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船煤,在港口排隊卸貨的那幾天,每噸漲了30多塊錢。”從(cong) 事大宗商品貿易20多年的劉輝感慨,大宗商品近一年來的價(jia) 格上漲是他入行以來不多見的。
工人在曹妃甸港通用碼頭卸載煤炭集裝箱。新華社發
一段時間以來,國內(nei) 能源、金屬、農(nong) 產(chan) 品等大宗商品價(jia) 格持續上漲,尤其銅、鋁、鋼材等製造業(ye) 原材料,與(yu) 去年同期相比,期貨價(jia) 格漲幅基本都在50%以上,現貨價(jia) 格也有兩(liang) 位數以上的增長。
以應用範圍最廣的鋼材為(wei) 例,中鋼協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以來鋼價(jia) 屢創新高。3月末,螺紋鋼、中厚板價(jia) 格較1月初分別上漲超過500元/噸、800元/噸。從(cong) 3月中旬開始,鋼材社會(hui) 庫存加速下降,其中螺紋鋼為(wei) 減量最大的品種。
廣泛應用於(yu) 電池、電線、電機等工業(ye) 領域的銅亦是如此。截至4月9日,國內(nei) 銅價(jia) 已達66000元/噸。
這樣的“漲聲”引起高度關(guan) 注。4月8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hui) 召開第五十次會(hui) 議,提出“要保持物價(jia) 基本穩定,特別是關(guan) 注大宗商品價(jia) 格走勢”。
漲價(jia) 的影響也正沿著產(chan) 業(ye) 鏈逐步傳(chuan) 導。
影響麵最大的當屬家電行業(ye) 。國內(nei) 一家電龍頭企業(ye) 負責人指出,家電原材料成本占比超過六成,對銅、鋁、鋼材、塑料等大宗原材料的需求量大。
從(cong) 去年底開始,家電行業(ye) 已集體(ti) 宣布漲價(jia) 。今年一季度,多家龍頭企業(ye) 再次提價(jia) ,如就在3月,美的宣布冰箱價(jia) 格上調10%至15%;昕諾飛旗下“飛利浦”品牌產(chan) 品零售價(jia) 上浮5%至17%;歐司朗LED驅動電源上漲5%,電感鎮流器上漲10%;德力西、正泰電器等家用電器龍頭企業(ye) 也跟隨漲價(jia) ……
汽車也是波及較深的行業(ye) 。“鋼帶、原膠、PVC等主要原材料價(jia) 格較去年同期平均上漲了20%至30%,生產(chan) 成本壓力加大,但產(chan) 品價(jia) 格沒法即時上調。”河北新歐汽車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薑明軍(jun) 說。
作為(wei) 螺紋鋼的最大應用領域,房地產(chan) 企業(ye) 也承受著成本上漲壓力。碧桂園一高管說,螺紋鋼在建安成本中占比較大,好在今年一季度樓市供需兩(liang) 旺,目前鋼材漲價(jia) 對公司經營影響不大。
工人在鞍鋼集團鞍鋼股份煉鋼總廠煉鋼四作業(ye) 區進行生產(chan) 作業(ye) 。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記者觀察認為(wei) ,本輪大宗商品漲價(jia) 主要由三方麵原因造成:
——全球寬鬆的貨幣流動性。去年3月,為(wei) 進一步救市,歐美各國多數采取經濟刺激計劃,寬鬆的貨幣流動性促成了本輪大宗商品的上漲。
——供給側(ce) 收緊。疫情使得全球最大銅生產(chan) 國智利的銅礦產(chan) 能受損,全球最大鐵礦石供應商淡水河穀產(chan) 量縮減,這為(wei) 全球銅和鐵礦石價(jia) 格上漲添了一把火。
——疫情控製結果可期。自去年下半年起,中國經濟率先複蘇,全球疫情逐步好轉。今年以來,隨著各國積極采購疫苗,接種速度不斷加快,全球經濟複蘇預期不斷加強,推高大宗商品需求。
劉輝認為(wei) ,在碳達峰和碳中和背景下,銅、鋁、鋼材的產(chan) 能將進一步縮減,加之國內(nei) 製造業(ye) 複蘇步伐加快、需求旺盛,今年金屬原材料的價(jia) 格仍將維持上行走勢。
麵對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我國製造業(ye) 企業(ye) 通過調整采購策略、控製采購成本、協助供應商資金周轉、優(you) 化供應商結構等方式穩健應對。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我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全球經濟,物價(jia) 走勢客觀上會(hui) 受到外部因素影響。全球流動性寬裕和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可能通過貿易、金融等渠道向國內(nei) 傳(chuan) 導,但這種傳(chuan) 導影響總體(ti) 上是有限的、可控的。
這位負責人說,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主要是由於(yu) 短期供需關(guan) 係變化、流動性寬裕以及投機炒作等多因素交織的結果。目前,大宗商品供需兩(liang) 端並沒有出現整體(ti) 性、趨勢性變化,價(jia) 格不具備長期上漲的基礎。
“銷售方麵積極‘開源’,加大研發新項目新技術,開發新客戶,以此來降低成本增加利潤。”薑明軍(jun) 說,目前公司供應可以得到保障,無斷供風險。為(wei) 控製成本壓力,公司加大自動化程度、優(you) 化生產(chan) 效率、減少庫存積壓、減少原料消耗等來消化成本,並製定了降本3000萬(wan) 元的全員行動目標。
“這是全行業(ye) 麵臨(lin) 的共同問題,這個(ge) 時候拚的不是某一家企業(ye) ,而是整個(ge) 供應鏈的戰鬥力。我們(men) 通過一些工藝和原材料替代,在工藝設計上做一些降本的設計。”他說。
在歐普照明采購經理黃美鬆看來,原材料漲價(jia) 對小企業(ye) 衝(chong) 擊最大,但製造業(ye) 企業(ye) 共處同一供應鏈的大船上,上下遊客戶可以通過集中采購以量換價(jia) 、打造產(chan) 業(ye) 集群等方式探索加強協作、抱團取暖,如此才能共榮共存。(記者戴小河、崔力、謝希瑤、王昆)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