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初的中國光伏企業(ye) ,出道即巔峰。
20年後的舞台上,都是新的麵孔,但同樣地豔壓群芳。
一樣嗎?不一樣的。
早些年的中國製造業(ye) ,還是以“微笑曲線”底端微薄利潤為(wei) 生,關(guan) 鍵技術受製於(yu) 人,市場依賴出口,看似高大上的光伏無疑也是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鏈悲劇”中的一環。

十幾年的朝夕之間,圍繞技術、市場和政策三條主線的變遷,將曾經金玉其外的“三頭在外”——原材料依賴外國進口、核心技術設備在國外、產(chan) 品主要向外出口,修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
這是一場光伏的苦旅!
1
方興(xing) :來如春夢幾多時
起初,戰爭(zheng) 的號角在歐洲吹響。
2000年,德國頒布《可再生能源法》,對光伏上網電價(jia) 進行政策補貼;2004年修改後的法案中,政府針對太陽能發電,給予為(wei) 期20年、每度電0.45-0.62歐元補貼。
薅資本主義(yi) 羊毛的各路人馬聞風而動,早早接觸過“光明工程”的中國企業(ye) 更是一馬當先。
2001年1月,施正榮創辦無錫尚德,2002年5月正式投產(chan) ,2005年12月在紐交所成功上市。
2006年我國《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實施的時候,施正榮超過黃光裕成為(wei) 中國首富。

巨大的財富效應使光伏產(chan) 業(ye) 成為(wei) 吸引各路資本的黑洞:各地政府豪邁地劃出“新能源產(chan) 業(ye) 區”,以稅收優(you) 惠、用電保障、甚至零地價(jia) 吸引企業(ye) 入駐,構建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銀行貸款也是不遺餘(yu) 力,僅(jin) 國開行給江西賽維、天合光能、英利綠能幾家的授信額度就達到2450億(yi) 元。
短短兩(liang) 三年時間,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光伏企業(ye) 就達到11家,尚德、賽維、英利、天合……組成聲勢浩大的“中國太陽能軍(jun) 團”。

彼時,“三頭在外”的弊端初顯端倪:
市場——90%以上在歐洲;
原材料——缺乏量產(chan) 矽料的技術,主要原材料90%以上產(chan) 自國外;
技術設備——多晶矽核心技術被壟斷在美德日等國手中,諸如晶矽電池全自動絲(si) 網印刷機、自動測試分撿機等生產(chan) 線關(guan) 鍵技術設備都依賴進口。
光伏產(chan) 業(ye) 結構呈現上遊小、下遊大的金字塔結構,但下遊門檻低競爭(zheng) 激烈,所以在利潤分配上是上遊占大頭,尤其是高純度矽料價(jia) 格約占太陽能電池成本的70%以上。換句話說,看似光鮮亮麗(li) 的中企們(men) ,做的不過是“搬運工”和“組裝工”的體(ti) 力活,拿個(ge) 圖紙買(mai) 條生產(chan) 線就能幹了,利潤不高,靠走量賺點辛苦錢。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2009年,保利協鑫帶頭打破桎梏,研發出了冷氫化工藝量產(chan) 矽料,開始擺脫對國外原材料的依賴。這是中國光伏領域的第一次技術變遷。
然而,保利協鑫的技術突破來的晚了,被淹沒在了一片哀嚎聲當中。受08年的金融危機衝(chong) 擊,歐盟不得不降低政策支持力度,歐洲市場開始萎縮,需求大幅下降,恰巧前兩(liang) 年光伏企業(ye) 剛聯合上演了一場產(chan) 能大躍進,光伏產(chan) 品價(jia) 格一路暴跌。
單純幹“體(ti) 力活”的,沒什麽(me) 競爭(zheng) 力,永遠是別人說了算。2009年我國有200多家光伏產(chan) 業(ye) 組件企業(ye) 停產(chan) 或減產(chan) ,保持正常生產(chan) 的企業(ye) 僅(jin) 約70家。

為(wei) 了消化這部分過剩產(chan) 能,2009年7月由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實施“金太陽工程”,對光伏發電進行50%的補貼,偏遠地區更是高達70%。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政府有意識地拉動內(nei) 需,以緩解金融危機的影響,現在回頭看看,這恰好也踏出了擺脫絕對依賴國外市場命門的關(guan) 鍵一步。
政策的本意是,砸錢支持光伏產(chan) 業(ye) 彎道超車,用錢和市場換技術,我們(men) 搞高端製造的一貫套路。但他們(men) 忘了一件事,薅政府羊毛也是一大優(you) 良傳(chuan) 統,整個(ge) 行業(ye) 突然興(xing) 起一波騙補潮,善於(yu) 投機的企業(ye) 家們(men) 紛紛意識到:彎道上錢這麽(me) 多,還超什麽(me) 車啊?
2012年5月,國家電網經營區的四批354個(ge) 金太陽工程項目,隻有157個(ge) 提出接入前期申請,占比僅(jin) 為(wei) 44%,至於(yu) 那剩下56%引人深思。騙補貼、拖工期、以次充好,就是當時最大的無風險投資了。2013年6月,審計署公告當月8家企業(ye) 騙補2.07億(yi) 元,這是證據確鑿的,沒法實錘的隻會(hui) 更多。
2013年,金太陽工程草草收場,隨之落幕的還有光伏暴富的美夢。
2
否極:是非成敗轉頭空
光伏這玩意,在當時屬於(yu) 錦上添花一類,政府補貼多少錢,看心情也看國家經濟狀況,財政一困難就攤手不幹了,不是剛需、沒了補貼,要的人就少了。
2010年歐洲爆發債(zhai) 務危機,需求進一步萎縮,但尚德和它的難兄難弟們(men) 出貨量仍然一路上漲,出現明顯的增收不增利現象。例如無錫尚德,2007年出貨358兆瓦,淨利潤1.43億(yi) 美元。2011年產(chan) 能、出貨量分別達到2400兆瓦和2015兆瓦,卻錄得10億(yi) 美元巨額虧(kui) 損。

2010年光伏行業(ye) 毛利潤率在30%左右,2011年連10%都不到。
“羅馬帝國的衰亡是國家過於(yu) 龐大而自然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結果。繁榮催生腐朽的基礎。征服的範圍越大,導致毀滅的因素就越多。一旦時機或意外事件除去表麵的支撐,這個(ge) 龐大的結構就會(hui) 被自身的重量壓垮。”——英國曆史學家吉本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歐盟的“雙反”,反傾(qing) 銷和反補貼。2011年南海問題升溫,美國在2012年率先對中國光伏企業(ye) 的“雙反”調查,隨後光伏主要市場所在地歐盟也發布了對中國光伏企業(ye) 的“雙反”調查。

滔天洪水裹挾而至,中國幾百億(yi) 幾百億(yi) 的補貼也沒能阻止至暗時刻的到來。

隻看見,成群的中國光伏企業(ye) 像韭菜一樣一片片倒下,從(cong) 設備生產(chan) 、矽材料製造、電池組件加工,產(chan) 業(ye) 鏈上破產(chan) 企業(ye) 超過350家。曾經風光無限的“光伏軍(jun) 團”全部陷入停產(chan) 、半停產(chan) 狀態,11家成員企業(ye) 總負債(zhai) 近1500億(yi) ,深陷泥潭。
2013年3月無錫尚德宣布破產(chan) 重組;同年5月綏化寶利光伏被法院查封;
2014年10月江西賽維在美申請破產(chan) 保護;
2015年10月英利一筆10億(yi) 元債(zhai) 務違約,2016年5月一筆14億(yi) 元債(zhai) 務違約……
大浪淘沙,越是慘烈,越是能看到進步。
隆基股份從(cong) 諾亞(ya) 大洪水中衝(chong) 了出來,2013年隆基掌握拉晶技術和金剛線切割新工藝,在傳(chuan) 統的多晶矽技術之外另辟蹊徑,走出了單晶矽片路線,推廣至全國。這是中國光伏史上第二次技術變遷。
隻是和保利協鑫一樣,隆基的技術突破來的太不是時候,就好像在學校拿了個(ge) 一等獎,回家卻發現家裏破產(chan) 了,無人慶祝、隻有憂愁。
從(cong) 哪裏跌倒,就從(cong) 哪裏爬起來,幾次吃了單一市場依賴過重的大虧(kui) ,總不至於(yu) 還吊死在一棵樹上。“雙反”以後,國內(nei) 企業(ye) 逐步降低了對歐盟市場的出口份額,著重擴大內(nei) 需、發展國內(nei) 市場,對外也開始轉戰日本、澳大利亞(ya) 等新市場。
樂(le) 從(cong) 悲中生,是謂否極泰來。
3
破繭:絕勝煙柳滿皇都
為(wei) 了保留光伏的火種,金太陽工程後,國內(nei) 的光伏政策補貼進入2.0時代。
2013年,發改委發布文件,第一次正式明確分布式光伏的補貼標準,隨後,國家能源局跟進,陸續發布集中式電站三類地區的標杆電價(jia) ,不僅(jin) 點燃了地方政府的投資熱情,同時也讓社會(hui) 資本瘋狂湧入,開啟了中國光伏行業(ye) 的第二輪高增長階段。
到2017年,短短四年時間,中國光伏領域的注冊(ce) 公司從(cong) 不到8000家飆升到7.4萬(wan) 家,平均每年增加1.6萬(wan) 家。
盡管騙補無法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時有發生,可總算是為(wei) 優(you) 質企業(ye) 騰出了一片生存空間。
補貼這件事,說的難聽點就像是養(yang) 蠱,缺技術,我給錢給政策給市場,不管你們(men) 怎麽(me) 搞,隻要最後能跑出一兩(liang) 家大白馬,就是賺到,中國的技術迭代就是這麽(me) 做起來的。汽車、芯片都是這麽(me) 玩的,簡單粗暴,但是不能否認,確實很有效。
2017年,中國光伏在各環節產(chan) 業(ye) 規模占全球比重全部超過50%,絕對的C位。
擲完了骰子,接下來就要看開大還是開小。
2018年5月31日,發改委、財政部、能源局三大部門聯合發布了《關(guan) 於(yu) 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除了常規的降低補貼標準之外,補貼規模被嚴(yan) 格限製。
靴子落地,強者為(wei) 王,弱者出局,騙錢的渣渣灰飛煙滅。
過去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如今時來運轉,倒是享受了一把火中送炭的好處。2018年9月,歐盟宣布結束對長達五年的“雙反”政策,國內(nei) 光伏企業(ye) 紛紛布局確定性更強、收益水平更高的海外市場,來對衝(chong) 531的不利影響。
時隔6年,中國光伏軍(jun) 團再次集體(ti) 出海。這一次,終於(yu) 不一樣了!
2018年,在光伏全產(chan) 業(ye) 鏈普遍降價(jia) 30%以上後,中國光伏組件性價(jia) 比進一步提升,海外需求多點開花,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已具備國際競爭(zheng) 力。全行業(ye) 當年產(chan) 值超過4000億(yi) 元,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在全球光伏產(chan) 業(ye) 各環節中,中國產(chan) 能占比均超過一半:矽料(55%)、矽片(87%)、電池片(69%)、組件(71%);全球光伏行業(ye) 前20強中,中國企業(ye) 獨占16席;前十大企業(ye) 中國公司的數量分別為(wei) :矽料6家、矽片10家、電池片8家、組件8家……
原材料、技術中國已經是遙遙領先,依賴海外市場的情況也大為(wei) 改觀。2019年我國光伏組件出口量66.6GW,占產(chan) 量的67.5%。
幾經曲折,中國光伏的前途終於(yu) 握在了自己手中。
4結語
2020年,碳減排及發展清潔可再生能源成為(wei) 全球範圍內(nei) 各國的一致共識,並且隨著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的嚴(yan) 峻,世界三大經濟體(ti) 達成一致共識。
歐盟方麵,根據近期發布的《2030年氣候目標計劃》,2030年溫室氣體(ti) 減排目標從(cong) 40%提高為(wei) 55%;
美國方麵,拜登政府承諾在2050年之前美國實現100%的清潔能源經濟,並達到淨零碳排放。為(wei) 此拜登還發布了一項2萬(wan) 億(yi) 美元的專(zhuan) 項計劃。按照規劃測算,預計未來5年內(nei) 美國將安裝5億(yi) 塊光伏組件,年均裝機達到42GW;
中國方麵,定調明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zheng) 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zheng) 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20年來,一路翻山越嶺,走過光伏苦旅的中國,以最好的形態迎來了最佳的時代機遇。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