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解決方案

世界新最:工程師3D打印17毫米無繩電鑽!

星之球科技 來源:pconline2015-03-20 我要評論(0 )   

為(wei) 了圓自己一個(ge) 兒(er) 時的夢想,來自新西蘭(lan) 的工程師Lance Abernethy借助Ultimaker 2 3D打印機,製造出現今世界上最小的無繩電鑽,高

       為了圓自己一個兒時的夢想,來自新西蘭的工程師Lance Abernethy借助Ultimaker 2 3D打印機,製造出現今世界上最小的無繩電鑽,高度僅有17毫米。筆者倒是認為,此款袖珍電鑽倒是更適合給孩子用作手工課。

  Lance Abernethy先以普通電鑽作為(wei) 參考,通過onshape 3D的CAD軟件包繪出迷你電鑽的外殼設計圖,然後再使用Ultimaker 2將其3D打印出來。Abernethy選擇使用0.25毫米最小的噴嘴,層高設置為(wei) 0.04毫米,將打印速度設置在每秒僅(jin) 10毫米,並且打印對象沒有使用任何支撐機構。

  迷你電鑽的外殼由兩(liang) 片外殼和一個(ge) 固定馬達軸的卡盤三部分組成,打印所有部件總共用時25分鍾左右。Abernethy用助聽器上的電池作為(wei) 電源,並安裝了一個(ge) 小按鈕和一台微型電動機,再將耳機線剝開用於(yu) 內(nei) 部的接線。

  相較於(yu) 3D打印零部件,迷你電鑽的組裝過程卻要複雜很多。“我花了3個(ge) 小時焊接、測試,並把所有零件塞進去。當我試圖把它們(men) 連起來時,電線不停地斷掉。我必須努力把它們(men) 固定在一個(ge) 地方,並盡量避免電池短路,這真是一場噩夢。”Abernethy說道。

  待完成所有工序後,最終一個(ge) 顏色鮮豔外型小巧玲瓏的無繩電鑽就呈現在人們(men) 眼前了,經測量該電鑽高僅(jin) 17毫米,寬7.5毫米,長13毫米,且擁有一個(ge) 長度為(wei) 0.5毫米的麻花鑽頭,可以鑽透較軟的物體(ti) 。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