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深度解讀

科學家應用X射線激光器追蹤催化劑的超快形成過程

星之球激光 來源:光譜網2015-04-13 我要評論(0 )   

  一支國際研究團隊利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X射線激光器,首次精確追蹤了光驅動金屬化合物的最外層電子重排並轉換為(wei) 活性催

  一支國際研究團隊利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X射線激光器,首次精確追蹤了光驅動金屬化合物的最外層電子重排並轉換為活性催化劑的超快過程。該項研究有助於開發新型的光催化劑,相關成果發表於4月2日的《自然》期刊(Nature, 2015, DOI: 10.1038/nature14296)。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德國亥姆霍茲柏林材料與能源研究中心科學家Philippe Wernet說道:“在數百飛秒(即千萬億分之一秒)的時間尺度內,我們確定了光驅動作用下,化合物最外層電子的重排過程”。研究者們希望通過了解這些微觀反應的細節讓他們開發出預測和控製一些重要的早期化學反應過程的方法,包括人工光合作用體係的開發。
  在SLAC的直線加速器相幹光源(LCLS)所進行的實驗中,研究對象是一種稱為Fe(CO)5(五羥基鐵)的淡黃色液體。在該化合物中,一氧化碳“刺”環繞著鐵原子中心的周圍。Fe(CO)5可作為光誘導化學反應的模型分子。
  研究人員發現,將該化合物置於陽光下,5個一氧化碳“刺”的其中一個裂開了,分子中剩餘的電子重新進行排布。最外層電子的排布將決定該化學分子的反應性,包括它能否生成有效的催化劑以及反應將如何進行。
  讓人不能了解的是,這一光觸發性反應發生的速度有多快,分子在最終變為穩定物質前的短暫中間態是什麽。

該模擬圖顯示了以鐵原子為中心的分子被激光(左上)刺破,在數百飛秒(即千萬億分之一秒)內,一個乙醇分子(右下)同鐵中心的分子結合
  在LCLS,他們使用光纖激光器脈衝撞擊該鐵化合物其中的一條細“刺”,該化合物與乙醇溶劑混合。敏感的探測器捕捉到僅僅幾百飛秒後,一束極亮的X射線脈衝刺入分子中。通過改變X射線脈衝的到達時間,科學家們捕捉到分子轉化過程中最外部電子的重排情況。
  大約有半數經X射線照射的分子進入化學反應態,它們的最外層電子很容易與其它分子結合。因此,這些電子要麽與原來的分子再結合,要麽與乙醇分子結合形成新的化合物。剩下約半數的分子,最外層電子的排布使之形成穩定構型而處於非活潑狀態。
  Wernet 表示,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觀察到這一反應,實在令人振奮,下一步準備將LCLS試驗從模型分子轉移到太陽能燃料分子上。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