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深度解讀
利用激光束發生器巧收太陽光
星之球激光 來源:科技日報2015-10-23
我要評論(0 )
![]()
寧波市中醫院一位普通的醫務工作者、科技追夢人何開浩,出於(yu) 個(ge) 人愛好,潛心研究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受到阿基米德故事的啟發,發明了一種叫做“塔式太陽能熱發電係統的聚...
寧波市中醫院一位普通的醫務工作者、科技追夢人何開浩,出於個人愛好,潛心研究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受到阿基米德故事的啟發,發明了一種叫做“塔式太陽能熱發電係統的聚光瞄準裝置”,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塔式太陽能熱發電係統是利用獨立跟蹤太陽的定日鏡群,將陽光聚集到固定在塔頂部的接收器上產生高溫,產生過熱蒸汽或者先產生高溫熔鹽儲存熱量,再在必要時利用高溫熔鹽產生蒸汽,驅動汽輪機發電機組發電,從而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
三十多年來,塔式太陽能熱發電係統仍未被廣泛應用,其主要原因就是聚光瞄準技術一直沒有解決,由於太陽東升西落,地球上不同位置的角度也不一樣,現有的空間幾何計算方法不容易用計算機編程進行自動計算,使塔式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到現在還停留在科學研究階段。
這一問題引起了何開浩的注意,但是到底從何處著手進行研究呢?
他在翻閱資料、研究定日鏡和跟蹤控製係統的原理時,想起了中學課堂上老師講過的一個阿基米德的故事。
2200年前,阿基米德的家鄉遭到羅馬軍隊的侵襲。羅馬軍隊乘著揚帆的戰艦,前來進犯。阿基米德利用科學原理,讓婦女和孩子們每人都拿著自己家中的鏡子一齊來到海岸城頭,讓鏡子對準強烈的陽光,集中照射到敵艦的主帆上,千百麵鏡子的反光聚集在船帆的一點上,利用聚集太陽光產生的熱量燃燒了遠處的敵船,迫使敵人退卻。
阿基米德的故事引發了何開浩心中的疑問,通過鏡子聚集太陽光產生的熱量燃燒遠處的敵船,這真的可行嗎?
帶著這一疑惑,他用了大量的業餘時間去驗證,發明了一種叫做“塔式太陽能熱發電係統的聚光瞄準裝置”,並針對性地提出一組數學公式,用以在陰天或陽光偏弱的條件下計算太陽光線方位,從而指導定日鏡對角度進行精準定位。
何開浩發明的“塔式太陽能熱發電係統的聚光瞄準裝置”,主要包括激光束發生器、取光投射機構和投射驅動機構。
何開浩說,激光束發生器固定設置在圍繞高塔的太陽能聚光器上,且位於太陽能聚光器的反射鏡的轉動中心,各個太陽能聚光器上的激光束發生器可依次發出對準高塔太陽能灶的激光束。
“取光投射機構和投射驅動機構設置在激光束光路附近,取光投射機構由投射反射鏡或折射鏡組成,在激光束發生器發出激光束時,投射驅動機構驅動取光投射機構運動到激光束的光路上,通過取光投射機構將激光束反射或折射到檢光屏上。”何開浩說。
這種裝置結構簡單、易操作、成本極低,把每塊定日鏡做成窗戶玻璃大小,像玻璃幕牆一樣安裝在建築物的牆麵和屋頂上就可以,做到了把太陽光收集起來為人們服務。
何開浩說,這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被廣泛應用。例如,在眾多地下車庫、廠房、倉庫等地方,幾乎照不到太陽,隻能安裝電燈,消耗甚大。如果使用光導管照明,它的效果又要打折扣,因為光導管照明進光口進光量不是很多。即使安裝了一個大的聚光凹麵鏡,也要麵臨太陽位置不停移動的問題。如果用何開浩的方法去指導聚光凹麵鏡轉動,以上難題就迎刃而解,因為它可以確保時刻聚集太陽光焦點落到光導管的進光口裏。
何開浩說,很多單位用鍋爐產生的蒸汽用於各種需求,會消耗大量燃料,用這種聚光瞄準裝置則簡單很多,可以把屋頂的陽光聚集起來,建造太陽能鍋爐,既環保又實用。而應用最多的要數太陽能熱水器,“聚光瞄準裝置”能夠通過用平麵鏡把附近的太陽光反射到太陽能熱水器上,以提高它們的光照強度。
“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控製太陽光的聚焦位置,待技術成熟,它就可以像拚積木一樣,拚出一個個太陽能電站。這樣就可以被大量運用到日常生活場景,從而提升太陽能的使用效率。”何開浩說,這為太陽能熱發電的商業化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相關文章
網友點評
0 條相關評論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