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zhong) 多投資者奔著3D打印“錢”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希望能從(cong) 這個(ge) 新興(xing) 的科技產(chan) 業(ye) 中分得一杯羹。然而,持續升溫的熱潮背後,3D打印在國內(nei) 的真實情況是“看多買(mai) 少”,消費者並不買(mai) 賬。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3D打印的現實並沒有想象中美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錢”景可預期,但暫不明晰
如果你喜愛看電影,那麽(me) 對《碟中諜4》中的這個(ge) 鏡頭肯定有印象:特工用3D打印技術在短時間內(nei) 製作了一個(ge) 和真人相貌一樣的麵具。於(yu) 是,略帶科幻色彩的3D打印技術給了人們(men) 無限的遐想空間:要結婚啦?打印一座別墅做新居;想買(mai) 新車?打印一台蘭(lan) 博基尼跑車;不小心淘寶過猛被“剁手”啦?打印一隻手接上;在家裏沒準會(hui) 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廚房裏沒肉了,你快打印兩(liang) 斤出來!”海量溫馨場景,未來生活似乎無限美好。
不過,電影距離現實還有一段距離,3D打印也沒有那麽(me) 神奇。從(cong) 技術層麵說,它就是一種快速成型技術——以數字模型文件為(wei) 基礎,以塑料或粉末狀金屬等可粘合材料為(wei) 原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ti) 。1986年,美國人Charles Hull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3D打印機,他所成立的3D Systems公司也成為(wei) 美國3D打印產(chan) 業(ye) 的巨頭。9年後,北京一家公司研發出了國內(nei) 首台快速成型機。
在2014年9月廣州市全國科普日的活動現場,有一件“神器”引來許多家長孩子的圍觀,按下啟動鍵後,機器便一點點地吐出塑料最後形成一個(ge) 逼真的刺蝟玩具,這就是“桌麵級”家用3D打印機。由於(yu) 概念新穎,外形時尚,又可以“培養(yang) 孩子動手能力”,家用3D打印機迅速引起了普通消費者的關(guan) 注。
隨著市場宣傳(chuan) 的增多,3D打印的概念也正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現在,在京東(dong) 、淘寶等電商平台上就能買(mai) 到這類“桌麵級別”的3D打印機,價(jia) 格從(cong) 幾千元到幾萬(wan) 元不等。
但是,除了價(jia) 格高,3D打印畢竟是技術活,其核心在於(yu) 數據模型文件,而目前這些數據資料在網上非常有限,暫時還滿足不了大部分人的個(ge) 性化需求。同時,如果消費者希望自己動手設計,還要學習(xi) 專(zhuan) 門的設計軟件。
此外,打印所需的材料也是價(jia) 格偏高,以3D打印普遍使用的塑料為(wei) 例,市場價(jia) 一般在每千克250元。目前國內(nei) 家用3D打印機隻能用一種顏色的塑料打印,還停留在“造型”階段,“造色”技術尚未成熟。
“購買(mai) 桌麵3D打印機的多數是一些設計愛好者或者用於(yu) 教學的學校,家庭消費目前還比較少。”中國科學院旗下研發3D打印技術的廣州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中科廣電)先進製造事業(ye) 部負責人王宏偉(wei) 表示。
美國調查機構Wohlers Associates的一項報告顯示,價(jia) 格低於(yu) 5000美元的桌麵級民用3D打印機市場,2008-2011年4年間,平均每年增長高達346%。相較美國市場,中國民用3D打印市場的規模則是“九牛一毛”。
投資成本高,嚇跑“土豪”
“目前很多人都認為(wei) 3D打印是萬(wan) 能的,但事實並非如此。”王宏偉(wei) 說,目前他正在為(wei) 客戶打印一個(ge) 模具樣板。“很多訂單都在找我們(men) 打印樣板”。
在此之前,國內(nei) 的3D打印機數量很少,大多集中在工業(ye) 設計師和電子產(chan) 品愛好者手中,他們(men) 主要用來打印像珠寶、玩具、工具、廚房用品之類的東(dong) 西。
據了解,在工業(ye) 應用領域,3D打印技術多用在打印樣本上,即快速呈現設計師的構思,而非直接用於(yu) 生產(chan) 。不同於(yu) 傳(chuan) 統工藝的“設計—模具—生產(chan) ”流程,3D打印直接從(cong) 設計到生產(chan) ,這也決(jue) 定了3D打印在製造樣板時的高效率,畢竟打印一個(ge) 塑料模型隻需要3-4個(ge) 小時。
不過,相比製造業(ye) 發達的德國,中國3D打印的工業(ye) 應用還處於(yu) 萌芽階段。“製造業(ye) 是一環緊扣一環的流水線,想將3D打印應用到流水線進行規模化生產(chan) ,可能還要好些年以後。”亞(ya) 洲製造業(ye) 協會(hui) 首席執行官羅軍(jun) 表示。
近兩(liang) 年,不少工廠的負責人或者投資者開始了解3D打印,並希望投資該領域,不過,大部分投資者在聽到器材的價(jia) 格後都撤退了。筆記本電腦大小的桌麵級3D打印機,價(jia) 格數千元,而微波爐大小和衣櫃大小的3D打印機可以用於(yu) 工業(ye) 設計,但前者價(jia) 格數萬(wan) 元,後者高達數百萬(wan) 元。
專(zhuan) 家表示,很多投資者都認為(wei) 投資幾十萬(wan) 元、幾百萬(wan) 元就足夠,但其實3D打印機單純機器就要好幾百萬(wan) 元,國外進口的甚至要上千萬(wan) 元,金屬原料也要數千元1公斤,因此,“這個(ge) 行業(ye) 如果不按‘億(yi) 元’來投資,估計沒什麽(me) 成果”。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