 能,市場競爭(zheng) 將更加激烈,產(chan) 業(ye) 集中度會(hui) 進一步提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與(yu) 工信部更新《光伏製造行業(ye) 規範條件》(簡稱《規範》)中新建電池、組件項目的轉換效率門檻的初衷不謀而合,最終目的都是為(wei) 了推動行業(ye) 健康發展。
技術不斷升級門檻再提高
《規範》從(cong) 2013年出台的首個(ge) 版本,已經伴隨光伏行業(ye) 發展7年,根據2013年版本的《規範》,文件印發的初衷是引導光伏製造行業(ye) 加快轉型升級,推動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持續健康發展。
截至目前,《征求意見稿》是已更新的第四個(ge) 版本,《規範》基本保持約兩(liang) 年一更新的頻率,符合光伏產(chan) 業(ye) 技術升級的節奏。細數幾個(ge) 版本的更迭,每一個(ge) 版本的要求都在不斷提高。
通過與(yu) 2018年版本的《規範》的內(nei) 容對比,發現最新版在比如嚴(yan) 格控製新上單純擴大產(chan) 能的光伏製造項目,引導光伏企業(ye) 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chan) 品質量、降低生產(chan) 成本等方麵更新了要求標準。
從(cong) 《征求意見稿》中獲悉,現有光伏製造企業(ye) 及項目產(chan) 品應滿足一係列技術指標要求,其中多晶矽電池和單晶矽電池的最低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於(yu) 19%和22.5%。新建和改擴建企業(ye) 及項目產(chan) 品的技術指標要求則更高:多晶矽電池和單晶矽電池的最低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於(yu) 20%和23%。
有業(ye) 內(nei) 人士提出,由以上數據可以發現,2020年《規範》從(cong) 本來應是“及格線”的標準幾乎提高到了“滿分線”,也就是基本隻有頭部企業(ye) 才可以達到的要求,被用來約束全行業(ye) ,在擴產(chan) 方麵,行業(ye) 擴產(chan) 熱潮可能會(hui) 被適當冷卻。
據了解,目前隻有主流企業(ye) 的電池轉換效率夠得上新版發布的標準。根據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光伏行業(ye) 單晶PERC電池量產(chan) 效率在22.3%,據記者了解,根據通威年報,2019年該公司單晶PERC電池研發最高轉換效率達23.2%,量產(chan) 入庫平均轉換效率達到22.5%。
預計隨著對現有設備工藝的改造升級以及對210大矽片的兼容,2020年通威的PERC電池效率有望向23%提升。隆基樂(le) 葉產(chan) 品總監王夢鬆在2019年上海光伏展上表示,希望到2022年初,隆基樂(le) 葉PERC電池量產(chan) 效率可以達到23.5%。目前,隆基PERC電池量產(chan) 效率為(wei) 22.2%~22.3%,研發線效率一般比量產(chan) 效率高0.5%,最高可達24%。
根據《征求意見稿》公布的效率標準和行業(ye) 目前水平的對比,達到新要求仍需時間和市場空間的錘煉,為(wei) 下一步有擴產(chan) 打算的企業(ye) 提出高要求。記者采訪幾家一線企業(ye) 發現,對於(yu) 《規範》拔高的門檻,多數表示支持。某企業(ye) 市場部負責人表示,通過淘汰掉落後的產(chan) 能,光伏行業(ye) 才能更好的向上發展,集中度的提高其實是有利於(yu) 行業(ye) 健康有秩序發展的,而這也是《規範》的初衷跟目標。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