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見識過3D打印技術的神奇,它能幫助殘疾人獲得鼻子、眼球、手指或四肢,甚至是內(nei) 髒。但事實上,依靠3D打印技術來完成個(ge) 性化定製假體(ti) 的案例並不多,因為(wei) 4000美元一件的高昂成本嚴(yan) 重限製其臨(lin) 床應用。
昨天,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傅建中教授向記者展示了一隻利用3D打印技術完成的醫用假體(ti) 耳朵,這隻耳朵不僅(jin) 樣子逼真,而且製作成本非常低,還不到200元。
“以耳朵為(wei) 例,用傳(chuan) 統的假體(ti) 製作方法至少需要花上10周左右時間,就像蠟像製作一樣,醫生需要"臨(lin) 摹"患者的耳朵,不僅(jin) 耗費了雙方的大量時間,而且很難完全還原,耗費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都很高。而現在,患者隻要花上十幾秒掃描一下就行了。”浙江大學機械製造專(zhuan) 業(ye) 的研究生薛光懷正在參加這個(ge) 項目,他告訴記者,這個(ge) 項目最大的特點就是開發了超低成本的假體(ti) 製造技術,為(wei) 定製假體(ti) 的大規模臨(lin) 床應用提供了可能。
據悉,假體(ti) 已經廣泛應用於(yu) 人體(ti) 頜麵部損傷(shang) 的修複中,耳、鼻、眼等假體(ti) 的應用,能夠重塑患者的形象,幫助他們(men) 走出傷(shang) 病的陰影。
傳(chuan) 統個(ge) 性化定製假體(ti) 周期長,價(jia) 格昂貴,嚴(yan) 重製約了其在臨(lin) 床上的應用推廣。英國一家公司開發了基於(yu) 3D打印的假體(ti) 製造技術,由於(yu) 使用了昂貴的工業(ye) 級打印機,其製造的成本和傳(chuan) 統技術不相上下,單件的假耳或鼻子成本仍需4000美元,使得該技術缺乏競爭(zheng) 力。
“現在桌麵級3D打印技術發展已經非常成熟,價(jia) 格已經和個(ge) 人電腦不相上下,打印成本也極其低廉。但由於(yu) 其精度低,表麵台階效應嚴(yan) 重,使其應用多局限在教學、發燒友等民用領域,如不能找到工業(ye) 方麵的應用,桌麵式3D打印技術的發展也將會(hui) 遭遇瓶頸。”薛光懷說。
記者發現,與(yu) 普通的3D打印產(chan) 品不同,傅建中教授所展示的3D耳朵表麵特別光潔,摸起來沒有粗糙的感覺。
“在掃描了耳朵後,我們(men) 先用工程塑料3D打印出一個(ge) 模具,在進行了拋光處理後,再用矽膠澆注就能獲得假體(ti) ,做一隻耳朵隻要6個(ge) 小時,非常快。”薛光懷說,這樣就解決(jue) 了個(ge) 性化定製軟假體(ti) 製作周期長、成本高、難度大的問題,使其成本從(cong) 4000美元一件降至30美元一件。
同時,由於(yu) 采用了桌麵級3D打印機,病人或醫生可以在自己的家中製造個(ge) 性化假體(ti) ,這無疑大大降低假體(ti) 製造門檻,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了成本過高束縛了假體(ti) 在臨(lin) 床上的應用問題。
該技術除了可以製作假體(ti) ,還能直接應用於(yu) 化妝特效、麵具及組織工程等個(ge) 性化定製需求強烈的領域。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