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京大學網站消息,南京大學超導電子學研究所,繼2017年將研製的大口徑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應用於(yu) 空間碎片探測和2019年月的激光測距等驕人成績後,近日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再立新功。從(cong) 我國電科十四所某試驗外場傳(chuan) 來消息,超導單光子激光雷達係統,實現了對低空大氣層中數百公裏外目標的實時跟蹤探測,展現了超導單光子探測器的強大應用潛力。據悉,該款雷達由南京大學與(yu) 中電科十四所共同合作研製,南京大學團隊針對低空大氣衰減和湍流等複雜環境,研製高靈敏、高精度、高速率的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並在今年9月的外場試驗中大幅提高了係統靈敏度和抗環境雜散光能力,成功實現數百公裏外移動和固定小目標的實時跟蹤探測。

事實上,此次超導單光子激光雷達成功實現了對數百公裏外移動小目標的實時跟蹤探測,就是之前中電科十四所量子雷達技術的應用(注:2018年珠海航展上,中電科十四所曾展出過一種量子雷達)。所謂量子雷達,是對發射雷達信號返回的信號,進行單個(ge) 光子的處理和分析,從(cong) 而獲得目標信息的技術。雷達探測,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準確解讀出回波中含有的目標信息,信號處理就是解讀信息的手段,手段越先進,信號解讀越準,雷達探測能力自然就會(hui) 越高。通過量子雷達創新信號處理方式,該雷達的探測能力相比傳(chuan) 統體(ti) 製雷達,有了本質的提升。據悉,量子雷達有兩(liang) 個(ge) 顯著優(you) 點,第一是帶寬可以做到很大,同時抗幹擾能力也比較強。其次,量子雷達對於(yu) 單光子的信號處理特點,非常利於(yu) 反隱身目標。

說到這裏,想必很多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量子雷達對於(yu) 單光子的信號處理特點,非常利於(yu) 反隱身目標”這一顯著優(you) 點。眾(zhong) 所周知,隱身目標是通過吸收和散射折射削弱雷達回波信號來實現隱身的,但量子雷達的特性使得雷達對削弱的回波信號解析解讀能力大大增強,這對於(yu) 隱身戰機目標而言是致命威脅,意味著它的隱身手段將失去作用。而放眼當下,我國所在的東(dong) 北亞(ya) 地區(具體(ti) 指中日韓三國)已經成為(wei) 具備隱身能力的五代機紮堆的地方,因此量子雷達的存在無疑將對敵方五代機構成嚴(yan) 峻威脅。據悉,有觀點認為(wei) 中方殲-20隱身戰機的年產(chan) 量應該在20架左右,這也是目前最樂(le) 觀的估計。日本方麵,其向美國購買(mai) 了105架F-35隱身戰機(63架F-35A常規起降戰鬥機和42架F-35B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戰鬥機),且已經陸續交付。而韓國方麵,目前韓國空軍(jun) 已經裝備了數十架F-35A隱身戰機。對於(yu) 東(dong) 北亞(ya) 地區五代機紮堆的情景,日本《讀賣新聞》曾分析稱,由於(yu) 生產(chan) 數量太少,隱形戰機尚需更長時間才能成為(wei) 各國的主力機型,但有一點是很清楚的,即東(dong) 北亞(ya) 將進入由下一代隱形戰機爭(zheng) 奪天空製空權的新時代。

值得注意的是,據知情人士透露,對於(yu) 中電科十四所突破新型超導單光子激光雷達係統的消息,五角大樓拒絕對此回複。對此,有分析指出,顯然中方研製的超導單光子激光雷達係統已經對美軍(jun) 裝備的大量隱身戰機造成巨大壓力,五角大樓一時想不出任何應對之策。當然,我國能取得如此的成績,也離不開南京大學科研團隊的努力。要知道,超導電子學研究所青年長江學者張蠟寶教授,博士研究課題就是超導單光子探測技術,在吳培亨院士的指導下與(yu) 團隊成員一起攻克了探測器芯片和係統的全部關(guan) 鍵技術,於(yu) 2008年研製出我國第一個(ge) 超導單光子探測器。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探測器的性能指標不斷提高,從(cong) 單元器件到陣列芯片,光學口徑從(cong) 9微米到300微米,儀(yi) 器係統的整體(ti) 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部分指標達到國際領先,已經在衛星激光測距、量子信息、激光通信等多個(ge) 領域實現應用。可以說,在單光子激光雷達係統的研究上,中方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