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yu) 往年不同的是,中國企業(ye) 逐漸成為(wei) 了CES的主力,據CES大展在線參展商名單顯示,今年超過1/4的參展商來自中國。美國當地時間1月5日是各大廠商發布會(hui) 雲(yun) 集的日子,在媒體(ti) 開放日,包括中國中興(xing) 通訊、海信等企業(ye) 與(yu) 三星、夏普、LG等國際巨頭在同一個(ge) 展館召開了盛大的發布會(hui) ,這都表明了中國企業(ye) 已經有信心用自己的產(chan) 品與(yu) 國際品牌抗衡,逐漸有了一種靠產(chan) 品與(yu) 創新帶來的自信。
在過去20多年裏,一直是韓國和日本企業(ye) 在世界電視市場上展開激烈競爭(zheng) 。但局勢轉變成韓中日三國企業(ye) 展開競爭(zheng) 的局麵。從(cong) 今年的展會(hui) 上可以看出這種變化已經十分明顯。中國企業(ye) 的新產(chan) 品推介會(hui) 和全球記者座談會(hui) 與(yu) 韓日企業(ye) 僅(jin) 相隔幾個(ge) 小時,可見地位大幅提升。由此可見,世界電視市場開始從(cong) 韓日兩(liang) 國競爭(zheng) 格局轉變為(wei) 韓中日三國競爭(zheng) 格局。
中國海信集團當天在座談會(hui) 上介紹了最近在中國推出的“激光電視”。該產(chan) 品利用電視主機前的投影儀(yi) 投射激光,在屏幕上呈現影像。三星電子目前也在研究這種技術,但尚未實現商用化。韓國電視企業(ye) 的一位高層相關(guan) 人士表示:“沒想到一向被視為(wei) 落後者的中國企業(ye) 率先推出了技術卓越的激光電視。”
從(cong) 數字上也可以看出中國電視製造商的迅速崛起。市場調研機構DisplaySearch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企業(ye) 2013年第一季度在全球電視市場上的總占有率為(wei) 26.3%,超過日本(22%)升至第二位,然後逐漸和日企拉開距離。綜合各方報道顯示,亮相的國產(chan) 電視產(chan) 品有三大看點值得關(guan) 注。
1、海信:激光影院延伸無屏電視
海信此次發布會(hui) 的重頭產(chan) 品是Vidaa Max激光投影電視,這款產(chan) 品在18英寸距離下能夠投影出100英寸的屏幕,該電視已於(yu) 2014年9月份在國內(nei) 上市,海信官方商城售價(jia) 為(wei) ¥69,999.00。

Vidaa Max型號為(wei) 100P1,采用藍色激光二極管進行投影,承諾能夠達到2.5萬(wan) 小時觀看時間,配合德州儀(yi) 器的DarkChip 3 數碼光學處理(DLP)平台,提供全高清分辨率(1920*1080)。在連接方麵配備了HDMI、VGA和USB和WiDi等,支持5.1杜比-DTS音效,8英寸的低音喇叭和5.8G的藍牙環繞立體(ti) 聲音箱。
海信集團首席科學家黃衛平表示:“‘無屏電視’將成為(wei) 行業(ye) 未來走向”,一麵牆、一塊布都可能成為(wei) “屏幕”,海信的激光影院電視僅(jin) 僅(jin) 是小的開始和成功嚐試。而大規模的普及和推廣指日可待,即使是目前成本居高不下,100吋的產(chan) 品價(jia) 格也僅(jin) 相當於(yu) 同尺寸液晶電視的十分之一。
2、TCL:首台量子點電視
國內(nei) 著名電視生產(chan) 商TCL集團於(yu) 去年率先發布第一台量子點電視,吸引了各方關(guan) 注。此次,TCL將攜帶多款電視產(chan) 品亮相CES會(hui) 場,其中就包括去年年底發布的H9700係列量子點電視。
據悉,該產(chan) 品突破傳(chuan) 統LED顯示技術在色域顯示上的限製,達到了110%NTSC色域,讓用戶能夠體(ti) 驗到圖像更加炫彩、顏色更加精準的畫麵。
此外,TCL還帶來了85寸大屏電視Ultimate TV。據悉,Ultimate TV配備了智能電視的各種強大功能,獨有的Touched-Pen功能讓用戶可在看電視的同時可以在屏幕上隨意描繪、塗鴉,十分有趣。

3、長虹:曲麵配上量子點
國企彩電巨頭長虹將在CES會(hui) 場重點展示曲麵量子點電視——QD2C。作為(wei) 全球首款曲麵量子點電視QD2C屬於(yu) 長虹CHiQ係列電視的第二代產(chan) 品,該產(chan) 品采用區域背光控製技術,可以針對電視畫麵的色彩和亮度進行優(you) 化,有效提成圖像對比度和層次感。

另外,有報道稱,長虹在電視展區顯眼位置寫(xie) 上了“3D glasses free TV”字樣,或將在本次展會(hui) 上展出3D 裸眼技術應用,讓人無限遐想。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