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30·60”碳目標,給清潔能源行業(ye) 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和美好前景。但這種機遇和前景如何變成現實?光伏、儲(chu) 能等細分領域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道路上,麵臨(lin) 著哪些困難和障礙?中國網財經推出係列報道,探討“碳中和”目標下行業(ye) 的機遇與(yu) 挑戰。
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加之不受地理條件限製、平價(jia) 上網等優(you) 勢,光伏發電成為(wei) 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清潔能源中堅力量。自去年9月“30·60”目標提出以來,光伏業(ye) 內(nei) 掀起了一輪大擴產(chan) 。
然而由於(yu) 產(chan) 業(ye) 鏈不同環節的企業(ye) 不約而同擴產(chan) ,各個(ge) 環節的建設周期又存在差異,導致上下遊之間供需矛盾激化,上遊產(chan) 品價(jia) 格跳躍式上漲,供應鏈安全受到挑戰。
麵對這一輪熱潮背後隱藏的風險,行業(ye) 應該如何應對?
行業(ye) 大擴產(chan) 背後的洗牌風險
光伏產(chan) 業(ye) 的發展常常“出人意料”。雖然分析機構和行業(ye) 協會(hui) 每年都會(hui) 做預測,但幾乎每年都預測不準。曾有業(ye) 內(nei) 人士笑稱光伏行業(ye) 市場預測是“世界性難題”。
2020年光伏再次出人意表展現出強大韌性。在這一“疫情之年”,仍然實現了48.2GW國內(nei) 新增裝機量,創近三年新高。
“2020年上半年行業(ye) 對疫情下的市場產(chan) 生了誤判,我們(men) 低估了市場的需求。再加上年尾‘雙碳’目標出來之後,整個(ge) 市場空前高漲,觸發了擴產(chan) 潮。”在2021中國國際清潔能源博覽會(hui) 上,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表示。
曾有媒體(ti) 統計,2020年國內(nei) 13家主要上市光伏公司公布了超過40個(ge) 擴產(chan) 項目,總投資金額為(wei) 2364億(yi) 元。甚至有不少跨行業(ye) 的資本與(yu) 實業(ye) 巨頭躍躍欲試。“比如說矽片環節,有很多橫空出世的玩家進來,而且不是小打小鬧,是帶著規模、實力進來的。”錢晶稱。
在上述博覽會(hui) 中,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如今的場景似曾相識,讓人聯想到十年前的全行業(ye) 擴產(chan) 。“那時候連做羽絨服的企業(ye) 也來做多晶矽。想到這裏,不禁讓我們(men) 這些做行業(ye) 分析的人有些不寒而栗。”十年前的擴產(chan) 潮之後,緊接著就是一輪行業(ye) 洗牌。
光伏製造產(chan) 業(ye) 鏈包括上遊的矽料,以及下遊的矽片、電池片、組件等多個(ge) 環節。這一輪擴產(chan) 潮,幾乎是各個(ge) 環節“齊頭並進”。然而由於(yu) 不同環節的建設周期不同,造成了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之間出現供需失衡。
上遊的多晶矽環節,由於(yu) 屬於(yu) 化工領域,在選址、設備安裝、生產(chan) 等方麵的安全監管方麵有較高要求,是光伏產(chan) 業(ye) 鏈中難度最高的環節,其建設周期與(yu) 光伏產(chan) 業(ye) 鏈其他環節相比要更長。
“去年以來光伏下遊不管是電池還是組件,擴產(chan) 非常快,有些專(zhuan) 家報告預測可能到360 GW、390GW,量是非常大的。”多晶矽製備技術國家實驗室主任嚴(yan) 大洲表示,“這時候大家回過頭一看,作為(wei) 原材料的多晶矽隻能滿足200GW以內(nei) 的需求。有些動作比較快的‘大戶’,就開始簽訂長單。這在某種程度上加重了整個(ge) 行業(ye) 供應鏈的憂慮。”
供不應求之下,多晶矽價(jia) 格從(cong) 今年年初的8-9萬(wan) 元/噸,一路漲到了現在的超14萬(wan) 元/噸。
業(ye) 內(nei) 預計,這一輪擴產(chan) 想實現供需平衡,要到2022年初甚至年中的時候。在這一背景下,企業(ye) 需要從(cong) 供應鏈角度來管控風險。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過程中,如果我們(men) 隻看到需求的旺盛,沒有看到供應的瓶頸,這對企業(ye) 來說,經營風險是非常大的。”正泰新能源總裁陸川表示,“今年甚至未來幾年,究竟哪個(ge) 生產(chan) 環節會(hui) 成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的瓶頸,到底是逆變器決(jue) 定今年裝機量還是由矽料來決(jue) 定,這是我們(men) 需要一起來考慮的問題。”
這一輪大擴產(chan) 之後,行業(ye) 格局會(hui) 發生怎樣的變化?“行業(ye) 洗牌,可能會(hui) 從(cong) 幾年前多晶矽環節轉為(wei) 組件環節的洗牌,對二線企業(ye) 的壓力會(hui) 更大。”錢晶表示,“如果一個(ge) 行業(ye) 技術成熟,先發製人一定是優(you) 勢。但如果技術迭代非常快的話,對於(yu) 這種重資產(chan) 的製造業(ye) 的先發製人,到底是不是優(you) 勢?是一個(ge) 值得探討的問題。”
投資熱潮中保持冷思考
中國光伏行業(ye) 經曆過“大起大落”。從(cong) 2008年經濟危機到2012-2013年歐美雙反,再到2018年“531”新政,幾番冷熱交替,龍頭企業(ye) 們(men) 已經不會(hui) 在風口驟臨(lin) 時頭腦發熱。
按照我國的碳減排路線圖,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將從(cong) 原來能源電力消費的增量“補充”,變為(wei) 能源電力消費增量的“主體(ti) ”。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九次會(hui) 議也提出,“十四五”期間將“構建以新能源為(wei) 主體(ti) 的新型電力係統”。
在上述博覽會(hui) 中,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未來“主體(ti) 能源”的地位和前景,使光伏人終於(yu) 有了“當家”的感覺。但越是這樣,越要有敬畏之心。
“過去可能是小打小鬧,但是今天,光伏將慢慢成為(wei) 能源的‘基座’。這種情況下,光伏人應該沉下心來,把穩健與(yu) 可靠放在第一位。”隆基樂(le) 葉高級副總裁佘海峰表示,“在產(chan) 品質量和設計方麵,要關(guan) 注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不去做嘩眾(zhong) 取寵的事情。”
此外,他還強調光伏企業(ye) 要保持穩健的財務策略。“一個(ge) 長生命周期的產(chan) 品,對於(yu) 客戶來說,最好的質保就是公司的可持續經營能力。能夠在市場上長期生存,跑贏產(chan) 品的生命周期。”
隨著多晶矽的持續漲價(jia) ,不少資本方看中了這一領域。但是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給“蠢蠢欲動”想要進入的企業(ye) 和資本潑了冷水。
“現在大家看到多晶矽漲價(jia) ,但在去年6、7月份之前,多晶矽的價(jia) 格還是非常低的。”嚴(yan) 大洲介紹,多晶矽企業(ye) 曾經連續多年麵臨(lin) 生存困難。2009年時國內(nei) 多晶矽企業(ye) 曾有55家,2018年“531”政策之前是22家,到現在是10家。隻有少數布局在新疆、內(nei) 蒙、四川、雲(yun) 南等電價(jia) 低的地方的多晶矽企業(ye) ,生存了下來。
“盲目擴產(chan) 是沒有必要的,因為(wei) 大家吃的苦頭太多了。尤其搞多晶矽的,‘好兩(liang) 年、苦五年’,是正常現象。”嚴(yan) 大洲表示,“要敬畏安全,要謹小慎微地去做;不要圖快,圖快就會(hui) 帶來安全隱患,可能會(hui) 付出重大代價(jia) 。”
在構建新型電力係統中“主動作為(wei) ”
需求擴張、行業(ye) 擴產(chan) ,似乎是題中應有之義(yi) 。但在擴產(chan) 之外,有人看到了機遇,有人看到了挑戰,也有人在思考“除了擴產(chan) ,我們(men) 還能做什麽(me) ”。
對於(yu) 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九次會(hui) 議提出的“構建以新能源為(wei) 主體(ti) 的新型電力係統”,光伏業(ye) 內(nei) 都非常期待,並且開始思考如何參與(yu) 其中。
國家電投集團戰略規劃部戰略管理處處長李鵬認為(wei) ,光伏行業(ye) 一定要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研究在未來的新型電力係統當中的定位和需求。“對於(yu) 光伏與(yu) 風電等波動性電源來說,如果將來要實現穩定可靠的供電,可能現有的電網物理架構與(yu) 運行機理,都會(hui) 發生顛覆性的變化。”他表示,“光伏如何實現可靠穩定的供電,也就是如何實現真正的主力能源作用,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到底什麽(me) 樣的係統稱之為(wei) 新型電力係統?電力電子化。將來電力係統的構成可能是大量的電力電子裝備。這時候整個(ge) 電力係統的原理、控製、安全等這些方麵都需要去重構。”陽光電源高級副總裁趙為(wei) 表示,“這本身對光伏行業(ye) 是非常大的挑戰。不過從(cong) 另外一個(ge) 角度來講,還有時間,我們(men) 可以接受挑戰。”
“我們(men) 都在期盼著新型電力係統的到來。那麽(me) 是不是要想一下,我們(men) 在其中能做什麽(me) ?隻是守株待兔,等著別人把新型電力係統劃給我們(men) 嗎?”錢晶表示,“所以我們(men) 組件製造企業(ye) 要想‘除了擴產(chan) ,我還能做什麽(me) ,還會(hui) 做什麽(me) ’。如果這個(ge) 問題想通了,挑戰就是機遇了。”
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蔣莉萍認為(wei) ,光伏行業(ye) 在構建新型電力係統的過程中,可以主動作為(wei) 。“光伏行業(ye) 必須要進入角色,進入作為(wei) ‘主力隊員’的角色,做應該做的事情。”
“以新能源為(wei) 主體(ti) 的電力係統,一定不存在再去討論新能源的消納問題了。”她表示,到時候這個(ge) 係統就是新能源來“養(yang) 家”。“大家要主動作為(wei) ,在主體(ti) 能源定位下,不是等著被消納,而是作為(wei) 主力,去保障用戶安全可持續和盡量低成本的電力供應。”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