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至18日,兩(liang) 年一次的全國光學大會(hui) 在國防科技大學舉(ju) 行。此次活動旨在促進光學與(yu) 光學工程領域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推進軍(jun) 地學術交流和軍(jun) 民融合式發展。
開幕式上,許祖彥院士以一場題為(wei) 《新型中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ti) 與(yu) 激光源》的報告,拉開了大會(hui) 研討光學研究新進展的序幕。2012年度“王大珩光學獎”的兩(liang) 位得主——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李傳(chuan) 鋒、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劉雪明,也分別向大家介紹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
此次大會(hui) 的亮點之一就是首次和美國光學學會(hui) 合作,其中第19個(ge) 專(zhuan) 題就是中國光學學會(hui) 和美國光學學會(hui) 共同舉(ju) 辦的光學教育課程專(zhuan) 題,這也是全國光學大會(hui) 首次設置國際合作專(zhuan) 題分會(hui) 場。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顯示了我國光學發展得到世界認可。
記者了解到,承辦此次大會(hui) 的國防科技大學光電科學與(yu) 工程學院,是我軍(jun) 光電學科人才培養(yang) 和科學研究的主陣地,近年來在激光陀螺、大功率光纖激光以及光纖信息技術等方麵做出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得到了國內(nei) 外專(zhuan) 家的認可。同時,這些項目也在逐漸進行技術轉化,並投向民用。由該院研製的激光陀螺已經在國內(nei) 4家單位上生產(chan) 線,成為(wei) 軍(jun) 民融合式發展的典範。
學術會(hui) 議期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20多家國內(nei) 外著名企業(ye) 還在國防科技大學舉(ju) 辦了光電產(chan) 品展覽,為(wei) 光學及光學工程領域的教學科研人員和商務人士搭建起了產(chan) 學研有效對接的橋梁。同時,該校也向全體(ti) 參會(hui) 人員開放了光電科學與(yu) 工程各研究方向的實驗室,有力推動了軍(jun) 地學術交流。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