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達是一種可以精確探測物體(ti) 位置的傳(chuan) 感器,通過對目標物發射激光信號,再根據從(cong) 物體(ti) 反射回來的信號時間差來計算這段距離,然後在發射激光的角度來確定物體(ti) 和發射器的角度,從(cong) 而得出物體(ti) 與(yu) 發射器的相對位置。
隨著激光雷達需求的不斷加劇,國內(nei) 越來越多企業(ye) 加入到激光雷達技術的研發中,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國內(nei) 已有不少優(you) 秀激光雷達企業(ye) 崛起,逐漸成為(wei) 激光雷達行業(ye) 中的翹楚。
激光雷達產(chan) 量
2017-2019年國內(nei) 激光雷達產(chan) 量
2019年激光雷達地區供給區域占比
據了解,目前在激光雷達的研究方向中,大部分企業(ye) 主要以機器人、無人車、無人機等領域為(wei) 主,在價(jia) 格方麵,無人駕駛領域的激光雷達少則上萬(wan) ,多則幾十萬(wan) 元,普遍要高於(yu) 機器人及AGV等領域的激光雷達價(jia) 格。
單線激光雷達市場前景更為(wei) 廣闊
目前,根據激光雷達線數的不同,又可將激光雷達分為(wei) 單線與(yu) 多線激光雷達,相比多線激光雷達,單線激光雷達的市場前景更廣闊。
單線激光雷達是指激光源發出的線束是單線的雷達,目前主要應用於(yu) 機器人領域,以服務機器人居多,可以幫助機器人規避障礙物,其掃描速度快、分辨率強、可靠性高。相比多線激光雷達,單線激光雷達在角頻率及靈敏度上反應更快捷,所以,在測試周圍障礙物的距離和精度上都更加精準。但單線雷達隻能平麵式掃描,不能測量物體(ti) 高度,當前主要應用於(yu) 我們(men) 常見的掃地機器人、送餐機器人、迎賓機器人、導購機器人、醫護助理及酒店等服務機器人身上。
而多線激光雷達主要以無人駕駛應用居多,在無人駕駛領域,多線激光雷達可以掃描到汽車周圍環境的3D模型,運用相關(guan) 算法對比上一幀及下一幀環境的變化,能較為(wei) 容易的檢測出周圍的車輛及行人。通過實時得到的全局地圖與(yu) 高精度地圖中的特征物進行比對,能加強車輛的定位精度並實現自主導航。
相對來說,多線激光雷達在性能上要求更高,與(yu) 國外相比,國內(nei) 在多線激光雷達方麵的技術有較大差距,目前尚未研製出成熟的可用於(yu) ADAS及無人駕駛係統的3D激光雷達產(chan) 品。但在機器人、AGV、地形測繪等領域已較為(wei) 成熟,目前已實現大麵積成熟落地。
服務機器人領域是單線激光雷達的主要“落腳點”
隨著我國機器人市場快速發展,機器人及其核心零部件產(chan) 業(ye) 鏈的日漸成熟,服務機器人需求潛力巨大,市場不斷擴張。
根據中國電子學會(hui) 統計數據,2014-2018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逐年增長,2018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16.5億(yi) 美元,同比增長30.1%。2019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wei) 22億(yi) 美元。
同時,我國家用服務機器人、醫療服務機器人和公共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分別為(wei) 10.5億(yi) 美元、6.2億(yi) 美元和5.3億(yi) 美元,占比分別為(wei) 47.7%、28.2%和24.1%。
隨著國內(nei) 適齡勞動力人口數量減少和人力成本的提升,各行業(ye) 選擇使用機器人替代低端勞動力的趨勢越發顯著。因此,我國勞動力結構的加速調整將進一步帶動公共服務機器人市場應用需求。
近年來服務機器人的蓬勃發展也同時帶動了激光雷達的市場需求,由於(yu) 服務機器人工作場景較為(wei) 複雜,對服務機器人的行走能力具有更高要求,需要機器人即使在無人操控的情況下也能實現自主行走,避免碰撞、迷失等行為(wei) 。
這就需要涉及到智能感知設備,曾有業(ye) 界專(zhuan) 家表示,未來所有的智能設備凡涉及到感知,都需要用到激光雷達,服務機器人也不例外,作為(wei) 實現機器人智能行走的核心傳(chuan) 感器,激光雷達能輔助機器人完成自主地圖構建、精準定位與(yu) 自主導航,相較於(yu) 視覺傳(chuan) 感器,激光雷達傳(chuan) 感器具有穩定性高、可靠性強等優(you) 勢,因此,激光雷達被認為(wei) 是服務機器人的“慧眼”。
當然,僅(jin) 靠激光雷達並不意味著機器人就能實現自主移動了,通過激光雷達機器人可以不停掃描來獲取二維空間的點陣數據,但這並不能直接被移動機器人所使用,想要移動機器人在完全陌生的環境中(沒有預先錄入地圖的情況下)實現智能導航,顯然不是那麽(me) 容易。當我們(men) 身處某個(ge) 陌生環境,通過眼睛可看到周圍的一切,但如果想到達另一個(ge) 陌生地方,就需要判斷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徑,並規避障礙物,才能順利到達指定地點。所以僅(jin) 用激光雷達幫助機器人“看見”周圍環境是還不夠的,還需結合SLAM算法做好後續的地圖構建及路徑規劃。
國內(nei) 單線激光雷達現狀
在單線激光雷達技術領域,思嵐科技是國內(nei) 最具代表性的企業(ye) ,思嵐科技從(cong) 09年開始就致力於(yu) 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技術及核心傳(chuan) 感器(激光雷達)的研發。經過多年努力及不斷創新,思嵐科技在激光雷達領域已顯有成就,已基本實現進口激光雷達的替代,並將激光雷達的價(jia) 格降低到百至千元級別,讓國內(nei) 服務機器人企業(ye) 不再完全依賴於(yu) 進口激光雷達。
如今,思嵐科技已推出了多款激光雷達產(chan) 品,從(cong) RPLIDAR A1、A2、A3、到RPLIDAR S1,再到後麵推出的SLAMTEC Mapper激光建圖雷達,思嵐科技實現了跨越式升級,以RPLIDAR A3及SLAMTEC Mapper來說,RPLIDAR A3作為(wei) 一款三角測距雷達,因自身原理,業(ye) 內(nei) 曾認為(wei) 的三角測距激光雷達難以突破20米的測距局限,並且采樣率也無法突破上萬(wan) 次大關(guan) ,但RPLIDAR A3的出現,徹底改寫(xie) 了這一局麵,實現了25米的實用化測距距離,采樣頻率可達16000次每秒,刷新了業(ye) 內(nei) 對於(yu) 三角測距激光雷達的行業(ye) 標準。
除了RPLDIAR A3激光雷達,思嵐科技的SLAMTEC Mapper激光建圖雷達也是業(ye) 內(nei) 首款集實時地圖構建和定位為(wei) 一體(ti) 的全新激光雷達品類,可直接對外輸出高品質地圖數據以及定位坐標信息,無需任何外部依賴,上電手持即可使用。據網友評測,在抗幹擾方麵,SLAMTEC Mapper無論是晃動、還是慢跑,都無法對其建圖效果造成影響。
如今,在掃地機器人、餐廳機器人、酒店機器人、銀行機器人等服務機器人中大部分都采用了思嵐科技的激光雷達,基於(yu) 激光雷達的SLAM技術,被認為(wei) 是目前業(ye) 內(nei) 最穩定可靠的機器人定位導航解決(jue) 方案。先拿掃地機器人來說,搭配激光雷達配合SLAM算法,掃地機器人可自主在房間內(nei) 實現智能清掃,無論是錯綜複雜的狹小房間,還是上百平米的大戶型,掃地機器人都能從(cong) 容應對,對地圖智能分區,自主規劃弓字形的分區清掃,實現非常高的清掃覆蓋麵積。
對於(yu) 送餐機器人來說,基於(yu) 激光雷達為(wei) 核心傳(chuan) 感器的激光SLAM導航方案,可以在複雜環境下穩定、持久工作,即使在人流爆棚的用餐高峰期,機器人也可迅速判斷餐廳環境,靈活避開來回走動的顧客,並快速重新規劃運行路徑,保證菜品的“安全性”。
激光雷達在送餐機器人上的應用 在酒店服務機器人領域,不僅(jin) 能主動迎接問候,還能將客人引領到入住房間,物品運送及開關(guan) 電梯更不在話下,每天酒店服務機器人可完成上百次的任務,做到不間斷工作。
當然,除了以上服務機器人,在我們(men) 的日常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基於(yu) 激光雷達SLAM定位導航方案的機器人,它們(men) 能做到自動構建地圖、精準定位及自主導航,實現智能行走。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