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資本市場
引力波“餘波未了” 關注激光概念股
Johnny Lee 來源:廣發證券2016-02-17
我要評論(0 )
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科學家根據諧振原理,研製出了鋁製棒狀引力波探測器。在1960年代隨著第一台紅寶石激光器的出現,光學技術開始飛速發展而激光幹涉技術也被應用於(yu) 引力...
引力波—物理學界的百年猜想首次得以證實
2月11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這一發現被稱為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實驗驗證中最後一塊缺失的“拚圖”。廣義相對論描述具有質量的物體如何在時空環境下彎曲,據此預言加速運動的質量會產生引力波。在慶祝基礎科學獲得重大突破的同時,我們既為物理學家天才般的理論設想折服,同樣也借此機會走進引力波背後的技術故事,探尋其成功奧秘和深遠影響。很多人略有遺憾的感慨,中國未來是否有機會為類似的重大科學突破貢獻更多的智慧。仔細審視後我們能夠發現,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往往是緊密交融與相互促進的。
一將功成萬骨枯與LIGO相互競爭的技術和項目
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科學家根據諧振原理,研製出了鋁製棒狀引力波探測器。在1960年代隨著第一台紅寶石激光器的出現,光學技術開始飛速發展而激光幹涉技術也被應用於引力波的探測,並成為目前主流探測技術。1999年美國建成了2台臂長為4km和2km的探測器。2005年進行升級改造,探測範圍擴大1000倍,被稱為AdvancedLIGO。在美國的LIGO計劃開始之後,歐洲也開始進行引力波探測計劃。目前,主要有英國和德國合作的GEO600探測器,法國和意大利合作的VIRGO探測器等。中國目前在引力波探測方向的項目是“天琴計劃”。
引力波“餘波未了”,科學突破的技術溢出值得期待
正如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成功實施,帶動了美國科學與技術的全麵創新和飛速發展。通過月球探測發展起來的技術,已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整個工業體係。激光幹涉技術在LIGO中的使用,讓我們看到了其在超高精度定位和超長距離無損衍射領域的驚人應用。LIGO在設計中涉及的各類關鍵技術,有望在未來被不斷消化、優化和二次開發,進而推動民用領域的應用。
投資建議和風險提示
我們特別強調激光技術在此次引力波探測中起到的關鍵作用,正如其活躍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機、無人駕駛汽車(激光雷達)、先進製造(3D)等熱點領域;建議密切關注激光相關企業,未來在尖端科技突破和逐步商業化過程的發展潛力,相關公司包括:大族激光、福晶科技、華工科技F10個股資料、巨星科技等。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