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達林業(ye) 數據
文章開始前,我們(men) 必須知道:市麵上無論哪個(ge) 波長的無人機激光雷達,都穿不透物體(ti) 。如果能穿透,一是對自然和人體(ti) 是一種破壞(想象X光照射),二是我們(men) 做激光雷達的目的就是對物體(ti) 表麵進行測量,失去原來的意義(yi) 。本篇討論的是離散回波激光雷達,全波形激光不在本篇討論範圍內(nei) 。
我們(men) 完全可以把激光雷達想象成一個(ge) 手電筒,手電筒特性有三種特性:亮度,發射範圍,發射距離。亮度對應的是激光雷達功率,發射範圍對應的是光束發散角,發射距離跟波長有很大的關(guan) 係。市麵上的大部分雷達都是機械旋轉式的雷達,具有多個(ge) 發射和接收器,因此激光雷達的特性還有掃描頻率,這兩(liang) 個(ge) 參數與(yu) 點密度息息相關(guan) 。
當然我們(men) 激光雷達除了發射以外,還有記錄的功能,也就是我們(men) 需要把照射出去的光通過接收器接收,這就涉及到我們(men) 雷達的回波次數。
手電筒的發散
一、光斑大小與(yu) 點密度
1.1 光斑形狀的計算及其影響
光斑的大小與(yu) “光束發散角度(Beam divergence)”有關(guan) 。光束發散角與(yu) 激光發射器的直徑和波長有著緊密的聯係。
光斑大小與(yu) 光束發散角度的關(guan) 係
上述因為(wei) 可以表述為(wei) :光束發散角與(yu) 波長成正相關(guan) ,與(yu) 激光發射器直徑成負相關(guan) 。
激光雷達的光束發散角的單位為(wei) mrad(毫弧度),1毫弧度也就是0.001弧度,約等於(yu) 0.057°。1 mrad的意思就是,測距每增加100m,光斑直徑為(wei) 100mm。光束發散角與(yu) 光斑大小的關(guan) 係如下圖所示。
由於(yu) 一般的光束發散角比較小,弧長就約等於(yu) 弦長,弦長就是光斑直徑,因此:
光斑直徑=光束發散角*R
我們(men) 這裏以DJI-L1和RIEGL VUX-1UAV為(wei) 例進行計算。
1)DJI-L1的光斑大小及影響
DJI-L1的光束發散角為(wei) ,0.03°(橫向)×0.28°(縱向),測距100m時,光斑為(wei) 52mm×491mm的橢圓形,即如下圖所示的形狀。
DJI-L1光斑形狀
這是一種長條形的光斑,一般這種形狀對於(yu) 長條形的物體(ti) 具有很好的識別能力,比如電力線,因此DJI-L1的主戰場個(ge) 人覺得還是電力行業(ye) 比較合適。
DJI-L1的光斑如此之大,當測量範圍內(nei) 的地形很複雜時,把光斑內(nei) 的信號轉換成一個(ge) 信號返回接收器就會(hui) 有信息損失。舉(ju) 個(ge) 例子,如果L1是單航帶,測量了一個(ge) 房屋,由於(yu) 光斑直徑在航線方向很大,測量的一個(ge) 垂直於(yu) 航線方向的物體(ti) (譬如圍牆,女兒(er) 牆等)可能就會(hui) 有很大的形變。
DJI-L1用在林業(ye) 上,我覺得可能並不適合。在樹木密集的地方,小光斑雷達很容易就從(cong) 小縫隙穿下去,而L1不能,隻能通過多回波,多次測量才可能達到地麵(有一定概率測不到)。
2)RIEGL VUX-1UAV的光斑大小及影響
另外一款比較常見的機載雷達:RIEGL VUX-1UAV,他的光束發散角為(wei) :0.5mrad,因此測距100m時,光斑直徑為(wei) 50mm×50mm的圓形。
RIEGL VUX-1UAV 光斑形狀
該激光雷達光斑小且橫向和縱向直徑一致,因此不會(hui) 存在精度的差異。且光斑較小,更容易穿透林子直達地麵,獲得地麵點,因此更適合林區的地形測繪。
1.2 DJI-L1 與(yu) RIEGL VUX-1UAV點密度計算
我們(men) 激光它是以點陣的形式對目標進行掃描,因此點密度的大小決(jue) 定他對目標物體(ti) 的描繪能力。點密度計算時,兩(liang) 種設備的航高均為(wei) 為(wei) 100米,重疊率50%,回波次數均為(wei) 該儀(yi) 器的最大值。
(1)DJI-L1點密度
我們(men) 以測繪精度最高的重複掃描儀(yi) 模式來進行計算。L1的掃描方式如下:
DJI-L1重複掃描方式
由三角形定理可以得到單掃描長度為(wei) 140m,掃描寬度為(wei) 8m。則在1s內(nei) ,飛行的區域為(wei) 1400㎡。
我們(men) 以L1的最高掃描頻率240KHZ,回波次數為(wei) 3,則計算的點密度為(wei) ,1028點/平方米,點間隔為(wei) 3cm。
DJI-L1點密度理論最大值
(2)RIEGL VUX-1UAV點密度
RIEGL VUX-1UAV的參數如下表所示,該雷達的FOV為(wei) 75°。我們(men) 以550KHZ,full power進行采集時,最大回波數為(wei) 4個(ge) 。
RIEGL VUX-1UAV性能參數
計算公式跟L1的一樣,我這裏直接給結果:2875點/平方米,點間隔2cm。
上述兩(liang) 種的點密度已經大大滿足於(yu) 森林調查的需要。
1.3 光斑大小與(yu) 點間隔的相互作用
如下圖所示:紅色的為(wei) 光斑,從(cong) 左到右依次是,光斑大小與(yu) 點間隔一致,大於(yu) 點間隔,小於(yu) 點間隔。
光斑大小與(yu) 點間隔
當點間隔小於(yu) 光斑直徑時(中間),雷達係統不能很好的區分光斑返回信號,造成低的信噪比。
當點間隔大於(yu) 光斑直徑的時候,雖然能夠很好的區分點信號,但是需要光斑直徑就必須很小,市麵上光斑小的價(jia) 格都不菲,比如Velodyne係列。
激光雷達光束發散角與(yu) 價(jia) 格
結論:小光斑,高點密度適合林區作業(ye) 。
二、激光雷達發射與(yu) 接收功率
我們(men) 似乎很少去討論激光雷達的功率,這是我們(men) 經常忽略的一些項目。我們(men) 平時用手電筒的時候,希望照得更亮,因此隻有買(mai) 瓦數大一點的,這樣我們(men) 才能發現更多細節。激光雷達也同樣如此。不過儀(yi) 器銷售商一般不會(hui) 提供該參數,但是我們(men) 可以憑借激光雷達的耗電功率去判斷我們(men) 雷達的發射功率(當然廠家給的是整體(ti) 功率,但是一般來說雷達是最耗電的)。比如下麵兩(liang) 款雷達係統的功率。
譬如L1:
RIEGL VUX-1UAV:
在《激光雷達生態應用——理論、方法及實例》一書(shu) 中,我們(men) 有以下公式。
其中:
可以發現,要想得到很好的接收功率,我們(men) 可以減小光束發散角,提高接收器直徑,這也是昂貴的激光雷達所具備的。
結論:更大的發射功率,意味著我們(men) 可以有更大的接收功率,我們(men) 就更容易記錄目標物體(ti) ,得到更多的細節,對森林的結構反映就更加完整。
三、多回波
多回波的定義(yi) 就是一束回波在傳(chuan) 播路徑上遇到阻礙會(hui) 返回一部分,然後其餘(yu) 的部分再繼續傳(chuan) 播,直到雷達信息達到地麵。
激光雷達多回波
多回波對激光雷達在林業(ye) 上的應用是關(guan) 鍵的,單回波碰到樹頂大部分基本就返回了,其餘(yu) 的通過空隙穿透至地麵,缺少對森林結構的精確反映。感謝L1有三次回波,我們(men) 可以記錄樹頂,樹幹,地麵等信息,對於(yu) 森林結構就描繪的更加精確。
是不是回波越多越好呢,當然不是,回波太多的話需要你的接收器的性能和算法足夠好,能夠分析不同回波信號。
結論:多回波對激光雷達森林應用起到了一個(ge) 關(guan) 鍵作用。
四、掃描頻率(脈衝(chong) 重複頻率)
我們(men) 可以看一下RIEGL VUX-1UAV的一張表,我們(men) 可以發現,隨著掃描頻率的增加,回波次數減小,相應的測量距離也會(hui) 減小。主要原因在於(yu) 隨著測量距離的增加,光的傳(chuan) 播時間增加了,因此脈衝(chong) 重複頻率必然需要降低才能正確的進行記錄數據。測量頻率的增加導致記錄數據的間隔時間就減小,分析和記錄多回波的能力就下降。
掃描頻率
結論:因此要達到一個(ge) 好的測量效果,必須綜合考慮現場的情況,靈活應用掃描頻率。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