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今日要聞
中國製造業之殤,如何撰寫中國名片?
星之球科技 來源:網易財經2016-04-21
我要評論(0 )
自然地,製造業(ye) 也成為(wei) 中國經濟實實在在地支柱和基礎,用比較文學的說法就是,製造業(ye) 已經成為(wei) 中國的國家名片,這個(ge) 行業(ye) 的變遷反映著中國社會(hui) 的變遷,它每一次暴風驟雨的變...
在過去的40年裏,製造業在中國大地迅速崛起,依靠巨大的成本優勢,我們承接了各式各樣的製造任務,而且體量之大,早已遙遙領先世界,自然地,製造業也成為中國經濟實實在在地支柱和基礎,用比較文學的說法就是,製造業已經成為中國的國家名片,這個行業的變遷反映著中國社會的變遷,它每一次暴風驟雨的變革總要伴隨著社會大事件的發生。難怪有企業家坦言:要想了解中國,請先了解中國製造。
隨著科技進步以及社會變革進程的加深,中國製造業也開始了大麵積的裂變,通俗點講,中國製造正經曆痛苦的轉型,2015年春節前後更是最痛的領悟:元旦開始,江蘇呈現大麵積的倒閉潮,其中不乏勝華科技這樣業內知名的企業;隨後又爆出東莞手機代工廠老板,自殺未遂,怎一個慘字了得。
春節之後,大量資本紛紛撤離中國大陸,一些代工廠的工人還沒來得及收拾行李就被告知炒魷魚了;至於三星、富士康這些頗具實力的龍頭代工廠也早就開始了在東南亞地區布局,總之,轉型慢半拍的中國製造業好似被圍上了一個“死亡纏繞”,稍不留神就一命嗚呼了,但因關係重大,又注定了中國製造非活下去不可的命運。
資本撤離,製造業緣何式微?
如前文所述,製造業一直是中國經濟的支柱,而且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它又能幫助政府解決大量的就業問題,特別當前中國職業教育尚不發達的時候,製造業的低端化需求創造了越來越多的優秀技校,他們打出口號:畢業之後,100%包分配,底氣自然來自於製造業巨大的用工需求和幾乎為零的技能要求。
估計別的國家很難想象,中國是如何安置每年500萬以上的高校畢業生的,更讓人頭疼的是,有95%的人在大學四年隻做了兩件事兒:A.打魔獸;B.談戀愛。但中國製造做到了,中國社會表麵上依舊和諧、有序。
低技能代表著低利潤,反映到基層員工身上就是低收入,他們必須通過大量的加班來提高收入,事實上,大量的製造業員工都不免陷入糾結之中:拚命加班是為了享受生活,但越來越長的工作時間,讓人根本無暇關注生活,更不要提什麽享受之說了。基於此背景,基層員工開始隨著資本走出製造業,甚至把製造業當做一個最後的陣地:混不下去了,我就去富士康!
這種情況給製造業的管理帶來了沉重的災難,雖說製造業之於技能、學曆要求幾乎為零,但製造管理者總要花些心思,去讓員工適應工作環境和管理製度,而人員流動性的增加,無疑會大幅度增加相關的管理成本。另外,如果說員工流失隻是讓製造業頭疼的問題,那麽,資本撤離則著實讓中國製造從業者感覺到天要塌下來了。
過去十年,房地產幾乎綁架了中國經濟,而由此衍生出的一係列的虛擬經濟也搶走了大量資本。因房地產行業的利潤率高達35%,而且不用操心客戶,產品品質,更不要說什麽創新了,相比之下,以製造業為首的實體企業則要事先投入大量的場地、設備以及人力成本,時刻要麵對歐美客戶挑剔的眼光,靠節約每一個螺絲、每一卷膠布來控製成本,即便如此製造業的利潤率也遠不如房地產。
這種非對稱的發展狀況,讓很多製造企業萌生了搞房地產的想法,事實上,海爾、康佳等知名製造業都曾推出過樓盤,要不是郭台銘曾經發誓絕不涉水房地產,估計富士康也早就去蓋房子了。雖然經過政府的幹預,一些央企以及大型的企業紛紛退出房地產,但不可否認,資本撤離實體經濟,讓中國製造業不斷式微,甚至遭遇誤讀。
中國新一代年輕人都崇拜設計、研發,或夢想著成為喬布斯,或夢想著成為馬雲,高校的學科設置中,金融、電子、通信、計算機永遠都是熱門專業,模具、機械等製造相關專業卻總顯得冷清,但真正的事實是,中國最缺少的是高級技工,而不是那些連傅裏葉變換都搞不定的“通信發展分析師”。
中國製造的式微,證明著中國經濟有些跑偏,事實上,當一個民族的年輕人紛紛投身虛擬經濟之時:或房地產推銷,或成功學導師,或巴望著成為二三流的娛樂明星,這個民族是沒有未來的。
假冒偽劣,中國製造亟待排毒
中國現在是全球公認的製造業大國,體量第一也毫無爭議,但中國製造的聲譽卻難言光彩,品質理念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依舊非常明顯。中國的土豪正走向世界,並搶光了日本的馬桶圈,以及歐美國家的衣服、手包、手表、化妝品等等,姑且拋開土豪行為不討論,單就這些商品的質量,以及商品背後的製造流程都需要從業者好好反思:中國製造為何賺不了中國土豪的錢呢?
假冒偽劣一直是中國製造的弊病,這個特點之於中國製造的影響不能簡單地歸咎於技術和商業麵的東西,更關乎製度、文化和人性等問題。不客氣地講,中國製造的假與中國社會的假簡直相得益彰。
過去40年,中國製造了世界上差不多90%的假貨,之所以能如此浩浩蕩蕩又逃過監管的眼睛,主要是因為很多不得已的社會條件約束。事實上,中國長時間都是第三世界的國家,經濟、技術落後,且缺乏鼓勵創新的文化和製度,不得已我們隻能通過仿造來生產商品,從天上的飛機,到地攤上的衣服,中國的模仿無所不包,更讓從業者和商人驚喜的是,這些防治品有著幾乎瘋狂的需求,以至於“模仿”在中國成為一種高超的技術,我們真的為此驕傲過,號稱“世界上沒有中國製造模仿不出來的東西”。
總之,中國製造假貨泛濫,一方麵來自於強大的模仿技術,另一方麵則是因為中國人缺乏追求高品質的意識。事實上,對於一個喝得下三聚氰胺奶、吃得下地溝油的民族來說,再用點假貨真得不算什麽,外國人不理解中國製造的假貨,是因為他們理解不了中國人對生活的要求究竟有多麽低。
相當一段時間,城市間公開叫賣高仿名牌,商家和消費者心照不宣,什麽25塊錢的勞力士、32塊錢的Prada以及399元的iphoness6 Plus應有盡有,更無聊的是,消費者花5塊錢買了一張window7係統盤,還要問店家是不是正版?
製假、售假,再加上全麵用假,造成了如今中國製造業的窘境,畢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西方思想的衝擊,中國人也越來越多地關注生活品質,這給原有的製造產業鏈造成了非常大的衝擊,相信隨著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中國製造的排毒時間已經不遠了。
中國製造離工業4.0還有多遠?
這些年中國社會的變遷也帶給中國製造非常大的改變,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用工結構的改變,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討厭進入工廠,他們有的向往國企,在一杯茶水中虛度一生;有的則向往創業,在一杯咖啡中,醉生夢死;隻有很小一部分人能投身製造業,並能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做下來。
年輕人從業意願低下,直接導致了流水線工人成為搶手貨,人力成本不可避免地大幅度上升,拿富士康為例,5年前,普通工人標準底薪為700元,現如今已經暴漲到2100元。中國製造業本來就利潤微薄,麵對人力成本的上升,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把工廠遷到到內陸,遷到鄭州、遷到成都,遷到越南和非洲,那裏的勞動力依舊廉價。
工廠搬遷也隻是中國製造業短期的止血辦法,更長遠的規劃則來自於自動化生產線、大數據應用、3D打印等前沿技術的探索和應用,用如今比較時髦的話講:中國製造也要搞工業4.0了。
誠然,中國製造還存在很多問題,假貨、過度依靠人工始終是未能根除的基因,但同樣,我們也應該看到自身的進步,比如富士康在製造全宇宙最牛智能手機之時,不僅品質達標,效率也從未落後,拋開商業利益不談,蘋果能有現在的輝煌,理應感恩中國,建議庫克多來訪華,這裏也有很多嫁不出去的帥哥。
另外,一些汽車製造企業,為了生產出完美的安全汽車,會用鋪天蓋地的水浪衝擊、110度的高溫炙烤、零下40度的極致低溫等等,這些優秀的案例都將成為中國製造撰寫中國國家名片時的優質素材,但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前文提到的假貨和人力問題,都隻是中國製造表象的問題,真正要解決還要從更本質的方麵著手。
首先,技術創新能力不足是中國製造最核心的弱點,40年來,中國工人的雙手已長滿老繭,要改變這種情況,自動化、機械化、智能化設備勢必要成為未來流水線的標配,哪怕是一條機械手臂都能幫助中國工人從單調、枯燥的環境中解放出來,這就需要國家建立鼓勵創新的社會製度,特別是針對自動化領域的扶植;富士康的郭台銘百萬機器人計劃雖然有點吹牛逼,但我們依舊能看到這家企業在自動化方麵做出的努力,要樹立長期創新的習慣,切忌淺嚐輒止。
其次,現代工業與互聯網的融合要加速進行,未來3D打印、大數據都會成為製造業的核心內容,中國製造必須盡快布局,否則,等到一個定製化、個性化需求的時代來臨之時,中國工人的雙手就再也滿足不了的消費者的需求了。
製造業如何撰寫中國國家名片?這是留給整個社會的思考題,事實上,中國製造業擔負著解決就業的重任,同時,又不得不勇於創新,這個行業的發展程度決定著整個社會的健康狀況,最後,祝中國製造在工業4.0時代,好運!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