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式、恒溫、智能、覆蓋wifi、整潔,很難想象這一切發生在一個生產加工車間,它更像是一個舒適的行政辦公場所。在浙江萬向精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向精工”)的車間,記者看到了未來智能生產的雛形。
2.16億(yi) 謀劃“工業(ye) 4.0”
2013年,萬(wan) 向布局“機器換人”項目,先後投入2.16億(yi) 元,在輪轂單元製造二部建立了3條高端智能生產(chan) 線。
記者了解到,萬(wan) 向並不滿足於(yu) 實現“機器換人”的工廠,最終的目標是實現“工業(ye) 4.0”,才是萬(wan) 向工廠的未來。
“從(cong) 製造業(ye) 發展來看,從(cong) ‘工業(ye) 1.0’的蒸汽機時代,到‘工業(ye) 2.0’的電氣化時代,再到‘工業(ye) 3.0’的信息化時代,一直發展到‘工業(ye) 4.0’智能化時代,這是時代的必然,是製 造業(ye) 發展的方向,‘機器換人’作為(wei) 實現手段勢在必行。”潘文標說,“ 基於(yu) 這樣的形勢,萬(wan) 向精工貫徹執行萬(wan) 向集團董事局一貫以來的發展理念和創新精神,按照‘工 業(ye) 4.0’的標準,以‘機器換人’為(wei) 手段,及時投資布局全新的自動化、智能化、數學化、一個(ge) 流的生產(chan) 線。”
雖然,萬(wan) 向已經成功建立起了3條高端智能生產(chan) 線。但,由於(yu) “機器換人”設備的高尖端,給初期帶來不少麻煩。
“‘機器換人’相應的設備本身要求自動化水平較高,由於(yu) 自動化水平高,對人員素質要求也特別高。”潘文標說。
同時,為(wei) 了讓生產(chan) 線能夠適應工廠的專(zhuan) 業(ye) 領域生產(chan) 要求。萬(wan) 向的員工和技術人員,在吃透設備性能、消化吸收後再改造用了不少的時間;並對外招收綜合素質或操作技能過硬的人員進入車間,公司內(nei) 部加強了對現有員工操作技能、外語等培訓,提高員工的整體(ti) 素質。
“機器換人”勢在必行
事實上,不論“工業(ye) 4.0”有沒有到來,國家有沒有出台“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規劃,就企業(ye) 的生存及發展角度而言,“機器換人”之路也勢在必行。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每到招工季,就會(hui) 出現用工荒、招工難、用工貴的情況。同時,隨著經濟活力不斷提升,生產(chan) 和生活的成本也在不斷提高,製造企業(ye) 繼續依 靠勞動密集創造利潤時代一去不返。
萬(wan) 向作為(wei) 一個(ge) 發展長達40年的企業(ye) ,深刻的感受到了生產(chan) 方式的變革,及不可逆轉的趨勢。
潘文標說:“近年來,成本壓力不斷增加,一方麵汽車零部件不斷降價(jia) ,生產(chan) 成本沒有降低,另一方麵近幾年工人工資不斷上升,甚至出現‘招工難’的現象,如果企 業(ye) 還是按照原來傳(chuan) 統方式製造,經過主機廠多年降價(jia) 之後,企業(ye) 無效益,員工收入無法保障,因此隻有通過實施‘機器換人’,減少員工,提高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
另外,從(cong) 企業(ye) 實際來說,客戶要求不斷提高,要求產(chan) 品100%在線檢測、全封閉車間等等,靠人工檢測、防錯遠遠不能滿足客戶需求,隻有通過實施“機器換人”,智 能化、數字化的生產(chan) 模式,保證客戶的需求。
監控係統:100%在線檢測實現追溯
記者走進輪轂單元製造二部的生產(chan) 車間,除了感受到車間的封閉式、恒溫、智能、覆蓋wifi、整潔等特性外,更能感受到“機器換人”給萬(wan) 向的生產(chan) 方式帶來的巨大的 改變。
在輪轂單元精加工生產(chan) 線,一條生產(chan) 線長達數十米,隻需要兩(liang) 個(ge) 員工便能完成所有工作。半成品輪轂單元從(cong) 這頭進去,經過一路的打磨、鑽孔再到成品都無需人工 參與(yu) ,甚至在生產(chan) 線的每道工序都配備了自動檢測設備。
萬(wan) 向的智能生產(chan) 線全程封閉,不僅(jin) 可以對產(chan) 品進行自動檢測,而且可以自行進行返工再加工。為(wei) 了實現產(chan) 品追溯機製,在生產(chan) 線內(nei) 還能給每一個(ge) 產(chan) 品打上烙印,進 行標記。
“‘機器換人’采用的在線製造監控係統(MES),產(chan) 品從(cong) 原材料到成品的過程都能監控、追溯到,100%的在線檢測。這樣質量管控迎合了我們(men) 客戶需求,將為(wei) 企業(ye) 進入 更高端的主機廠奠定了基礎。”潘文標說。
減員150名效率提2倍
據悉,2015年底,萬(wan) 向的3條智能生產(chan) 線將實現新增年260萬(wan) 套汽車輪轂軸承單元產(chan) 能,可新增銷售收入3.02億(yi) 元。
“3條智能線配備60名員工,通過實施‘機器換人’比按公司目前人員配置減少150名左右,比目前公司現有生產(chan) 效率提高2倍多。”“機器換人”後,萬(wan) 向的人工成本明顯 下降,據測算可以直接節約工資千萬(wan) 元,間接的為(wei) 企業(ye) 創造效益。
目前,萬(wan) 向的“機器換人”還在推進開展中,取得成果有目共睹,受到了省市區政府的關(guan) 注。比如,公司“年產(chan) 260萬(wan) 套大眾(zhong) 配套用輪轂軸承單元智能化生產(chan) 線(機器換 人)技改項目列入《2015年浙江省技術改造重點項目計劃》(雙千工程),預計可獲得項目投資額5-7%的政策扶持。
潘文標總結,“機器換人”設備不僅(jin) 僅(jin) 是自動化,更要求智能化、數字化;“機器換人”前提要對生產(chan) 線進行一個(ge) 流的改造,工藝技術攻關(guan) 到位成熟;要提前配備好專(zhuan) 業(ye) 團隊,高素質的人員,技術、質量、精益生產(chan) 、外語等等不可缺少,保證問題得到及時解決(jue) 。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