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為(wei) 了防止疫情擴散,許多國家采封城、在家上班等方法,盼預防感染及降低病毒傳(chuan) 播風險,雖然這或多或少影響著國際貿易與(yu) 國內(nei) 的運輸係統,造成案場與(yu) 計劃進度延遲,但是對於(yu) 印度太陽能產(chan) 業(ye) 來說,這是個(ge) 不錯的加速國產(chan) 化機會(hui) 。
印度目標在 2022 年設置 100GW 光伏裝機,希望可以達成降低電費、降低進口能源與(yu) 實現低碳電力等目標,不過由於(yu) 肺炎疫情,已有 28GW 的太陽能容量受到影響,其中因為(wei) 模塊短缺與(yu) 缺勞工因素,已衝(chong) 擊 5-6GW 容量。
印度太陽能產(chan) 品主要都是從(cong) 中國進口,中國太陽能製品在印度占 80% 市場,在總價(jia) 值 21.6 億(yi) 美元的進口產(chan) 品中,來自中國的太陽能產(chan) 品就達 16.9 億(yi) 美元,不過當初在推動太陽能目標之時,印度是想要扶植在地製造廠商的,為(wei) 此也有祭出保護性關(guan) 稅,殊不知成效不彰。
而 COVID-19 疫情情雖然衝(chong) 擊印度的太陽能供應鏈,但同時也能降低印度對進口電池、模塊的依賴,目前印度約有 18 家公司製造太陽能電池,產(chan) 能約 3 GW,模塊廠商則達 175 家以上,產(chan) 能為(wei) 約 10 GW。印度信評機構 Crisil 能源與(yu) 自然資源資深總監 Vivek Sharma 表示,印度需要的是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而非單純的組裝廠,得向中國進口附加價(jia) 值更高的產(chan) 品。
Sharma 指出,若目標是每年至少增加 12-15GW 產(chan) 能,那麽(me) 除非設備可以在印度生產(chan) ,否則我們(men) 每年會(hui) 增加大約 4 兆盧比(注)進口支出,因此想要提高印度太陽能產(chan) 品產(chan) 能的話,還需要創造需求、提供獎勵措施、低利率融資與(yu) 研究支持四項措施。
不管是增加與(yu) 擴大競標項目,提供本土供應鏈經濟規模與(yu) 市場預視量,還是透過現有土地、建築與(yu) 稅務減免等獎勵措施,都能提高廠商投資意願,Sharma 表示,打造 GW 級矽晶圓、電池與(yu) 模塊太陽能製造區也有幫助建立產(chan) 業(ye) 鏈,以規模經濟來降低成本,讓印度太陽能廠商可與(yu) 全球的太陽能供應鏈競爭(zheng) ,畢竟現在國外產(chan) 品比印度還要便宜 20%。
Sharma 認為(wei) ,推動國內(nei) 產(chan) 業(ye) 鏈需要循序漸進,且會(hui) 在短期內(nei) 增加不少支出,但可以降低對進口的依賴,避免太陽能供應鏈受到外在影響,同時將確保營運太陽能電場所需的備用配件,提供更多產(chan) 品維運服務,有助於(yu) 實現部分的永續發展,創造數千個(ge) 就業(ye) 機會(hui) ,創造經濟效益。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