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安森美半導體(ti) 和艾邁斯半導體(ti) 都用紅外技術和dToF測距;而Sense和艾邁斯半導體(ti) 又不約而同采用了VCSEL;三家公司都采用麵陣閃光;隻有SiPM是個(ge) 唯一,那就是安森美半導體(ti) 。值得一提的是,安森美半導體(ti) 的激光雷達探測器單點、線陣和麵陣都有,客戶可以各取所需。
別以為(wei) 特斯拉要上激光雷達。
前不久,佛羅裏達州棕櫚灘,一輛特斯拉Model Y車頂架上了Luminar激光雷達,使後者股票一度上漲。據推測,原因之一是特斯拉在對基於(yu) 視覺的全自動駕駛方法進行基準測試。而最近從(cong) 特斯拉離職的法律副總裁Al Prescott正是去了Luminar。
不過,今天要聊的還不是這家由95後Austin Russell在2012年創辦的公司,因為(wei) 我並不看好這個(ge) 根本沒有量產(chan) ,隻靠炒作固態激光雷達,卻頂多是個(ge) 半固態的上市公司。事實上,激光雷達公司背後都有半導體(ti) 廠商的身影,合作正在加快激光雷達的商用落地。
激光雷達之於(yu) 汽車應用
在汽車應用中,激光雷達可改善安全和駕駛員輔助係統(ADAS),包括車道保持和交通堵塞輔助功能,還可用於(yu) 全自動駕駛駕駛,如無人運輸,實時安全地實現導航。根據Yole的數據,汽車應用預計將成為(wei) 激光雷達的重要驅動力,2019年至2025年期間將實現18億(yi) 美元的增長。
近年來,激光雷達在汽車應用中越來越受歡迎,一些更穩定成熟的低成本車規級產(chan) 品正逐漸形成量產(chan) 規模。
艾邁斯半導體(ti) (ams)現場應用工程師Spencer Bai表示:“讓汽車能夠‘看到’環境非常關(guan) 鍵,L3以上需要用激光雷達。當前的駕駛員輔助係統(ADAS)依賴攝像頭、雷達或兩(liang) 者的組合,沒有一種單獨或組合能夠為(wei) 自動駕駛提供令人滿意的性能。”
他認為(wei) ,未來人的監督要由傳(chuan) 感器冗餘(yu) 來接管。激光雷達的引入將使全自動駕駛成為(wei) 可能,因為(wei) 它是唯一一種能夠精確確定車輛在地圖上位置、實現遠程目標檢測和識別的技術。激光雷達與(yu) 攝像頭、雷達及V2X融合才能有足夠的冗餘(yu) 。
安森美半導體(ti) 智能感知部中國區圖像應用工程主管錢團結博士認為(wei) ,相比其他傳(chuan) 感器,激光雷達在探測距離及角度和深度分辨率等方麵優(you) 勢明顯。這些優(you) 勢源於(yu) 激光雷達核心組件技術的進步,芯片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可以節省更多發射功率或探測更遠距離,配合先進的高功率、高效率光源發射器以及後端信號處理電路及成熟算法,在自身尺寸變小的同時,激光雷達整體(ti) 性能也在大幅度提升,更能適應車載環境的實際應用。
他表示,近年來,SiPM技術發展勢頭強勁,由於(yu) 具有功能獨特,已成為(wei) 市場上深度感知應用的首選技術。SiPM能在明亮陽光條件下長距離提供最佳信噪比。其他優(you) 勢包括較低的電源偏置和溫度變化敏感性,是使用傳(chuan) 統APD的係統的理想升級選擇。
Sense Photonics首席技術官Hod Finkelstein則表示,激光雷達是實現L3-L5自動駕駛所需傳(chuan) 感器融合的關(guan) 鍵組件。激光雷達可提供高分辨率深度數據,提升目標識別能力,這是單獨的雷達或相機不可能實現的。
他認為(wei) ,汽車中實際使用的旋轉式激光雷達會(hui) 因內(nei) 部軸承問題頻繁出現故障,必須翻新或更換。此外,無論是旋轉還是基於(yu) MEMS的產(chan) 品,在高振幅振動脈衝(chong) (車輛使用)中都難以保持深度精度。因此,隻有完全不需要掃描的架構才是實現量產(chan) 市場的最佳長期架構。過去,為(wei) 了擴展ADAS和AV的小眾(zhong) 汽車研發項目,激光雷達難以滿足汽車可接受的係統成本、封裝和可靠性要求,現在情況已經改觀。
安森美半導體(ti) 技術多位一體(ti)
為(wei) 了滿足激光雷達更遠距離要求,實現超低目標反射率探測,抑製環境光等噪聲,同時大幅度降低整體(ti) 成本,安森美半導體(ti) 基於(yu) 矽基單光子探測器芯片,大力推廣基於(yu) 矽光電倍增管(SiPM)探測器+近紅外(NIR)波長+直接飛行時間(dToF)的激光雷達方案。

dToF測距原理框圖
SiPM和SPAD(單光子雪崩二極管)探測器是2018年收購SensL所得。SiPM是一種建立在SPAD上的探測器,對單個(ge) 光子非常敏感,能夠在陽光直射環境條件下工作,有助於(yu) 係統探測到最遠的物體(ti) ,即使反射率最小。基於(yu) SPAD陣列的飛行時間圖像傳(chuan) 感器可以實現高分辨率4D成像,從(cong) 場景中的所有點同時捕獲深度數據和強度。
目前,SiPM和SPAD技術已成為(wei) 實現激光雷達係統中接收器功能的關(guan) 鍵,這兩(liang) 種光電探測器類型均基於(yu) 蓋革模式(Geiger mode,隻適用於(yu) 單光子計數的模式),有助於(yu) 實現符合車規、高增益、低成本、尺寸緊湊的傳(chuan) 感器,適用於(yu) 汽車長距離激光雷達的微光探測場景,提供業(ye) 界最高靈敏度、最佳一致性和低噪聲的產(chan) 品。
通過對比可以看到,PIN二極管、APD陣列、SPAD陣列、SiPM陣列還是有很大不同。
與(yu) 已有APD產(chan) 品相比,SiPM和SPAD技術具有高靈敏度(2000倍)、更高增益(1萬(wan) 倍)、更低供電電壓(約32V)及最佳一致性等優(you) 勢。另一個(ge) 優(you) 勢是一開始就從(cong) 汽車認證入手設計光電探測器及其封裝,並采用主流大批量CMOS工藝製造,成本低,可靠性高。除了光電探測器以外,安森美半導體(ti) 還提供激光係統中符合車規的驅動芯片、電源芯片、放大器和讀出芯片等整體(ti) 係統硬件方案,以及經驗證的激光雷達模型仿真數據等,有助於(yu) 客戶掌握新技術,讓產(chan) 品快速落地。
3月,安森美半導體(ti) 發布了用於(yu) 激光雷達應用的全球首款車規認證SiPM陣列ArrayRDM-0112A20-QFN,為(wei) 激光雷達量產(chan) 鋪平了道路。它是一款單片1×12 SiPM像素陣列,可實現NIR高靈敏度,在905nm達到領先業(ye) 界的18.5%的光子探測效率(PDE)。SiPM的高內(nei) 部增益使其靈敏度可達到單光子水平,與(yu) 高PDE結合可以檢測最微弱的返回信號。即使是低反射率目標,也能探測到更遠的距離(300米以上),為(wei) 車輛贏得更多應對意外障礙的時間。
錢博士解釋說,ArrayRDM-0112A20-QFN是單片線陣SiPM探測器,曝光采用的是全局快門方式,12個(ge) 點完全獨立,可以在給定時間裏各自接受自己區域的光子後輸出脈衝(chong) 。
據介紹,目前,一些主流激光雷達廠家都在積極引入采用SiPM探測器的激光雷達,已經有部分廠家開始量產(chan) 。采用ArrayRDM-0112A20-QFN線陣芯片的激光雷達也將於(yu) 今年量產(chan) 。
安森美半導體(ti) 還有一款400×100像素SPAD麵陣陣列芯片Pandion,采用卷簾快門讀出,不僅(jin) 有圖像信息,還可提供點雲(yun) 信息。全球包括中國知名激光雷達公司都在用這款器件開發產(chan) 品,今年會(hui) 有一些量產(chan) 激光雷達上車。
Sense的“照明”模式很獨特
年初,Sense Photonics展示了適於(yu) 大眾(zhong) 市場汽車應用的全球首款940nm全局快門閃光(像照明)激光雷達。Hod Finkelstein說:“我們(men) 已經實現了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一度認為(wei) 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並通過Sense Illuminator、Sense Silicon和我們(men) 最先進的信號處理技術創造了一個(ge) 革命性的新架構,使數據輸出小型化,一舉(ju) 解決(jue) 了主機廠、Tier 1和Robotaxi公司一直以來擔心的激光雷達功能不足的問題。”
Sense的所謂“照明”是讓15000個(ge) VCSEL陣列同時閃光,照亮其SPAD接收器上的140000像素。安裝在曲麵上的VCSEL可擴大視野,30度水平場最大200米射程采用表麵貼裝扁平芯片實現。
傳(chuan) 統激光雷達是使用現成的激光組件,用紅外線照亮一列或一排光點,然後以機械方式掃描場景,以覆蓋所需的全部視野(FOV)。由於(yu) 不能捕獲全幀數據,必須跟蹤每幀返回的每個(ge) 像素的時間戳。如果高速車輛在該幀內(nei) 移動,還要使用該信息來校正運動模糊。
傳(chuan) 統方法掃描的不是所需視場,必須將激光光點移到整個(ge) 視場以實現全覆蓋。這會(hui) 導致射程、分辨率、幀速率和視野之間的取舍,還增加了係統複雜性和昂貴的光學元件,在裝配過程中需要繁瑣的校準。因此,它高成本傳(chuan) 感器的方案,還存在許多潛在故障點。
傳(chuan) 統技術是依賴低效的邊緣發射激光二極管或高成本光纖激光器,Sense的晶圓級製造的垂直腔麵發射激光器(VCSEL)陣列可將每個(ge) 芯片尺寸縮小到小於(yu) 頭發絲(si) 的寬度。其閃光架構無需在發射器與(yu) 接收器之間進行精細對準,可在振動條件下保持傳(chuan) 感器校準和深度精度。隻需簡單改變光學器件就能按需調節平台,是第一款能夠以同一架構提供短距離和長距離功能的平台。
看看這些陣列是怎麽(me) 構建的,首先在晶圓上生長數百萬(wan) 個(ge) VCSEL,然後使用微轉移打印(MTP)專(zhuan) 利技術在熱傳(chuan) 導柔性基板上一次“印刷”數千個(ge) VCSEL,能夠輸出千瓦的峰值光功率,同時保持Class 1眼睛安全,消耗平均功率非常小。
Illuminator還具有獨特靈活屬性,可通過控製其彎曲量來定製水平視野。陣列上每個(ge) 芯片工作波長為(wei) 940nm,其太陽通量輸出非常小,可消除來陽光幹擾。
據介紹,一些主機廠和Tier 1正在評估Sense的係統,預計2021年中可以上市,2024年底開始量產(chan) ,估計產(chan) 品成本為(wei) 數百美元。
艾邁斯半導體(ti) VCSEL+SPAD組合
今年5月,長城汽車開始搭載ibeoNEXT固態激光雷達,其核心組成部分特定光源VCSEL是艾邁斯半導體(ti) 的技術。128×80的VCSEL陣列(10240個(ge) )利用閃光平行生成垂直線掃描,由光學透鏡組件調整視野和範圍,最長距離250米,涵蓋狹窄的12度水平視野,最寬視場為(wei) 60度。
專(zhuan) 門優(you) 化的VCSEL陣列具備出色的功率密度、轉換效率和間距。通過集成功能性安全標準提供增強功能和護眼功能,實現高可靠性。VCSEL為(wei) 布局設計留有極大的靈活性,包括像素大小、尺寸和間距,以及特定的可尋址功能。
據介紹,在掃描式和泛光麵陣式激光雷達應用中,大功率VCSEL不易受單個(ge) 發射器故障的影響,在工作溫度範圍內(nei) 更加穩定,且易於(yu) 集成。

VCSEL技術原理
艾邁斯半導體(ti) 的VCSEL比其他類型光源具有特殊優(you) 勢,其較窄的波長帶寬(特別是溫度)可在接收器處進行更有效濾波,提高信噪比。由於(yu) 發射的是垂直圓柱形光束,集成到係統中更加簡單。VCSEL陣列通常由50-10k單個(ge) 發射器組成,與(yu) 隻有1-3個(ge) 發射器的典型EEL(邊緣發射器)相比,單個(ge) 發射器故障的影響非常有限。
他承認,由於(yu) 激光雷達是一項新興(xing) 技術,其成熟度、成本和體(ti) 積仍有待改進,但VCSEL組合有助於(yu) 客戶在三個(ge) 方麵實現階躍功能改進。
與(yu) 其他類型激光器相比,VCSEL有許多優(you) 點:
表麵發射(非邊緣發射),在可尋址陣列中提供設計靈活性
解決(jue) 激光波長的低溫依賴性
優(you) 異的可靠性
晶圓級製造工藝
艾邁斯半導體(ti) VCSEL技術包括外延結構和芯片設計、外延生長、前端和後端處理、封裝以及高級測試和模擬。
艾邁斯半導體(ti) 采用dToF感測技術,利用光源和接收器進行遠程目標探測和測距,計算發送和接收的光脈衝(chong) 之間的時間即可得出距離。這方麵與(yu) 安森美半導體(ti) 的方案相仿。
dToF傳(chuan) 感器基於(yu) SPAD像素設計和具有極窄脈衝(chong) 寬度的時間數字轉換轉換器(TDC),實時測量VCSEL發射並從(cong) 物體(ti) 反射的紅外射線的飛行時間。低功耗飛行時間傳(chuan) 感技術有助於(yu) 主機係統精確、高速地測量距離。
艾邁斯半導體(ti) 還開發了一種複雜直方圖數據和智能軟件算法,可以使ToF傳(chuan) 感器檢測並抵消覆蓋玻璃反射的影響,包括汙漬引起的串擾,也可以容納較大的氣隙;可以獨立於(yu) 對象顏色、反射率和紋理實現精確距離檢測;還可以測量視野中多個(ge) 物體(ti) 間的距離。
技術開始趨同
雖然這幾家公司在激光照射模式方麵各有千秋,但接收器芯片技術方麵如出一轍,都采用了SPAD;安森美半導體(ti) 和艾邁斯半導體(ti) 都用紅外技術和dToF測距;而Sense和艾邁斯半導體(ti) 又不約而同采用了VCSEL;三家公司都采用麵陣閃光;隻有SiPM是個(ge) 唯一,那就是安森美半導體(ti) 。值得一提的是,安森美半導體(ti) 的激光雷達探測器單點、線陣和麵陣都有,客戶可以各取所需。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